被妈打,挨打与逃打的孩子就是不同
我认为这还真有区别,跑的孩子,有胆量,敢闯,敢拼,有潜在素质,发展前景可观;而不跑的孩子,一般会谨慎,循规蹈矩,按步就班,兢兢业业,做好自己。记得我读高中时候,我校曹校长有一儿一女,两个儿女就是典型的两种性格。要是兄妹俩闯了祸,老大儿子就是曹校长老婆把他打死都不会跑,乖乖地被打个饱,而女儿只要一看到妈妈脸色不对,会被辣鳅跑灰,人影儿就会都不见踪影,等到曹校长夫妻俩气消了,再去找女儿时,这不女儿就来啦!
后来毕业啦!参加工作后再会到曹校长夫妻俩时,讲起他的一儿一女,满脸儿写起了骄傲。老大毕业后在省城一公司上班,开始是跑业务,风里来雨里去,靠的就是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忍劲,从零做起,从业务员做到业务主管,几年功夫下来,就做到部门经理;女儿则在京城就读,毕业后,凭借其独到的专业,和胆量,以及敢想敢干的劲头,开创了一番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并在京城添置了房产,结婚安了家。
我想以前的孩子,就是在妈妈的教与打中成长起来的,能受挫,受压,犯了错儿,不管是被动挨打,还是逃避责罚,都是受教育、被纠正的一种过程。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棍棒之下出孝子 我们那个时代,父母都没有文化,风行“棍棍棒棒出孝子”。1959年5-6月间,我家住在铁桥头附近的扬子巷,一天,10多辆华沙小轿车从老火车站经过铁桥开往老街(是毛主席、朱德总司令上庐山开八届八中全会),九江当时很难找到“小轿车”,就连开通公交车也没有几部,10多辆华沙小轿车如从天降,太壮观了。我看到这一情景,立马对我母亲大喊:“快来看呐,10多辆华沙小轿车上铁桥了”,只见我母亲二话不说,操起一把笤帚,没头没脑地向我打来,一边打一边哭着说:“你爸爸没有文化,下决心送你读书,你却读狗脚迹(读书差),把车用秤来秤”,我知道母亲误会我了,我有一习惯,妈妈要打我,我就立地不跑,操手让母亲打。路边的人插上一句:“你儿子没有错,书本上都把车子称为几辆”。母亲听后恍然大悟,立即抱着我疼哭:“你为什么不解释”,我从不记恨自己的父母,他们是哪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提高,做国家有用的人才。
又土习习 发表于 2021-7-14 10:51
棍棒之下出孝子
孝子
懂事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跑,被打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一种家庭的幸福,跟在外被他人打意义不同。
如果是被外人打任何状况下应该是能躲就躲、能跑就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