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扁加油 发表于 2023-5-9 22:14:39

闲说扁担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jjxw.c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nbsp; &nbsp; &nbsp; &nbsp;扁担是农业社会重要的用具,一般用半边竹子或有韧性的硬杂木(檀木、桑木)做成,中间宽,两头窄,长度160一200cm,长短根据个人习惯,以个人方便为原则。扁担同时根据挑的东西轻重而确定宽窄和厚薄。我们课本中学过《朱德的扁担》和《挑山工》两篇与扁担有关的课文。估摸现在不少语文老师没用过扁担,甚至没见过扁担。<br />&nbsp; &nbsp; &nbsp; &nbsp;我从8岁开始用扁担,父亲帮我做了一个小扁担。我家后面就是山。因为家中人多,爸妈想扩建一个厨房,我们就动手挖土、挑土,这是真正的蠢公移山的精神,每天放学一回家就挖啊挖,挑啊挑,小扁担换成大扁担。历时两年多,挖开了并建成了80多平方的厨房。厨房建成,爸妈又计划建一个厕所,又历时一年多,挖开并建成了60多平的厕所,内设两个猪栏,成为家中多年的经济来源。<br />&nbsp; &nbsp; &nbsp; &nbsp;家中以前是没有自来水的,有一口大水缸,需要用木桶从井中挑水回来。我家中有一对大木桶,空桶28斤,装满水120多斤,我从四年级开始挑水,由半桶到满桶,初一时可以轻松挑起满桶。挺喜欢挑水,在水缸一桶一桶的加满过程中,特别有成就感。<br />&nbsp; &nbsp; &nbsp; &nbsp;最不喜欢的是在兰湾挑秧和挑稻子。我们的田离家较远,有几里路,那时路特别的差,鹅卵石的路,有时打赤脚挑,双抢正是一年最热的季节,地上滚烫滚烫,肩上又压得疼,一路小跑。后来有了简易公路,有了人力板车,境况有所改善。<br />&nbsp; &nbsp; &nbsp; &nbsp;每个人肩膀上都有几块骨头组成,上面有一个肩峰。基本上老庄稼把式是没有肩峰,会形成很宽平的肌肉,并形成一大层老茧。2007年我在工业园时,附近老表挑了一担西瓜过来卖,说有150斤,同事说不可能,想用肩挑起来,纹丝不动,我去试,大家笑我(因为我个子最小),没想我轻轻挑起走几圈,说有150斤。<br />&nbsp; &nbsp; &nbsp; &nbsp;我肩上现也没有了老茧,但肩峰多年前就被压进岁月的痕迹中,留下貌似瘦弱却宽厚的肩膀。每每看到扁担就想到肩上的担子。再重的担子,只要有宽厚的肩膀和好的扁担,坚韧的毅力,终归会把担子担到目的地。(代仁良)</p>    <!----></div>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3-5-10 18:57:00

   说到扁担,最有名的是朱德的扁担,我读书的上世纪50年代初,小学课本专门介绍了“朱德的扁担”,为此我专门去了省博物馆(南昌市)进行参观;然而,1967年特殊年代,刚过完寒假回到学校后发现,这篇课文的名字已经改了,变成《林彪的扁担》。朱德知道后,只是诙谐地笑道:“扁担可以先借给他用几天,迟早还是要还的嘛。”果然,4年后,“九一三”事件发生,语文课本又悄然换回了《朱德的扁担》。从这件小事,折射出朱德宽厚待人的性格特点。为此,毛泽东有一句评论:“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闲说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