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邦2020 发表于 2024-2-6 11:03:40

有余坊的来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两京沦陷,唐玄宗西出。正在家中守孝的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县)人郭子仪临危受命,担负起平叛的重任。
平叛行军途中,郭子仪因粮草不够,大军途经他的老家华州时,去和乡亲们借粮。谁知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并无余粮,只有满山的柿子树上硕果累累,山头红遍。
郭子仪向乡亲们提出,买下山上的柿子充作军粮。乡亲们说不用卖,愿意把柿子捐献出来,支持郭将军带领队伍保家卫国。
郭子仪驻守西北时,营中军士都熟悉干粮制作。大部队在农户帮助下,迅速在漫山遍野采摘到数量可观的柿子,并以改良之法将果实制成了柿子饼。这样既方便军士随身携带,又能长期保存,且营养丰富。郭子仪又令军中将士把此法教给当地百姓,并说:“如此处之,可保年年有余。”
有了充足的柿子饼做军粮,郭子仪带领部队所向披靡,力挽狂澜,接连平息了多起叛乱,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危难中的大唐江山。朝廷感念将军恩德,加封他为司徒、太尉、代国公,去逝后获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宗庙。
华州百姓深受郭子仪将军授传制作柿饼之益,从此制饼之法广为传播。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于国于民都有不世之功的乡贤,为其树碑立坊。
因郭子仪不但战功显赫,而且体恤百姓,“保年年有余”,后世百姓开店卖柿饼等干货,习惯于把店名称为“有余坊”,以此不忘郭子仪将军保国为民的伟大功绩,代代传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2-7 23:08:09



   郭子仪在世活了85岁,当年算是高寿了,最有名的是平定了“安史之乱”,而且,家事国事处理非常得当,有一出古装戏,叫郭爱打金枝,大体内容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当朝大将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为妻。宫内规定,红灯高挂,才许驸马进宫,进宫后先行君臣大礼,然后才能叙夫妻之情。郭暧对此很不满,但又无可奈何。郭子仪寿诞,公主不去祝寿。酒席筵前,郭暧的兄嫂见公主不来拜寿,戏言嘲笑郭暧惧内。郭暧既惭愧又生气,回宫打了公主。公主跑进皇宫,哭诉委屈,希望代宗(丁果仙 饰)和国母(牛桂英 饰)给她出气。代宗和国母追究小两口争吵的原因,方知错在公主,便责备她不应该不去给公爹拜寿。公主撒娇使赖,于是代宗要斩驸马给公主出气,公主一听反倒吓得没了主意,代宗这才笑着告诉公主:要斩驸马是假意。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4fae6cd7b899e510fb3d5a2b0f2ce33c895d143a77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w_440  郭子仪闻听郭暧打公主,当即绑了郭暧上殿请罪。代宗念及郭子仪年迈功高,不能为儿女争吵私事伤了君臣和气,赦免了郭暧打公主和谩议君王的罪,并给郭暧晋升三级以示器重。然后,代宗携驸马返回后宫,当面质命公主以后不许倚势欺人,并叫她立刻去拜寿赔礼,还宣谕免去宫门红灯和君臣大礼,又和沈后一起劝导小俩口和好。郭暧这才和公主言归于好。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2-8 10:04:42


与郭子仪逝世相隔百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英豪,那就是黄巢,他的《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2117316%2F87a828ff779643f6b38a498affe7bd72.gif%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jExNzMxNi84N2E4MjhmZjc3OTY0M2Y2YjM4YTQ5OGFmZmU3YmQ3Mi5naWY%3D%2Fsign%2Fadca98c558088aaa141b664388cd5e1f.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09949780&t=fe9b82a6428a9b93c39b9c459d817b73【】【】【】
https://p6.itc.cn/images01/20200615/ce91548cee5344f3ab0c75c35df484c4.gif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与其人,《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在蕲州阻止王仙芝降唐,与仙芝分兵,独立作战。乾符四年(877年),攻陷郓州,杀死天平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置官属,众至十余万。北攻中原不利,遂南渡长江,经江西、浙西、浙东,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 乾符六年(879年),围攻广州。广明元年(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不久长安为唐军包围,物资供应困难。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东进先克蔡州(今河南汝南),进围陈州(今河南淮阳)三百天,不下,兵力疲敝,致为李克用等部所破,主力瓦解。
中和四年(884年),黄巢退至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一说为其甥林言所杀。 时年六十五岁。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黄巢在起义中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最重要的历史一笔是,没有任何继承和封启,被农民军推举为(实际上是自封)冲天大将军、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余坊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