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7 20:56:03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给后人的警醒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给后人的警醒

2024年4月27日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2/1bbefa879a254b979b27054adad61f68.gif【】【】【】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225431629cd24d08bf2a10d31db89851.gif

https://imgsa.baidu.com/baike/pic/item/0824ab18972bd407514b925972899e510eb30981.jpg

https://images.chizhouren.com/forum/202010/20/101012m4owl4g32ixggjkq.gif

https://img.soogif.com/Cs8NVgXQ5EPmGZv8tq3S96AwmKNkxQ0b.gif

   距今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年间,发生了一起“狸猫换太子”事件,故事梗概大致是说以假冒真,宋真宗无子,刘、李二妃皆怀孕,刘妃为争当皇后,与太监密谋,在李妃生子时,用一只剥皮的狸猫将小孩换下来;一日,早朝已毕,真宗在宫内闷闷不乐,暗自忖,李、刘二妃现今俱各有娠,难道上天垂象就应于她二人身不成?此时二妃不宣而至,参见已毕,奏曰今日乃中秋佳节,二妃已备好酒宴,特请圣驾赏月。真宗同二妃进了宝殿,将早朝之事告知,并赐二妃工玺龙袱各一个,再金九一对,内藏九曲珠子一颗,一个刻着“玉宸宫李妃”,一个刻着“金华宫刘妃”,命其随身佩带,用以镇压天狗冲犯;二妃跪领,各自佩带后,每人又各献金爵二杯,天子大醉,哈哈大笑道: “二妃子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刘妃心地不良,久怀嫉妒之心,今闻此言,惟恐李妃生下太子立了正宫;自那日归宫之后,便与总管都堂郭槐暗暗铺谋定计,要害李妃;有个叫寇珠的宫人,是刘妃承御的宫人,寇珠虽是刘妃心腹,她却为人正直,素怀忠义,见刘妃与郭槐讨议,便各处留神,悄悄地窥探;郭槐奉刘妃之命,派心腹亲随找了个守喜婆尤氏。郭槐与尤氏密密商议,将刘妃要害李妃之事,细细告诉。郭槐许她无穷富贵。婆子闻听满心欢喜,便对郭槐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郭槐闻听连连称妙。   郭槐进宫,将此事回明刘妃,刘妃欢喜无限,专等临期行事。光阴迅速,李妃临产之日将至,圣驾至玉宸宫看视李妃,忽想起明日乃是南清宫八千岁的寿辰,便特派首领陈林前往御园办理果品,来日与八千岁祝寿。陈林奉旨去后,只见李妃双眉紧蹙,一时腹痛难忍。天子知是要分娩了,急召刘妃带领守喜婆前来守喜;刘妃奉旨,先往玉宸宫去了;郭槐急忙告诉尤氏,尤氏双手捧定大盒,随郭槐赶往玉宸宫;盒内就是二人定的好计,将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认不出是何妖物。二人来至玉宸宫内,恰好李妃刚然分娩,一时血晕,人事不知刘妃、郭槐、尤氏趁乱将狸猫换出太子,仍用大盒将太子就用龙袍包好装上。刘妃喚寇珠提藤篮暗藏太子,叫她到销金亭用裙绦勒死,丢在金水桥下;寇珠不敢不应,惟恐派了别人,此事更为不妥;来到销金亭寇珠,这时首领陈林手捧着金丝砌就龙妆盒从远处走来,寇珠急忙躲起来偷看;陈林见寇宫人怀抱小儿,得知是太子,又见有龙袱为证;二人商议,将太子装入盒内,首罢,寇宫人急忙回宫二人暗暗念佛,保佑太子平安无事。又望空叩去了;陈林刚走不远,便被刘娘娘宣进宫;陈公公朝上跪倒,刘妃一言不发,手托茶杯,慢慢吃茶,半晌,方才问这盒子往哪里去,为何有皇封封定。陈林说是奉旨给八王上寿之用。刘妃问里面可有夹带。陈林从容答道并无夹带,娘娘若不信可当面开看。说着话,就要去揭皇封。刘妃心知明日是八千岁寿辰,连忙拦住,便让去了;陈林出了禁门,直奔南清宫传旨,八千岁接旨入内殿,陈林将盒奉上,忽然双膝跪倒,放声大哭。八千岁一见,唬得惊疑不止,便问是何故?陈林目视左右,贤王心内明白,便吩咐左右回避了,陈林见没人,便将情由,细述一遍。贤王听罢,急忙将妆盒打开,抱出太子一看,果有龙袱;贤王爷急忙抱入内室,并叫陈林随入里面,见了狄娘娘,又将原由,说了一遍。大家商议,将太子暂寄南清宫抚养,候朝廷诸事安顿后,再做道理。陈林告别,回朝复命。朝中刘妃已将李妃生产妖孽一事,奏明圣上。天子大怒,立将李妃贬入冷宫下院,加封刘妃为玉宸宫贵妃。再说刘妃,到了十月满足,也产了一位太子。天子大喜,即将刘妃立为正宫,颁行天下;过了六年,刘后所生之子,竞至得病,一命呜呼;圣上大痛,因为伤心过度,竟是连日未能视朝;这日八千岁进宫问安。天子召见八千岁,奏对之下,赐座闲谈,问及世子共有凡人,年纪若干。八千岁一一奏对,说至三世子,恰与刘后所生之子岁数相仿。真宗闻听,龙颜大悦,立刻召见三世子进宫见驾。一见世子,形容态度与自己分毫不差,不由龙心大喜,即传旨将三世子承嗣,封为东宫太子;又传旨叫陈林带往东宫参见刘后,并往各宫看视。陈林引着太子,先到昭阳正院朝见刘后,刘后见太子生的酷似天子模样,心中暗暗诧异。便吩咐陈林引去后快回来复见,陈林答应,随把太子引往各宫去。路过冷宫,陈林便向太子介绍,李娘娘因产生妖物,被贬入此官。太子闻听产生妖物一事,心中就有几分不信,便要进去看视;恰好秦凤走出宫来,将太子和陈林一同引进;见了娘娘,太子不由得泪流满面,这正是母子天性攸关。陈林一见,心内着忙,急将太子引出,乃回正宫去了。太子去后,刘后心中更是犯疑,心想莫非六年前寇珠并未将太子勒死丢入桥下?又想起当年陈林手中拿的妆盒,难道中有蹊跷?越想愈觉可疑,即将寇珠唤来,剥去衣服,细细拷问,与当初言语一字不差,刘后更觉恼怒,便召陈林当面对证,也无异词;此时,恰有圣旨来宣陈林。刘后惟恐耽延工夫,露了马脚,只得打发陈林去了;寇宫人见陈林已去,大约刘后必不干休,与其零碎受苦,莫若寻个自尽,随即触槛而死;刘后没有得到真情,其妒愈深,转嫁在对李妃的恨意中,便悄悄地与郭槐商议,寻个恰当的时机,置李妃于死地;且说李妃自见太子之后,每日伤感,秦凤暗将当初救下太子一事一一奏明。李妃听了,如梦方醒,欢喜不尽,因此每夜烧香,祈保太子平安。哪知此事被奸人看到,暗在天子前启奏,说李妃心下怨恨,每夜降香诅咒,心怀不善;天子大怒,即赐白绞七尺,立时赐死;早有人将信暗暗透于冷宫。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妃;李妃闻听,登时昏迷不醒;正在忙乱,只见余忠赶至面前,表示愿意替李妃死。便自己摘下花帽,扯去网巾,将发散开,挽了一个绺儿,又将自己衣服脱下,放在一旁,只求娘娘早将衣服赐下;秦风见他如此忠烈,又是心疼又是羡慕,只得横了心在旁催促更衣;此时李妃已醒,不得已将衣脱下,与他换了,便哭说道: “你二人是我大恩人了!”说罢,又昏过去了;秦风不敢耽延,忙忙将李妃移至下房,装作余忠卧病在床。刚刚收拾完了,只见圣旨已到,钦派孟彩嫔验看;幸亏余忠与娘娘面貌仿佛,孟彩嫔平时又受了李妃不少恩惠,不忍近前细看,便回复圣旨去了;凤将假余忠抬出,特派心腹送至陈州家内去了;这日晚间,秦凤正在为徒儿和李娘娘的事伤心,突然宫里四面火起,心知是郭槐之计,纵然逃出性命,也难免失火之罪;莫若自焚,也省得与他做对;于是秦风自己烧死在冷宫之内;此火果然是郭槐放的,此后刘后与郭槐安心乐意,以为再无后患了;叉奉旨钦派陈林督管东宫,总理一切,闲杂人等不准擅入;从此太平无事了;真宗死后仁宗即位。这年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放赈舞弊案,办案完毕,立意要各处访查。一日来到天齐庙,有位二目失明的婆婆进来告状,并示意屏退左右,似乎有什么隐情;包公叫左右暂且退出。这贫婆出口便道: “包卿!苦煞哀家了!”包公大惊。婆婆流着泪将当年刘妃陷害李妃之事述说一番。并从里衣内,掏出黄缎袱来。里面是金丸一粒,上刻着“玉宸宫李妃”;包公看罢,便知此人即是李妃,领至上座,秉正参拜。因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暂且和娘娘认为母子。后吩咐包兴,如此如此。包公写了一封密书交与包兴,包兴乘马连夜赶到开封府,将书信呈与夫人李氏。夫人看后知道包公为了掩人耳目,认太后李娘娘为假母子一事;这日,包公和李娘娘回府,大轿抬至三堂落平,夫人以婆媳礼相见,将娘娘搀至佛堂净室;之后李氏又用古今盆医好娘娘二目;几日后,南清宫宁总管来给包公请安,谈了一会儿得知明日就是南清官狄后的寿诞之日,包公道: “待到娘娘寿诞,家母亲身前往庆寿,不知可否?”宁总管道: “如此更好,咱家回去就奏明娘娘。”宁总管走后,包公让李氏将庆寿一事奏明李娘娘。娘娘应允;次日,李娘娘身穿一品服色,乘轿来到南清宫。由宁总管引至寝宫,狄后已在门外接待,远远地见了太夫人,就觉得面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太夫人来至跟前,行参拜之礼;二后携手入座,狄后细看太夫人,忽然想起李妃,因已赐死,又觉不能;饮茶叙话之后,狄后自觉与太夫人甚是投缘,便留在宫内住宿,多盘桓几天;当晚,用膳饮酒间,狄后称赞包公忠正贤良,又问包公年岁几何,李娘娘答对不来。狄后见此情形,即以酒的冷暖遮饰过去,不再追问但心中犯疑;吃毕晚膳,狄后陪着李娘娘宫里四处游看,越瞧越像去世的李妃;想到刚才答不出儿子年龄,又见其举止动作益发是李妃无疑,心内更自委决不下了;回到寝宫,狄后心中放不下,追问之前答不上儿子年岁一事;娘娘见无法隐瞒,失声答道: “皇姐,你难道不认得哀家了么?”狄后大惊: “难道夫人是李后娘娘么?”娘娘泪流满面;狄后着急,催促娘娘细细言来。娘娘止住悲声,将当初受害,如何逃出宫,后又遇包公假认为母,今日来给皇姐祝寿全部经过,细细说了一遍;狄后听了,不觉也落下泪来;半晌,狄后才问有何证据?李娘娘即将金丸取出,递将狄后,灯下验明,狄后连忙双膝跪倒拜礼,李太后连忙还礼相搀;次日清晨,狄后便派宁总管上朝奏明圣上,称狄后夜间得病甚重,仁宗立刻吩咐亲临南清宫,让随侍的都在外伺候,单带陈林跟随;狄后道: “既是孝字为先,有人子为君而不知其母在外飘零的么?”这两句话问的天子茫然不懂,狄后又道: “此事臣妃尽知底蕴,惟恐陛下不信”仁宗听狄后自称臣妃,不觉大惊,忙问缘由。
    狄后转身,从帐内拿出一个黄匣,内是一块玉玺龙袱,上面有先皇的亲笔御记;狄后又将当年李后遇害,昨日自己和李后见面的经过叙述一遍。仁宗听罢,不胜惊骇,泪如雨下,问道皇娘现在何处?只听得罩壁后悲声切切,出来了一位一品服色的夫人,取出金丸付与仁宗;天子接来一看,正与刘后金丸一般,刻的是“玉宸宫李妃”。双膝跪倒,放声大哭。母子抱头,悲痛不已;狄后也下床来,跪倒请罪,六合王及陈林俱各跪倒在旁,哀哀相劝;母子伤感多时;天子又叩谢了狄妃,搀扶起来;复又谢过陈林,陈林已然说不出话来,惟有流泪谢恩而已;仁宗还朝降旨,派郭槐、陈林一同前往开封府宣读,郭槐宣旨,万没想到圣旨内容竟是当初他与刘妃设计陷害李妃一事;包公接了圣旨,将郭槐拿下;王朝、马汉将郭槐衣服冠履打去,向上跪倒;包公设了个侧座叫陈林坐了;包公入了公位,向郭槐说道: “你快将当初陷害李后怎生抵换太子之事,从实招来!”郭槐矢口否认;陈林与其对峙,郭槐利齿狡辩;包公看其嘴硬,便对其使用各种大刑,郭槐横了心仍是不招。包公见他再承受不得大刑,只得暂且收监,明日再审;包公退堂来至书房,请出公孙先生商议对策;公孙策随即设计一个不伤筋骨只伤皮肉的刑具,将图纸承与包公;几日后,包公再升堂提审郭槐,还是不招。上新刑具用刑之后,郭槐只剩喘气之力;包公命左右将其搭在狱神庙内;郭槐到了狱神庙,一名提牢笑容满面,拿来黄酒和定痛丸药,百般殷勤,奉承得恶贼满心欢喜,将药并酒服下;郭槐一连饮了几碗酒,这时已有醉意,忽见寇珠鬼魂飘飘而至,哭诉自己冤魂不得转世,请求郭槐在森罗殿上说明当初之事,自己便能得以超生;刚言至此,出来了两个小鬼,手执追命索牌,引郭槐至森罗殿;森罗殿上小鬼道;“郭槐,你与刘后所作之事,册籍业已注明,事已如此,不可隐瞒了。郭槐惊恶之下,神志恍惚,便将当初陷害季妃的情由,述说一遍;说完,只见灯光明亮,一看上面坐着的正是包公,口供已被呈上;恶贼到了此时无奈,已知落在圈套,只得把招画了;次日五鼓上朝,包公奏明仁宗,将供招谨呈御览;朝散,仁宗袖了供招,便往仁寿宫而来;仁宗将郭槐的供招向刘后前一掷;刘后拿起一看,登时胆裂魂飞,一吓竞呜呼哀哉了!次日升殿,圣上宣召包公,让包公代天子草诏颁行天下,匡正国典;从此黎民内外臣宰,方知国母太后姓李,却不姓刘;仁宗斋戒沐浴,告祭各庙,然后排了銮舆,带领合朝文武,亲诣南清宫迎请太后还宫;王妃命妇俱各入朝,排班迎接凤驾;外面众臣朝贺已毕,天子传旨,将郭槐立剐;又传旨在仁寿宫寿山福海地,建寇宫人、秦凤、余忠祠堂。-----世人行事,切不可以假乱真,以假乱真必然害人害己,最终落得个“死有余辜”的下场!




运动 发表于 2024-4-28 09:42:27

在真正的历史上,这段历史其实要比故事里所说的复杂得多。跟包拯没有任何关系!!!!

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没有狸猫,没有那么离奇,但涉及到的人和事,乃至对宋朝历史造成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真实的狸猫换太子,是这样的:
宋真宗在位期间,十分宠爱妃子刘娥。刘娥早在宋仁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了宋真宗,而且素有贤名,德才兼备。唯一可惜的是,刘娥肚子不太争气,跟了宋真宗十几年,也没能给宋真宗生下过子嗣。
后来,宋真宗的皇后去世了。宋真宗有心封刘娥为皇后,但是大臣们又坚决反对。理由是刘娥出身一般,而且没有子嗣。所以刘娥和宋真宗商量了一下之后,就导演了一出借腹生子的好戏。

首先,找来一个姓李的宫女,让李宫女替刘娥受孕。然后,将李宫女对外彻底隔离,谎称刘娥自己怀孕。
等到十个月之后,李宫女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李宫女生下儿子后,刘娥将孩子抱走,说是自己生了儿子。
照理来说,如果刘娥想要彻底掩盖住这个真相,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将这个李宫女给除掉,让李宫女彻底消失。不过,刘娥还是比较善良的,非但没有除掉李宫女,反倒请求宋真宗将李宫女收为妃子。
当然,荣华富贵可以给你,认儿子你就别想了。后来的十几年里,李宫女变成了李妃子,在宫内也经常可以看到儿子,但就是不能相认。

十三年之后,宋真宗病逝,小太子即位,史称宋仁宗。宋仁宗因为即位时年纪太小,所以只能由太后刘娥辅政。在小皇帝长大之前,刘娥俨然就是宋朝的一代女帝。而且,刘娥在历史上风评极好,被誉为是‘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
刘娥本来是有机会重演当年武则天的旧事,成为历史上第二位女皇帝。但是后来,刘娥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虽然曾以女子之身,穿上皇袍,去祭祀宋朝的历代帝王,却没有真的篡位。
当然,这是后话了。

借腹生子这件事,本质上其实是宋真宗在和士大夫集团争权。宋真宗之所以要强立刘娥为皇后,主要也是因为,当时士大夫集团太过强势,已经严重制约了皇权。为了争权,宋真宗才不得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而在宋真宗死后,刘娥开始辅政,另外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宋仁宗赵祯,不是她亲生的。一旦赵祯知道了这件事,刘娥辅政的合法性,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在刘娥活着的时候,对宋仁宗进行的全方面的围堵。再加上刘娥当时确实掌握了最高权力,所以也就没人告诉宋仁宗实情。

另一方面,刘娥对宋仁宗和那个李妃子极好。不但真正做到了对赵祯视若己出,而且在李妃子死的时候,刘娥是以皇后之礼,将其下葬的。
直到刘娥去世以后,赵家一位已经称病十几年不上朝的老王爷赵元俨(也就是八贤王的原型),才终于告诉赵祯他的身世。而且还有人告诉赵祯,说李妃子其实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刘娥毒死的。
至此,宋仁宗得知了身世真相,也由此对刘娥心怀怨恨。宋仁宗当即下令,将刘家所有亲眷都暂时软禁了起来。然后派人查明真相,将那位已经死掉的李妃子开棺验尸。结果开馆之后,发现李妃子并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完全是自然死亡。

在得知了这个真相之后,宋仁宗才终于放下了对刘娥的怨恨。不管怎么说,刘娥虽然不是他的生母,却是对他有养育之恩,更有辅政之恩。不是生母,胜似生母。最终,刘娥被宋仁宗葬入永定陵,与宋真宗合葬。而那位李妃子,也被宋仁宗追封为章懿皇后。
在这个事情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个事情其实是发生在宋仁宗亲政之前,而在宋仁宗亲政之前,包拯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即便是后来包拯考中进士做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在地方上任职,所以也就不存在包拯为李娘娘伸冤的事情了。

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和民间故事的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刘娥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人,更不是什么奸恶之徒,反倒是一个极为能干的女强人。刘娥垂帘听政期间,利用自身的才干,为之后的仁宗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8 14:18:25

本帖我的主旨是劝人莫做坏事,多做好事!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自然于人于己都不利!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8 14:43:30

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李宸妃,即章懿皇后李氏(987年-1032年4月8日),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汉东郡王李仁德之女,宋真宗赵恒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李宸妃生皇六子赵受益(宋仁宗,过继章献太后)与皇长女(后追封惠国大长公主),先后受封崇阳郡君、才人、婉仪、顺容。宋仁宗在襁褓时,章献太后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人畏太后,无敢言者,故至太后辞世,仁宗不知己为李宸妃所生。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因病晋封宸妃,同月二十六日(4月8日)逝世,享年四十六岁。直到章献太后去世后,由八贤王赵德芳出面,揭露刘皇后的的阴谋,宋仁宗才得知身世真相。

    -----以上均来自百度百科词条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8 15:01:15

   诸葛一生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遇什么大事不糊涂?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起,赵祯重病不起,最终于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在东京福宁殿驾崩,享年五十四岁。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十月二十七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的永昭陵。太子登基福宁殿,垂帘引见群臣。吕端平立殿阶,不急着下跪,请侍臣卷起帘子,上前确认之后,才退下殿阶,率群臣拜呼万岁。太子赵恒顺利即位 是为宋真宗。真宗奉李后为皇太后,其兄元佐仍为楚王,加封同平章事,一帮兄弟叔侄均封王升级。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8 15:21:03

    看大文豪鲁迅是怎样评论古文“狸猫换太子的,”鲁迅《准风月谈·“滑稽”例解》:中国之自以为滑稽文章者,也还是油滑,轻薄,猥亵之谈,和真的滑稽有别。这“狸猫换太子”的关键,是在历来的自以为正经的言论和事实,大抵滑稽者多,人们看惯,渐渐以为平常,便将油滑之类,误认为滑稽了。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8 15:26:11

《七侠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于光绪十五年作序刊行。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众多版本之一。开篇第一回就“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一回,第一回:第一回 据正史翻龙图公案借包公领侠义全书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8 23:31:54

    其实这本身就是人类一种积极向善的引导和愿望,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联系的,好因必有好果,恶因必有恶果,有时候看着是相反的,但实际上到最后,确实是好人,好事就有好报。

    是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做好事就有好报,做坏事就有坏报。有因才有果,播什么种,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生活历来如此。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4-4-29 14:30:50

多做好事,莫做坏事,俗话说“仁者寿”,多行不义必自毙,养身修行孝顺父母,利益朋友力争做一个“仁者”。

运动 发表于 2024-4-29 14:46:47

皇帝本无事,庸人自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给后人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