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功与过
自从智能手机融入互联网以来,从多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一机在手,尽揽天下事;一机在手,畅游各地;一机在手,尽享各种游戏娱乐;一机在手,不怕囊中羞涩;一机在手,关系、友谊畅通;一机在手,办事不出门;一机在手,知识不求人……。但凡事都是一分为二,这里不淡手机融入互联网后产生的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行为,只讲各种五花八门的游戏、网络剧、文艺……等等,就让不少人废寝忘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深受其害,不少人身心健康受摧残,学业受影响甚至荒废。如何在保证手机有利一面的同时,限定手机有害一面,是关乎后代身心健康大事。在互联网上限定未成年人玩游戏、误乐时间,其作用有限,大学生根本就不在受限之中。
从手机功能上限制玩手机时间,是保留手机有益一面,限制有害一面的根本解决途径。具体作法是:生产专门的学生手机,供大、中、小学生购买、使用。并由国家作出强制性规定:大中小学生一律只能使用学生手机,在家由监护人负责监管,在校由所在学校负责监管。
学生手机每天亮频时间累计不超过120~200分钟,每次连续亮频时间不超过50分钟,连续亮频50分钟后,必须黑频20~30分钟;如果是间断使用亮频,那么累计亮频50分钟,其间黑频时间累计不得少于30分钟。接听、拨打电话、像机不受限制。
厂家或许不愿配合
补充内容 (2025-3-26 09:44):
半夜手机突然狂叫!河北4.2级地震惊醒百万网友,这个功能关键
TT的文学素养2025-03-26 08:39广东
今天凌晨1点21分,河北廊坊市永清县突发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仅仅4分钟后,当地又发生2.9级余震。京津冀多地居民被震感惊醒,网友直呼“床在晃”“手机警报吓得我心跳加速”!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震中距北京仅55公里,北京海淀、天津市区等地网友也纷纷在社交平台“报平安”。更让人惊叹的是,地震发生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就向全国近30万人推送了预警信息,许多人的手机突然发出刺耳鸣叫——这正是内置的地震预警功能在“抢时间救命”。
这刺耳的警报声背后,藏着两个让人泪目的真相。第一,科技真的是救命稻草。凌晨1点多,大部分人还在熟睡,正是预警APP那几秒到几十秒的“黄金警报”,让无数人有了逃生的机会。有网友说:“平时觉得手机吵,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吵得值’!”第二,防灾意识必须跑赢灾难。虽然这次地震未造成伤亡,但评论区依然有人问:“我的手机怎么没响?”其实,国产主流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等)都自带地震预警功能,只需在“设置”中搜索“地震预警”并开启即可。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提前10秒收到警报,哪怕只是躲到卫生间或坚固家具旁,都能大幅降低伤害。这场虚惊就像一记警钟:灾难从不会提前打招呼,但我们可以用科技和准备,为生命争取多一线希望。
天灾无情,但人有智慧。从半夜尖叫的手机到7.5秒极速推送的预警系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进步,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如果你还没开启手机地震预警,现在就动手设置吧!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凌晨惊魂经历”或防灾小技巧,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多一个人准备,就少一分危险。科技能守护生命,但唯有你的行动,能让这份守护真正落地生根。 楼主说得非常有道理,抖音等短视频,王者荣耀等手机游戏,英雄联盟等电脑游戏都是坏处大于好处的,应该大力禁止。防止大家一天到晚窝在上面,失去工作生活学习的兴致。 总的来说就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学生就不要使用智能手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