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13241|回复: 0

染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9 16:4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上海
染匠
作者/郑银根

   门前传来桐城口音的吆喝声:“老头子,染布染衣了,这回不染就错过了,下次没有颜料粉又没有碱了。”声音一入耳,我就知道是染匠陈师傅来了,他又在拿爷爷寻开心。
   陈师傅和爷爷特别要好,每次来都会在我家落脚。也许因为走南闯北的缘故吧,他阅历非常丰富,每每谈古论今都头头是道,加上为人风趣,总是把爷爷逗得哈哈大笑。我当时年幼,虽然很多话似懂非懂,但还是爱听他俩天南海北地闲聊。
   陈师傅是江北桐城双港人,四十来岁,高高的个头,国字脸,大鼻子,蓄着络腮胡。他每次出现都精神抖擞,吆喝的声音特洪亮,对谁都笑容可掬。大多时候,他爱咧着嘴巴笑,露出一颗大金牙。他常年挑着一副担子走村串巷,十里八乡的人几乎都认识他。他的行头很简单,一根约莫六尺多长的桑木扁担,一头挑着一个约两尺来高的铁皮筒灶,上面放一口大锅,锅里两根一尺来长的黑木棍;另一头挑着一个带盖的竹篓,里面放着行李和染布染衣的染料。
   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染匠生意还是很红火的。因为那时农村的人都是穿老布粗衣,布料都是用纺车纺的,我们这边的老布基本来源于安徽的望江。一匹老布约三丈长,一尺五寸宽一卷。老布本色是白的,做裤子大多是先染成青色或者黑色,而白色几乎是做上衣。一般上衣穿旧了或有汗渍和洗不去的污渍才染色,可以继续穿,所以染匠那时不可或缺。
   染匠的手艺,在外行人眼里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做起来是需要经验的。每每陈师傅挑着担子来村里,他会找个宽敞的地歇下来,吆喝几声后就架起炉灶,然后拿着小桶在河沟里打水,倒进锅里加满,再将炉子生上火。不一会,村子里的一些妇女,拿着布或旧衣物赶来,交给他染。往往此时,陈师傅会拿起衣物,仔细地打量一下,因为要根据衣物和布料的多少配比颜料。看好后,他在篓子里拿出一杆小秤(我们叫戥子),秤杆是用动物的骨头做的,上面的天盘星是一小点一小点的铜星,三根细麻绳吊着一个小铜盘。他取出颜料粉搁在小铜盘里,一一称匀。还有明矾和碱,都是要称的。陈师傅边称嘴里边唠叨着:“别看染布简单,可是我染的布保证不花色不褪色,我的配比是祖传的;不光是这配比,火候也很重要,这是要凭经验的。”边说边将称好的颜料倒入锅中。爷爷在一旁总是调侃他:“你个桐城佬,就吹吧!”他便咧着嘴说:“我说的都是实话,就你这老头子不相信我。”说笑之间,锅里的水开了,他按着顺序,将最先送来的衣物放进锅中,拿起两根木棍熟练地搅动着衣物,经验丰富的他,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等衣物染好,他便用两根木棍将衣物缠住拧干,接着像挂面条一样在晒杆上晾晒,再放第二家的衣物。
   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吃饭穿衣已经不成问题。也就在这时,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名叫“的确良”的布料,由于色彩多样,面料轻盈,透气性好,用老布做衣服的人慢慢少了。陈师傅最后一次来村里染布是哪一次,我记不清了。
   时代进步,很多传统手艺不是慢慢消失就是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作为染匠的陈师傅,人们便不再需要了。如今,他那富有韵味的吆喝声早已在市井乡村中悄然匿迹,我也再没有见过他。只不过,即使过了若干年,他咧着嘴露着金牙纯朴的笑容以及洪亮的吆喝声,会在我某个午夜的梦里逐渐清晰又慢慢隐去……。
front2_0_Fq3rRBtnMmKF-c88cf8cTy8HLPgp.1621413922.jpg
front2_0_Fmu3n06Cct2MkxJiGL9S1zuROUut.16214139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