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九江市涌泉乡戴山村的寺下村,至今还保存着一间古老而又完好的手工榨油坊。
该榨油坊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单层砖木结构,为加工茶籽油的作坊。这一延续着原始榨油工具和传统技法的油坊,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它沿用传统的“烘籽、碾籽、蒸粉、包饼、上榨、插楔……撞榨”等多道工序,而且这些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现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已于二0二0年入选九江市城区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
走进榨油坊,便会回想起榨油师傅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木碾、灶台、铁箍、榨筒、铁锤这几个物件,便串联起古法榨油的重要环节,看似简单,但每一道工艺都是传承上千年的技艺。每年冬季进行加工生产,加工工艺独具山乡特色,榨出的茶油浓郁醇香。
现介绍几种传统榨油技法的工序:
第一步:茶籽烘干。将从山上采摘回的茶籽球先晒干脱壳,准备榨油时再将茶籽放入灶台烘干。目的是去除水份,烘干的标准是香而不焦,要求严格控制灶台火候的大小,这关系到榨出的油是否香而纯。一般由一位年纪大的老者负责烧火,还有一人负责不时翻拌茶籽。
第二步:香籽碾粉(也叫茶枯)。将烘香烘干的茶籽放到木碾槽中碾碎(槽底板镶有铁片)。木碾由牛拉动着碾架和铁碾砣在碾盘上作圆周运动,人坐在碾上赶着牛,一颗颗茶籽在两个碾砣一圈圈滚动的碾压下,不到一个小时就被碾成粉末。
第三步:蒸茶粉(也叫蒸枯)。蒸枯是一门技术活,关系着出油率,蒸熟到什么程度完全要过硬师傅把关。蒸锅盛满水,锅上扣一个铁罩,铁罩上盖一个大布巾。蒸枯师傅用一量桶装好枯粉,均匀地铺在布巾上,开始蒸枯,灶堂的火要烧得旺。蒸枯的秘诀完全是凭师傅自己长年累月的实践经验所得,看水蒸汽打旋转,看枯的颜色吧。
第四步:包饼(也叫包枯饼)。接下来就是考验师傅技巧的关键环节了。包枯饼,首先要用一把梳理干净的稻草草筋拦腰捏在手中,像变魔术似的一拧一揉,草筋如张开的折扇骨儿,又如盛开的花朵,均匀地垫在铁箍上,并沿箍再垫乱草衣,以防漏枯粉。蒸好了枯粉,师傅将布中四角揭起,将枯粉抖入有稻草筋的铁箍里,用手抹平后,随即人立在上面用脚踩实,一脚还拢草筋裹盖枯饼。裹好的枯饼摞起来,以便定型。哦,新裹的枯饼不结实,易破碎,拿动得用旋转倾斜式的巧劲,不是熟手是不行的。
第五步:上榨。传统的榨筒一般是一棵大樟树凿空制成,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树的直径大约1米才行,长大约3.5米。榨筒中空呈圆柱形,榨膛内(河口)的南北两面,各有一长方形相对直通口,约五尺长,宽约六寸。膛内的上下壁,左右端,都镶有生铁片,以防枯饼铁箍磨损木榨膛,膛内底部有油槽出口,榨筒横卧悬躺式离地1尺左右,用麻石支架起来,榨筒底下埋一口油缸。裹好的枯饼装入榨筒时,每块枯饼上只用两个铁箍固定枯饼。枯饼上筒是按从西到东的顺序侧立榨筒内,一块紧挨一块,约十七八块枯饼,最后用圆木垫靠紧枯饼,再用檀木楔块塞满(上下两排,边长为三寸的方木楔,也有薄片楔, 还有上下两个退木楔),然后插入四五尺长的大撞楔(铁头帽),大撞楔也是上下两块。碗口粗1丈来长的大撞杆(铁头帽)悬吊着,三人打撞,一人捉撞头,另两人相对而立各持帮耳合甩撞。
第六步,撞榨(也叫开榨)。小时的我最爱看打撞,好玩极了,撞杆中间的两个人像跳摆脚舞似的,单手握着帮耳用力向后送杆,越用力,撞杆距离拉得越开,撞击力就越大;捉撞头的人要沉着冷静,得像猴子一样敏捷迅速,后退前进,还得抓住撞杆,扔过头顶,还得瞄准撞楔。“伊呀——咚隆”,声震数里,同时香喷喷金黄色闪闪发亮的茶油,“滋滋滋……淅沥沥”地冒出来,在“咚、咚、咚”的木榨声中,浓郁的茶籽油那特有的清香,也慢慢向四处弥漫。我们小孩看了,觉得好稀奇,好有趣味。
两大撞楔打到极限,就停歇一会儿,首先调整铁箍,用小铁铲、锤子敲拔铁箍的间隙,再退撞楔,加木楔,然后插大撞楔,打撞挤压,如此反复。榨干头道枯饼,立即取枯饼出筒,敲铁箍,扒草筋,砸碎枯,再碾枯,再蒸枯,再裹饼,再装枯饼入筒,一气呵成。所以,一天的工作非常紧张,但师傅们却是乐此不疲。
茶油是优质食用植物油,野生于山,汲日月精华天成,享有“东方橄榄油“美誉,食之香味浓郁。每年霜降过后,是油茶果成熟期,山民上山采摘油茶果,拿去压榨茶油。香浓的茶油载着浓浓的乡愁,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回味与怀念。
随着现代机械化操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原始的手工加工方式逐渐被人们淡忘。千年古法榨油工艺,而今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榨油方式,效率低下,浪费人力,应该被陶汰,那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保住了味道,却追求不了效率。千百年来,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油坊,这也不禁让我们反思,这样的古法工艺,该如何传承下去?(戴洪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