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10850|回复: 1

九江一地公开考调101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3 15: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为优化师资,做好2024年秋季城区学校和各乡村学校(含幼儿园,下同)教师配置,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从全市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中公开考调101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乡镇间学校交流教师若干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调岗位及交流名额
 
1.教育发展中心(3名):文综教研员1名、理综教研员1名、思政教研员1名。
 
2.城区高中(15名):一中15名。
 
具体岗位为:化学2名,生物2名,地理2名,微机2名,美术2名,音乐1名,通用技术1名,心理健康1名,体育2名。
 
3.城区初中(29名):二中9名;三中15名;峰德九年制学校初中部5名。
 
具体岗位如下:语文3名(二中1名、三中2名);数学5名(二中2名、三中3名);物理3名(二中1名、三中1名、峰九1名);地理3名(二中1名、三中2名);政治2名(二中1名、三中1名);历史2名(二中1名、三中1名);生物3名(二中1名、三中1名、峰九1名);音乐1名(二中1名);体育3名(三中2名、峰九1名);英语4名(三中2名、峰九2名)。
 
4.城区小学(54名):一小7名;二小30名;三小10名;四小2名;峰德九年制小学部5名。
 
具体岗位如下:语文17名(一小1名、二小14名、三小1名、四小1名)、数学19名(一小1名、二小10名、三小7名、峰九1名)、英语6名(一小1名、二小2名、三小1名、峰九2名)、音乐3名(一小1名、二小1名、峰九1名)、体育5名(一小1名、二小2名、四小1名、峰九1名)、美术2名(一小1名、二小1名)、科学2名(一小1名、三小1名)。
 
5.乡镇间交流岗位:待城区考调名单确定后,再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核定交流岗位名额。
 
二、考调条件
 
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身心健康,师德师风无不良记录。
 
2.经庐山市教体局认可,在教育系统工作累计不少于5年(即2019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三支一扶”人员含服务期)的庐山市乡镇学校(幼儿园)在编教师可以报考。
 
3.现任乡镇幼儿园教师(编制在乡镇幼儿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及以上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教师可以报考城区小学(含峰德九年制小学部)与教师资格证对应的教学岗位。
 
4.现任乡镇小学教师(编制在乡镇小学)可以报考城区小学(含峰德九年制小学部)岗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可以报考城区初中与教师资格证对应的教学岗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可以报考市一中与教师资格证对应的教学岗位。
 
5.现任乡镇初中教师(编制在乡镇初中)可以报考城区初中教师岗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的中学教师可以报考市一中与教师资格证对应的教学岗位。
 
6.沙湖山九年制学校教师根据本人带课情况选择报考(小学、初中学段均带课教师自愿选择报考学段,由学校出具证明)。
 
7.报考城区学校教师岗位须具有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证(报考一中的教师须具有高中及以上层次教师资格证)。
 
8.教师资格证上的学科、教师所学专业或教师任教学科(学校出具证明能胜任任教学科)必须与报考学科一致。
 
9.报考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培养与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为师范类相关专业。
 
10.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调和乡镇间交流:
 
(1)近三年年度考核、师德考核有不合格者;
 
(2)受党纪、政纪处分期内的;
 
(3)正在接受立案调查的;
 
(4)2024年6月份已在原单位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人员,一经查实,取消其职称评审资格和考调及乡镇交流资格。
 
(5)其他不宜报考的情况。
 
三、乡镇间交流条件
 
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身心健康,师德师风无不良记录。
 
2.经庐山市教体局认可,在教育系统工作累计不少于3年(即2021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三支一扶”人员含服务期)的庐山市乡镇学校(幼儿园)在编教师可以申请报考交流。
 
3.现任乡镇幼儿园教师(编制在乡镇幼儿园)只能申请报考其他乡镇幼儿园;现任乡镇小学教师(编制在乡镇小学)只能申请报考其他乡镇小学;现任乡镇初中教师(编制在乡镇初中)只能报考其他乡镇初中。
 
4.沙湖山九年制学校教师根据本人带课情况选择报考(小学、初中学段均带课教师自愿选择报考学段,由学校出具证明)。
 
四、考调办法
 
1.本次考调采取文化考试的办法进行,总分为100分。
 
2.考试命题、制卷、阅卷等由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共同组织聘请市外考官完成,市纪委监委监督。
 
3.本次考调的文化考试内容为所报考的学科岗位专业知识及相关综合知识,卷面分值100分,其中专业知识分值80分(考调城区高中岗位的专业知识为高中专业知识;考调城区初中岗位的专业知识包括初中专业知识和高中专业知识;考调城区小学岗位的专业知识包括小学专业知识和初中专业知识);相关综合知识内容分值20分。
 
4.按学科考调计划,根据报考人员的考试成绩分学科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调对象,如果考试成绩相同,以教龄长者优先;若成绩、教龄均相等,以年龄长者优先。
 
5.所有考调进城区学校的教师,如报考岗位涉及多个学校,分学科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选择任教岗位。
 
6.报考人数小于或等于该学科考调计划岗位数的,笔试成绩必须达到该学段其它选调学科最低录取线的平均分。
 
7.考调入围对象中有自愿放弃或不符合选调资格者,则按照考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依次递补。如递补对象出现分数相同,则教龄长者优先;如教龄也相同,则年龄长者优先。
 
五、乡镇交流办法
 
1.本次乡镇交流与进城考调同步进行,采取文化考试的办法进行,总分为100分。
 
2.考试命题、制卷、阅卷等由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共同组织聘请市外考官完成,市纪委监委监督。
 
3.本次乡镇间交流的文化考试内容为所报考的学科岗位专业知识及相关综合知识,卷面分值100分,其中专业知识分值80分(申请初中交流的考初中专业知识;申请小学交流的考小学专业知识;申请幼儿园交流的考幼儿园专业知识),相关综合知识内容分值20分。
 
4.待城区考调教师名单确定后,对乡镇各学校空编情况和专业技术岗位进行核定,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制定乡镇间交流计划,根据报考人员的考试成绩分学科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交流对象,如果考试成绩相同,以教龄长者优先;若成绩、教龄均相同,以年龄长者优先。
 
六、报名与考试等注意事项
 
1.考调及交流报名。由报考者本人如实填写《庐山市城区学校公开考调(乡镇间学校交流)教师报名表》,经所在学校校长签名同意、单位盖章后,到市教体局人事股报名。符合报考条件人员只能在志愿1(城区学校公开考调)或志愿2(乡镇间学校交流)之间选择一种进行报考。
 
报名时需携带《庐山市城区学校公开考调(乡镇间学校交流)教师报名表》、本人的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近三年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截图复印件、任教学科证明、近期一寸免冠同底彩照2张。
 

报名时间为2024年6月24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6:00;25日上午9:00——12:00。

 
2.资格审查。2024年6月27日上午由市教体局、市人社局进行资格审查,市纪委监委监督。资格审查地点:市教体局三楼会议室。
 
3.公示。将符合考调(乡镇间交流)条件教师分学科分志愿在市教体局公示栏、各学校公示栏、市教体局人事股QQ工作群、各学校微信群等进行公示。
 
4.发放准考证。由市教体局人事股对符合考调(乡镇间交流)条件公示无异议的教师发放准考证。时间:2024年7月4日上午9:00-12:00。地点:教体局人事股。
 
5.考试。

时间:2024年7月9日上午(具体时间见准考证);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他学科120分钟。

 地点:庐山市第一中学。

 考试严格按照中考模式进行。
 
6.公布入围人员名单。
 
7.公示拟调人员名单。
 
8.选岗。公示无异议后,由市教体局人事股组织考调入围对象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岗,选岗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
 
9.递补。如有自动放弃或其它原因无法选调,则按高分到低分进行递补。
 
10.确定乡镇间交流人员名单。由市教体局牵头、会同人社、编办负责对各乡镇学校考调后空编情况和专业技术岗位进行核定,提出乡镇间交流学科计划,由市教体局人事股组织报考对象分学科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岗,选岗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
 
11.办理调动手续。由市教体局书面向政府分管领导请示,同意后由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市教体局按照程序办理调动手续,岗位降至下一级的最高档次,第二年在新单位重新进行竞聘。
 
七、其他
 
1.本次考调工作全过程接受社会的监督,监督举报电话:市教体局:2557258,市人社局:2666542,市纪委监委:2666121。
 
2.在考调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工作人员和考生,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且违规违法的考生三年内取消考调资格。
 
附件:庐山市2024年城区学校公开考调(乡镇间交流)教师报名表

 

庐山市公开考调教师工作专班(代章)

2024年6月9日


点击查看更多详细

发表于 2024-6-14 14: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孩子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的培养,不但只争朝夕,还要不负韶华,培养孩子如同百花园中的园丁,辛苦无比!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汉语成语一是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二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