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晚八点红包】当你发现鸡娃鸡不动时,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9 03: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河南郑州。大学老师丁建波称,自己上小学的儿子至少有一半多作业都是可以不写的。
这些作业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他认为这是无效作业。他和班主任商易可不可以减少重复性作业,班主任明确拒绝了他提出的建议。


他私自做决定,减少了孩子的重复性作业,结果却非常出人意料:作业数量虽然减少,但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

丁建波认为,老师应减少这种重复机械性 作业。应该尽可能给孩子布置一些有创造性、启发性的作业。

丁建波的观点很多的家长不认同,他们认为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也是全体学生,有的孩子可以不重复写字就能把汉字记住,但绝大部分学生是记不住的,得靠重复的练写。所以说得根据孩子的能力因材施教,分班教学。

补充内容 (2024-3-9 12:17):
如果‘丁建波称,自己上小学的儿子至少有一半多作业都是可以不写的。’被小学老师允许,也就意味着从小学开始美术、毛笔字练习等相关的课程都可以一并剔除了,看来这所谓的大学老师丁建波也是白读了几十年的书了!!!

补充内容 (2024-3-10 03:32):
丁建波,生于1972年2月,河南工业大学思政课教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0 19:2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吉林
没有什么平庸与不平庸,只要努力就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0 19:4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吉林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快乐,只要过得快乐,努力了最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0 19:4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本来就是个平凡的世界,就让我们生活在这个平凡的日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3 07: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说到育儿,做家长的都会振振有词,聊起孩子的学习,不同的人也是有不同看法以及做法!

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不送自己的儿子去学校,自编教材在家教,他儿子成才了吗?
郑渊洁放弃了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奉行“快乐教育”。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并不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这也导致他并不喜欢去学校。郑渊洁非常尊重儿子的想法,别的家长不让学生看电视,或者限制看电视的时间,而郑渊洁不仅不阻止儿子看动画片,还陪着一起看。

郑亚旗不喜欢上学,郑渊洁跟儿子认真沟通后,决定小学毕业后就不再送儿子去学校,并且在家里自编教材,亲自教他读书学习。郑渊洁用写童话故事的方式为儿子编写了10本教材,贯穿各个方面,并且教授给儿子许多学校里学不少的知识。

这样的教育教育方式,放在当下也显得有点“另类”。郑亚旗在父亲的开放式教育下,童年非常快乐,也收获了许多感兴趣的知识。但是随着长大,郑亚旗遇到了第一个困难,那就是就业问题。

郑亚旗18的岁时候,郑渊洁让他搬出家,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由于郑亚旗刚刚成年,而且学历不高,在看重学历的就业市场上,他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维持生计,他在超市当搬运工,与此同时还干着其他工作。

他降低工资标准,在一家报社当电脑技术人员,这还要得益于他从小喜欢玩电脑,积累下来的经验。就这样随着经验的积累,在父亲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自主创业,围绕郑渊洁的童话人物和故事进行品牌开发和运营。

如今的郑亚旗显然是成功的,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虽然他没有正常完成学业,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的优秀,也从侧面证明郑渊洁的教育方式适用于他。

家长们要理智看待,郑渊洁的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普通家庭,首先普通家长不一定有他这样的能力和远见,其次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要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这样对学生更有帮助。

其实郑渊洁也很重视学校教育,他的女儿就一直在学校读书,并且考上名校博士,顺利完成学业之后,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郑渊洁只不过尊重孩子的选择,自己也有能力支持。而郑渊洁得到教育方式也有值得借鉴的部分,家长可以学习郑渊洁鼓励式的教育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积极的引导。
总而言之,家长不管是借鉴谁的教育方式,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不能盲目模仿,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3 07: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杨威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聘请私教定制课程表,学习效率很高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为人父母者都十分重视,甘愿倾尽所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
奥运冠军杨威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竟然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不去学校上课,他的教育方式引起一片热议。
杨威自曝,本该上小学一年级的双胞胎女儿暂时都在家里学习,孩子在家上私教,老婆当班主任,定制课程表,还聘请私教,语文、数学都安排不同的家教,上课地点不固定,有时在家里上课,有时在公司会议室,而杨威自己则担任司机和后勤。

可以看出为了女儿们教育,杨威非常拼了,付出了血多,不仅花费大量钱财,还花费了不少心思,可见他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说实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去学习真得很好,因为有私教辅导,而且是一对二上课,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上课走神,另外,家长也不用每天盯着家长群,去看各种作业,做各种任务,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辅导问题,可以说这种教育方式非常好,孩子父母可以完全解放,可以自由安排的自己的时间。

这种教育方式也不是没有一些弊端的,小孩子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很难接触到同龄人,有很大沟通局限性,对孩子来说,不仅不利于其沟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同时孩子也会失去很多乐趣,无法体验到在学校上课的感觉,当然,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利大于弊的,而且普通家庭根本办不到,所以不用去攀比,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去学校上学接受教育是理所应当的,没必要让孩子一定要脱离集体学习生活,因此大家不要太羡慕杨威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这种教育方式了,而且杨威不可能一直都这样教育孩子,上完一年级,孩子肯定是要去学校的,毕竟校园才是学习的地方,就算聘请家教不能代替孩子在学校上学。

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作为孩子家长根据自己的条件,给孩子提供学习环境就好,没必要模仿别人。

---------------------------------------------------------------------------
杨威,1980年2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原中国体操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全能金牌获得者。
5岁时,杨威进入湖北省仙桃市业余体校。10岁进湖北队。16岁入选国家队。1997年,杨威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
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杨威作为主力成员与队友一起为中国体操队拿下了第一个奥运会男团冠军。 2004年8月,杨威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的比赛中,由于单杠上的重大失误,使他获得第7名。
2006年、2007年,杨威连续两次获得世锦赛全能冠军,也创造了继南斯拉夫运动员佩塔尔·苏米于1926年卫冕世锦赛全能冠军81年之后首位完成这一壮举的运动员。
2008年8月12日,在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众多国人的注视中,杨威带领中国体操男队在时隔8年后重夺男团金牌。8月14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决赛中,杨威以94.575分成绩获得了冠军,时隔12年之后重新为中国获得了男子体操全能金牌。

2009年5月,杨威正式退役,结束了自己的体操生涯。2014年6月,杨威父子与其他四队星爸萌娃参加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4 11:0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鸡不动有啥办法?强行去鸡,鸡出心理疾病值得么?顺天应人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但愿儿孙愚且鲁,无灾无病到公卿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3-19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3月18日(采访时间),山东济南。22岁大学生哥哥攒钱带着6岁的妹妹全国旅行,从去年4月15日开始,不到一年时间走遍全国11个省20个城市。当事人许同学表示:“她年级还小,去观世界才会有世界观,我带她出去主要是想开拓她的眼界,也是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4-23 14:3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4-24 15: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年少成名,在名利中迷失自己。当他的人生在少年时就走到巅峰之后,以后的他只能衰落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家长都赞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这样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殊不知,对小孩子来说却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方式,因为幼年时期的孩子,心智发育还很不成熟,过早的被迫接受学习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稳定发展。
对于父母而言,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而不要急于求成,扼杀孩子的天性换来的成功,未必是可取的


过早的接触名利社会,早在无形之中就打碎了孩子的一切童真的梦想,他不得不追随着大人的脚步,努力的前进。他们不敢松懈,因为“天才”“神童”这几个王冠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压力,一旦松懈下来,就可能会迎来周围人的质疑,甚至是嘲讽:天才少年也不够如此,最终还是逃不过“伤仲永”的结局
这种揠苗式的教育,在幼儿园也普遍存在。本来幼儿园应该是一个最纯真的年纪,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取新知识,不过现在却被应试教育所裹挟。

正因为如此,曾经有一位少年班毕业后的学生 紧接着去了一所中学读初二。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