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北倚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地庐山,东邻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家级赣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的中间节点城市,现辖三乡两镇一街道,面积3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这是一座创业之城。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志愿者响应党的号召来此垦荒创业,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共青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用青春和汗水在鄱阳湖畔的荒滩野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完成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共青城市的蜕变,建起了一座新城。
这是一座青春之城。2010年9月设市,是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城市之一。团中央不仅为共青城授牌“全国青年创业基地”,还将共青城作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和中国青年APP创业大赛总决赛”的永久举办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汇聚于此。已建成高校共9所,2020年大学生近10万人。未来3-5年,还将以大学城、职大园为依托,形成“20所高校、20万大学生”的规模,成为全国大学生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
这是一座生态之城。共青城有“水秀山清,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这里山、水、田、城各占四分之一,六大公园、42公里马拉松赛道、52公里滨水岸线、200公里健身步道竞相铺展,呈现出“六园相连、九水相通、堤路结合、城景相融”的生态画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43%,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空气长寿素”的负氧离子浓度高达80000个/cm3。饮用水源地庐山西海每年都有桃花水母出现。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白鹤观赏地;这里正在建设投资20多亿元的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着力打造“远看像森林,走进是公园,生活在乐园”的绿色生态家园。
这是一座希望之城。2008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团中央成立支持共青城发展领导小组,常态化协调解决发展难题。2013年7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2014年7月,列为省直管试点县,赋予设区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16年6月,列为国家级赣江新区的四大组团之一。2018年3月,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前,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我们正牢牢抓住赣江新区建设机遇,以“做强产业、聚集人气、激活双创、促进统筹”为基本思路,坚持“开放走在最前沿、服务抢占制高点、产业聚集中高端、城市创建绿富美”,建设“活力共青、实力共青、美丽共青、幸福共青”,把共青城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颗璀璨的鄱湖明珠,加速成为全国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
2020年,共青城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7.6亿元,增长36.3%,增幅全省第一;GDP、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均位列九江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和九江市前列。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基金小镇为龙头,人力资源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产业园蓬勃发展的“一镇五园”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未来的共青城将成为昌九之间新的经济“增长极”。这里营商环境优良,获评江西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入选全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县”。
2021年,共青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亿元,增长9.2%;财政总收入增长50.5%,率先在九江市突破50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省第18位,增幅九江市第一;外贸出口总量位列九江市第二,多项经济指标位列省市第一方阵。获评全省和九江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县(市)。
2022年,共青城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85亿元,增长4.7%;财政总收入60.95亿元,增长7.6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7亿元,增长8%,总量、增幅均进入全省前二十、稳居九江市前三;外贸出口71.43亿元、列九江市第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4.56万元和2.26万元,分别增长4.8%和7.4%。
2023年,全年财政总收入62.7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9亿元,增长6.7%,总量位居九江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7%。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外贸进出口总额27.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和6.5%。
------------------------------------------------------------------------------------
我于2017年国庆期间到达黑龙江的黑河知青农场,在看过了知青农场发展历程后方知有着与共青同样的生存之路历程,电视剧《知青》就拍摄于黑河知青农场。我在那参观的时候恰逢数百位当年的上海知青千里迢迢的赶来群聚、与他们一起共同回忆着他们的青春年代,他们曾经的梦想。
黑龙江省锦河农场始建于1959年10月1日,是黑龙江垦区最北部的农场,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于北安管理局。人口7872人(2010年)。107名上海知识青年来到这里插队落户当农民,与乡亲们患难与共,用青春和汗水共筑自己的家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的一景一物,满满都是知青文化的回忆。
作家梁晓声先生的《年轮》、《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作品就是取材于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生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锦河农场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发展到集种养加、产加销,农林牧、贸工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农场出产“年轮”品牌亚麻、大豆、小麦等绿色农产品和蕨菜、黑木耳、蘑菇等绿色山产品,“康健牌”、“蒙乳”、“爱乐莎娅”等品牌乳粉、豆粉等绿色食品。
在黑河的知识青年中,出过聂卫平 、 肖复兴 、 梁晓声 ,姜昆, 姜大明 , 濮存昕等知青名人,知青这两个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从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里的青年们,1700万的知青前赴后继的来到了祖国的偏远地区,一直到了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才会到了久违的故乡,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农村,现在在当地,已经是第三代了。
中国人应该牢记这些知青走过的历程!!!!
补充内容 (2024-9-22 12:07):
正因为如此,在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共青城的现任领导更注重名利,于是像黄锦安这种小时候吃过苦的残疾人物也自然成了他们的发展目标。
人一旦出名以后,其思维方式就会变,黄锦安也不例外,于是他从自己加工生产羽绒服转型成了自己打版、由别人生产,自己只在网上售卖,在这样的流程之中,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了,为了赶量,有时候或许就会收取别地方的产品当成自己的来售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