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28299|回复: 6

律诗形式基本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1 07: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律诗形式基本特征


(原创)


    律诗写作,既要重视内容,又要重视形式,之所以叫律诗,主要是从形式入手。形式不讲究,再好的内容也难以称得上律诗。所以,律诗就是完美的形式和“诗之有物、健康向上”的内容最佳结合,才能称得上一首好诗。






    一,律诗简介: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形式上要求格律严密,音调对韵。据介绍最早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定性于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刘希夷时期,成熟于盛唐时期。

    写律诗特别要求注重形式讲究格律,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至今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如[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其中“离堂”对“别路”、“琴瑟”对“山川”、“ 明月”对“长河”、“ 隐高树”对“没晓天”。而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二,律诗格律: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如[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青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其中“西”“ 低”“ 泥”“ 蹄”“ 堤”, 压的韵都是“齐(i)”。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律
诗讲求平仄。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律诗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三,律诗对仗:

     1、对仗的特点与要求: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
    (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对立。(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3)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
      如: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又如: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起泥丸。
      2、对仗的几个概念
     (1)正对与反对:近义词对仗叫正对,反义词对仗叫反对。
    (2)工对与宽对:严格遵照对仗要求的工稳对仗叫工对,放宽格律要求的对仗叫宽对(如介宾词组对动宾词组)。
     (3)句内自对
    (4)流水对
      3、对仗的规则
      律诗的中间两联务必对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可以课文三首律诗为例。)绝句可视为截律诗一半而成,所以一般(首或尾)有一联对仗(可以课文两首绝句为例)。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四联全用对仗,而且全是工稳的对仗,这是古诗中少见的。其中尾联提及四个地名,叙述了作者顺流而下穿过长江三峡的历程,这种由先至后地叙事的对仗,又叫流水对。颔联对句第三、四字“诗书”是并列词组,依对仗特点,可推知出句中的第三、四字“妻子”应该也是并列词组,应释为“妻子儿女”。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2021年清明已过,端午即来,两个节日的设置,自古就有“为国为家,家国一体,先国后家,家风传承”的深刻意义。“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郭沫若先生为什么给屈原这么高的评价:这是赞扬诗人屈原的话,意思是说屈原具有深邃的思想,高超的举动,洁白的品格,又是楚国的忠臣、名士,虽被楚王猜忌,仍忠国忧民,他投江而死,感天动地,使得汨罗江上刮起万年不息的悲愤之风。人们吃粽子,就是想撇开鱼不干扰屈原,以这种独有的形式来纪念爱国、爱民族的伟大诗人。


纸币元宝人所作,

供天祭祖鬼行乐;
寒食不忘子推公,
清正廉明是上峰;
纸船明烛烧不尽,
九州清明上河中。


风雨斜柳过清明,
昔日祭祖万人行。
莫道烟霾暗万家,
网上凭吊事亦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正廉明照初心。
--以上本人原创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一一晋介子推清明血诗。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武则天最终活了81岁,成为中国统一江山的高寿女皇帝,仅次于89岁乾隆皇帝。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4: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21 12:50
薛怀义死后,给武则天看病的御医沈南璆被武则天看中,武则天要的是夜夜笙歌、朝朝风流,但是老话说 ...



     张昌宗和张易之是兄弟俩,一同作为男宠伺候武则天,武则天执政时,张昌宗得经太平公主的推荐,受到武则天的宠幸。张昌宗向武则天介绍说张易之才干超过自己,善于炼制药物。武则天立即召见,果然很喜欢他。兄弟两人都得到宠爱,出入宫廷,修饰打扮,衣着华丽,极力整治得逗人怜爱。召见当天,武则天就任命张昌宗为云麾将军,行使左千牛中郎将职务,张易之为司卫少卿,赐给住宅一处,绢帛五百段,大量的男仆女婢、骆驼、牛马供他使用。
    没几天,提升张昌宗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给防阁官员担任警卫,和朝臣们一样每月初一、十五朝见武则天;追认他的父亲张希臧为襄州刺史,母亲韦氏、臧氏一起封为太夫人,宫中女官尚宫每天去看望请安。诏令尚书武迥秀同臧氏秘密往来。张昌宗进宫任职不到十天半月,权势震惊天下。武家的各个兄弟以及宗楚客等人抢着上门,讨好巴结,亲自替他牵马递鞭,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又任命张昌宗为右散骑常侍。
武则天每当宴饮聚会,那么张易之、张昌宗和武家兄弟就一同侍候,用掷骰赌博比本领取乐,有时嘲笑诋毁公侯卿相,公开地干迷乱疯狂的事,不再有     什么羞耻畏惧。当时无德轻浮的人又讨好地说张昌宗是周灵王的太子仙人王子晋转胎,武则天让他穿上羽衣、吹着洞箫、乘上假鹤,在庭院来回飞翔,好像是仙人骑鹤升天的样子,侍从的文人抢着以这为题吟诗讨好武则天。
    武则天得知丑闻传得厉害,想出办法掩盖,便诏令张昌宗就在宫中撰写文章,带着李峤、张说、宋之问、富家谟、徐彦伯等二十六人撰述《三教珠英》。任命张昌宗为司仆卿、张易之为麟台监,权势显赫。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不同意,改任他为春官侍郎,封他为邺国公,张易之为恒国公,各获收纳三百户租税的实封。
   群臣对张氏兄弟横行霸道极为不满,武则天则极力保护,最终,武则天病重,难理朝政,晚年的武则天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有所下降。神龙政变一举剿灭了张家弟兄执掌朝政的历史,它标志着武则天政治生涯的结束。武周政权的更替 让李唐王朝提前复辟,政权重新回归李唐王室,也回到了男人统治的时代。一切立法制度重新回到唐高宗时期。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自己又向李显要求回归大唐皇后身份。因此武则天没有成为众矢之的,避免了一般亡国之君的悲剧。神龙政变同年十月,武则天就死于上阳宫。
张柬之也有所下降。 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 插手朝政, 男宠的介入引起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武周政权也因此陷 入动荡,人心不稳。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2: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21 11:03
薛怀义(662年-694年12月25日),原名冯小宝,京兆郡鄠县(今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人  。唐朝武周时期幸臣。 ...


    薛怀义死后,给武则天看病的御医沈南璆被武则天看中,武则天要的是夜夜笙歌、朝朝风流,但是老话说的好,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于是沈南璆的身体透支非常严重,所以开始使用大量的补药,咱们都明白的是药三分毒,更何况吃那么多,补药也成毒药了,而且他本身就是个御医可不是武将,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才能被武则天看上,身体本来就不强,这样一祸害就更弱了,所以最后被毒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薛怀义(662年-694年12月25日),原名冯小宝,京兆郡鄠县(今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人  。唐朝武周时期幸臣。
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得到千金公主(唐高祖女儿)推荐,成为武则天的首任男宠。监修白马寺和明堂有功,册封梁国公。 多次担任行军大总管,击退突厥进攻,授左威卫大将军。广泛传播《大云经》,为武则天称帝造势。天授元年,检校右卫大将军,加号辅国大将军,册封鄂国公。圣宠日衰,性情骄倨,火烧明堂,引起武则天反感
延载二年(694年),坐罪赐死,尸体送还白马寺焚化。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0: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这首诗究竟是刘希夷的,还是宋之问的?历史上曾为悬案。刘希夷和宋之问乃是亲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为了这首诗,刘希夷不幸丧命于其舅宋之问之手,后人看了,不禁咋舌,历史上还会有“宋之问”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据历史记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就是刘希夷。刘希夷有个舅舅和他同步初唐,很有名,名叫宋之问,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只是这个宋之问的人品实在不怎么样,为了升官发财,曾经依附张易之,后来中宗复位他被贬,相传,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中写下“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一句,虽然很好,但他自认为这句诗预示着自己不好的未来,于是改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后来传到了宋之问耳朵里,宋之问知道刘希夷还没有公开发表,就想外甥把这两句好诗送给自己。但是刘希夷表面上答应了,但又不给,宋之问大怒,就让自己的奴仆把刘希夷坑杀了。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没想到一语成谶,刘希夷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竟然因为两句诗送了性命。宋之问不仅为了诗杀人,而且是一个卖友求荣的人。中宗即位,宋之问被贬岭南,因受不了艰苦的生活,就偷偷跑回长安,住在好友张仲之家中,但他又告发张仲之准备谋杀武三思,导致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成了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据野史介绍,身为皇帝的武则天,为了保持青春活力,虽然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但是,对异性的渴求却不输入年轻人。为了享受爱情,她大肆圈养男宠,入选者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很好地满足女皇武则天的情感需求。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有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这些人员的来路各不相同,有来自女儿的推荐,有来自官方的征选,还有臣民的大胆自荐。比如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就曾为了在仕途上找条捷径,而向武则天自荐过自己,但是,最终却遭武则天唾弃——因为宋老师有口臭。在唐代诗坛,宋之问的名声不是太好,据说为了强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他竟然将这两句诗的原作者、自己的外甥名刘希夷给整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