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5日,当时我们都是韶山学校的初中生,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蒋守仁老师找到我们俩说,明天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中央首长要来学校视察,学校研究决定选派我俩代表全校700多名师生给首长献花,并由蒋含宇给首长献红领巾。
我们猜测,可能是敬爱的毛主席要回家乡了。这是韶山人民的最大愿望,经常有人给毛主席写信,盼望他早日回家乡看看。我们俩都出生在韶山农村,更是满怀期待。
蒋守仁老师特别嘱咐蒋含宇:给中央首长献红领巾,系的一定要快、要准,不能让首长弯腰时间太长了。给别人系红领巾是反手操作,跟给自己系不一样,蒋老师就让蒋含宇拿他做练习,很快就练熟了。
彭淑清接受任务后,赶紧到校园里去寻找合适的鲜花。为了保鲜,鲜花选好后,没有马上采。
25日晚上,许多人都知道了,要来学校视察的“非常重要的中央首长”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由于过度兴奋,我们俩晚上都是几乎一夜未睡,脑子里反复想像着明天的场景。
26日一早,彭淑清去苗圃采了两束鲜花,一束交给蒋含宇,一束自己拿着。
“毛主席来了!”有人激动地大声呼喊,人们闻讯纷纷向学校外面跑。我们看到,毛主席打了一把伞,冒着酷暑,从故居那边走了过来。
学校在山坡上,人们出校园后向坡下跑去。我们俩跑到坡下的儿童桥边,站在那里迎接毛主席。人们自觉站成两排,等候毛主席过来。
这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回韶山。后来我们才知道,毛主席头一天晚上基本都没睡,他浮想联翩,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七律·到韶山》。次日天刚放亮,毛主席就从山坡爬上山梁,拜谒父母的墓地,尔后去故居,又从故居来到韶山学校。
毛主席越来越近了。我们清楚地看到,他扎着旧旧的皮腰带,穿着很旧的棕色皮鞋,身材高大魁梧,白衬衣已经被汗水打湿。
我们两个迅速迎上前去,向毛主席行队礼,把两束带着露珠、满含韶山人民爱戴的鲜花献给了毛主席。
接过鲜花,闻着故乡的芬芳,主席微笑问:
刚见到毛主席时,我们两个都很紧张。听到毛主席和蔼的声音,我们一点儿也不紧张了。
毛主席把手中的鲜花交给身边工作人员,两只大手分别拉着我们两个的小手,在人们的簇拥下向学校走去,直到他跟夹道欢迎的师生握手时,才松开了我们的手。
“毛爷爷好!”“毛主席好!”“欢迎毛主席!”人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毛主席走到学校大门口,驻足看了看他1953年题写的“韶山学校”,感慨地说:“学校变样了。”尔后走进学校大门。他对学校“勤工俭学,蔬菜自给有余”的做法很赞赏。
尔后,毛主席起身往中学部方向走,中学部的师生跑过来站在阶梯上迎候。一位老师告诉蒋含宇,在这里给毛主席献红领巾。
平常我们的红领巾都是红布做的,并且是小号的。早上洗漱后,蒋含宇小心翼翼地换上了用红绸子做的大号红领巾,这是学校专门准备的。
蒋含宇走到毛主席跟前行了个队礼,说:“毛爷爷,我要给您献红领巾!”说着就解下了自己的红领巾。
毛主席微笑着点头。蒋含宇走到跟前,踮起脚尖,双手麻利地把红领巾给老人家系上。
毛主席开怀大笑:“你真的送给我了?那我就把它带到北京去喽!我又年轻了,现在都变成少先队员啦!”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师生们都开心地笑出声来。这时候,摄影师侯波迅速按下相机快门,抓拍了十分珍贵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