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65492|回复: 8

[生活杂谈] 元宵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5 13: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元宵的来历

     据传,两千多年前汉朝时期,有一个宫女叫元宵。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由于她的原因,从此,正月十五那天就叫元宵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汉武帝时期,皇宫里的有一个小宫女,名字叫元宵。她聪明伶俐、心灵手巧,而且她做的汤圆非常好吃。她已经在皇宫里生活了好多年,越来越想念家人了。


可是宫女们在皇宫里,是没有一点自由的,回家就更别提了。这年冬天,就快要过年了,元宵姑娘每天都在想:父母都已经老了,也不知道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元宵姑娘越想越伤心,也许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父母了。不知不觉眼泪掉了下来,她抹着眼泪,在皇宫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最后来到一口井旁边。


这时,一个人跑过来,大声说:“小姑娘,你不要想不开呀,有什么困难吗?我可以帮你想办法!”元宵姑娘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东方朔。




    东方朔在当时是个大人物,他绝顶聪明,知道很多天下稀奇古怪的事情。他经常想出妙招帮汉武帝解决国家大事,还会讲许多新奇好玩的事情逗汉武帝开心,所以汉武帝十分喜欢和信任他。


    元宵姑娘便跟东方朔说了她的伤心事,东方朔听完就说:“我可以帮你与父母见面,只要你按照我说的话去做就行了。”


到了第二天,一位长胡子的算命先生,来到街市上。他一边走着,一边大声吆喝着:“正月十六那天会天降大火,我有办法能帮大家免除天灾。”


那时候的大家都没有多少科学知识,任何事情都是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听这位算命先生这么一说,大家都吓坏了,全向算命围了过来,恳求他说出免除天灾的办法




       看命先生故作神秘,慢吞吞地说:“正月十三那天,大家都要注意了,到时候会有一个人,他骑着黑驴、穿着红袍从南边过来。他就是火神君,你们看见他,就赶紧给他磕头求情,这样他就会帮你们免除灾祸。”


    很快到了正月十三那天,大家一大早就到街市上,焦急地等呀等,肚子饿坏了都不敢烧火做饭,渴坏了也不敢烧水喝,生怕一不小心就引起火灾。


    大家等了一整天,天快黑了的时候,才看见南边慢悠悠地走过来一个人,穿着红炮,骑着黑驴。正是算命先生说的火神君,大家马上冲过去跪在他面前,给他磕头求情。


只见那火神君,掏出一封信,扔到地上说:“降火灾这件事,是玉皇大帝的旨意,你们把这个交给皇帝,按照上面的做,就能免除灾祸了。”




    有人就抓起信,飞奔进皇宫,给汉武帝。汉武帝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正月十六,火烧京城,要想消灾,汤圆花灯。”


汉武帝怎么都不明白,火灾和汤圆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立刻派人叫来东方朔。


    东方朔假装很费力的思考了半天,才对汉武帝说:“听说火神君爱吃汤圆,我们就让百姓在正月十五那天做多点汤圆,然后献给火神君。晚上再在整个京城挂花灯、闹花灯、放鞭炮、放烟火,红通通一片,就像人间被火烧着一样,这样就能骗过玉皇大帝了。”


    汉武帝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就下令让大家多多准备汤圆和花灯。不久正月十五那天到了,汉武帝把皇宫里元宵姑娘做的汤圆摆在了火神君的画像前,点香行礼,请求火神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求情,免除京城的火灾。


    正月十五晚上,汉武帝再下令让所有的宫女都到宫外去闹花灯。而元宵姑娘按照东方朔告诉她的去做,做了一个很大的花灯,上面写上大大的写上自己的名字。


      于是元宵姑娘提着写着自己名字的花灯,在人群中寻找家人的身影。不久,家里人就看见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终于见到思念已久的亲人了,一家人抱在一起,一家终于团圆了。





    其实算命先生和火神君,都是聪明善良的东方朔假扮成的,这样演了一场戏。在正月十五这天,不但让元宵姑娘与家人团聚了一回,还让老百姓度过了一个热闹喜庆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去了,当然根本就没有发生火灾这回事。汉武帝很开心,于是下令,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大家都要吃汤圆、闹花灯、放烟花。


    由于全京城最好吃的汤圆是元宵姑娘做的,所以慢慢的大家把汤圆叫成了“元宵”,慢慢的也正月十五叫作“元宵节”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2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既然我们弄清了元宵节的来由,本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理念,元宵节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及社会影响?这是本帖需要解决的问题。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代学者余光中说:你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是哪一天?他说:“人家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就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国人的元宵,适合相遇。元宵,便是这样一个自带浪漫气质的节日,遇见一个“意外之人”。元宵,于漫天花火之间遇上意中人,正是这个节日最动人之处。
42a98226cffc1e17bbc478284590f603738de9b4_看图王.jpg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3-2-5 0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今日元宵节,道教根据天地水学说有创立上中下三元节,元宵节作为“首元”,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1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元宵的来历



2023年2月3日




上两图,选用30只饺子,30位数象征人生坎坷多舛,祸福相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取逢凶化吉,遇事吉祥。
   立春日和元宵夜,本人以吃饺子30只来养生。按五行养生学说,饺子,古称“角子”,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除夕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古代称“角子”)。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世代流传。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新春大于年



2023年2月2日

  还有2天,就是2023年的立春,立春不仅是新年开始的象征,也是十二生肖交接的日子。而且,中国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国家。立春后,万物复苏,正好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春天大于年。  立春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十二生肖交接的一天。立春意味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所以有句话说春天大于年。而且立春那天,有咬春、踏春、祭春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春卷,出去玩,举行祭祀仪式。
  今年的立春,时段还处在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戴口罩,晒太阳,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这些养生口头禅千万不可忘记。
QQ图片20230127154131.jpg
QQ图片20230202130855.jpg
    上两张图,我包了90个素食鸡蛋饺子,够我吃上4--5天,这次立春和元宵,时间上形成了“连襟”烘托了节日的气氛,4日立春,5日就是元宵,又是双春年,真实事事吉祥,万象更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23: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元宵的来历
花灯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
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放天灯”,这天,人们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7: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元宵的来历




     演变发展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南北朝时,元宵节燃灯已成气候, 而真正让元宵节燃灯之俗发扬光大的则是隋唐。隋朝时,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盛况空前。《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当时的长安城居民都会出来观灯看戏,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      自隋、唐、宋以来,元宵节曾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唐朝元宵节比隋朝更热闹。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 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 [6] 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 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
清朝,异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民间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现代,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2015年,代表委员建议元宵节放假。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发展,赏灯与烧烟花仍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7: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元宵节的来历




明帝敬佛: 源于佛教说,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
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此种观点站不住脚,认为佛教只是在这一天利用人们的节庆气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历史发展 节期节俗: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在    中国古代,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女子可在这天出门赏灯,这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遇机会。可见,元宵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传情达意的好机会,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4: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元宵的来历

    社会价值:其它传说 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他社会价值 火把节和三元说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三元说”元宵节元宵燃灯的习俗也有认为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魏晋道家以“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 [6] 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