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古地名叫长乐源。以前叫德化县,一个很有论语味的地方;后来叫九江县,九江市的首府首县;现在叫柴桑区,不一定能把人带到梦回周郎的记忆。我所在的乡叫涌泉乡,受人滴人之恩涌泉相报的地方;我所在的村叫铁炉村,据不完全考证是当年为岳家军打造兵器的地方。
我的家乡南边是德安县,西边是瑞昌市,我们柴桑区,县市区交界。此境有三地主峰刀背岭,一脚踏县市区。此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环境优美。似乎扯远了,其实不然,这里曾经是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这里的半山上住了一户人家,家中的四季的火不熄,有一家下雪,火熄了,扛一颗好粗长木头走几公里山下借火种,另别提电灯了。
小时候,读一年级课本里写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时想那是何等现代化,何等繁荣程度。小时候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农民进城了,用一个大石头拼命砸路灯,警察抓住他,问他为什么砸路灯?他说城里太浪费了电,难怪乡下没有电。
小时候,记得好象是82年通电了,大家都很高兴,所有的电都是从村部那接过来的,那时候没有电表,厨房只能用15瓦,客厅只能用25瓦,每家只准3个左右灯泡,按灯泡计费,为防止私自换灯泡,每个灯泡上贴封条,每月根据全村总电费核算电费,这工程量挺大的,这种状况大约延续了1年多,我们村庄距离村部较远,电压降得很厉害,灯光微暗。那时一般到7点电就会熄,到了10点就来了,很多人奇怪,我为什么好熟悉错峰用电,峰谷平电价,我很小就是忠实的用电谷,出峰价,这情形延续了蛮长时间。电灯的不坚强,只能辅之以煤油灯,真感谢哪个伟大的时代,让我炼成一双火眼金睛。
我的村庄还用过一段时间水电,别的村特别羡慕,虽然昏暗,好歹不老停。这日子又维持了一段时光。后来,装表了,不限电了,但依然不会很大功率的灯泡,电也亮堂了好多,只是经常停,一般到了九点半以后就来,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电没来也大喊“电来了”,这比“狼来了”游戏好玩多了,因为大家每次都相信,因为都期待光明。还有那时谁家有喜事一定要去孝敬管电的,不然可能会突然一片漆黑,电老虎威名这时闯下的。
再后来,农村电网有专门术语叫“农网”改造了,停电少了,村庄上装上了变压器,爸爸的灯泡也换成了LED灯,只是闸也叫开关还是那个开关,“拉两下”开,“拉一下”关,神奇吧,这个开关用了近四十年,拉了3万多次,这款产品绝对优质产品,可以进入古董行列。
这次回家,惊奇发现家乡通了路灯,虽然村庄里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很少的孩子在,但路灯依然很认真的亮着,我想路灯它明白它身上的担子很重,它不光点亮乡村的夜晚,更点亮的是乡村的振兴,更更点亮的是人民幸福的生活与未来。(代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