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14070|回复: 1

美丽的沙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0 14: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美丽的沙河

文:桂孝树

千百年来,有一条源自庐山石门涧的沙河自南向北穿城而过。这河水是从庐山锦绣谷,石门涧及各峡谷的流水而汇集流入赛阳桥下河道,流至沙河,由于长年不息的流水冲击,而形成了河沙,而故名沙河。河水清澈,水质优良,长期为沿岸人民饮用。明、清时期,河的两岸许多茶馆悬挂“真正的河水茶”的招牌,以招揽顾客。

144708h5fh5rirqx0enq6l.jpeg

144709xujjxppurxjj0zrj.jpeg

对于九江柴桑区的人来说,家是什么?家是远方游子的梦想!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我们的家就在美丽的庐山脚下,自昔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公结庐于柴桑,我们的家就充满了灵气。这些年走过大江南北,游览过名山胜水,但最难忘的,还是家乡这条小小的沙河,昔日,精忠报国英雄岳飞曾经在河边放马饮水,岳飞十六年的抗金戎马生活中,征战范围极广,曾率领岳家军五次到达江州(今九江),或作战,或戍守,或守母孝,与江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慷慨激昂的名篇《满江红》千古传颂,至今脍炙人口。这条蜿蜒流淌的沙河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写满许许多多故事。

144709l61brd8d2l1813f2.jpeg

a0e60bc9470dd128a1994154371ced1e

记忆中的沙河老桥头总是从桥下洗衣妇高低清亮的笑声中苏醒,那阵阵棒槌声在河边有节奏地此起彼伏。岸边的老街店铺杂陈,人来人往。时不时传来亲切的叫卖声,在孩子们的耳朵里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冰糖葫芦的叫卖声。

144709g1hv06n11dl61bo2.jpeg

碰上烟雨蒙蒙的日子里,总能看到身着长裙撑着红纸伞的女孩在杨柳底下细步婀娜,真的就像是从诗人戴望舒笔下走来的女孩。沙河两岸种满法国梧桐的浪漫,间或倚着几株垂柳的妖娆。春天到了,漫天飞絮,柳梢暧昧地抚过河面,留下笑靥潋滟。

144705oqiyikilwnc1rwul.jpeg

每每行走在修葺一新的沙河新桥头,眺望着清澈如镜的河水,总是让人沉思不已。走过千年的沙河历史是那么悠长。上世纪80年代,在街北蔡家门处磨盘墩和大王岭发掘出的青铜剑、陶片、石器等,就可认定早在新石器晚期,商周春秋战国时,沙河就有先民聚落遗址,这也说明沙河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众多的先民在此活动。

144705siel6xi5jzdpa9zv.jpeg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知这里的人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着诗人般的情怀,是不是靠着大山,就有了山的灵气。可以说这片不大的小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诗人陶渊明出生此地,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词句:“家居小邑镇,路有车马声”——邑镇指的就是沙河街镇。南宋时,此地称楚城镇,丁田镇。所谓镇上必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还有商业作坊等。

144705yznxxzztxwkpsk1u.jpeg

元末农民大起义后,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庐山周围争夺天下,战祸连年,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留下一部分军人,在沙河一带定居。另根据沙河一带的李氏,陈氏,胡氏,许氏等家谱记载,多数都是明朝时从吉安瓦西坝迁来,明朝之后战争较少,因此发展较快,具备了形成小集镇的条件。

144706jgr6gt07rvp7gngg.jpeg

那些让人所难忘的记忆如今只能在心底的河床里沉淀,沙河街的小胡同巷,窜来串去,玩游戏,捉迷藏。沙河街有李裁缝店,倪家煊三友杂货店,盛舌敖邮政代办所,李厚林杂货篾器店,蔡九鼎膏药店,徐家饭铺,曾万生饭店,胡昌发布行,李福兴糕饼店,徐九华杂货糕点店,田氏首饰店,雷家黄烟铺,接连几家王氏中药店,伍家药店,刘建桐中药店,户家雕刻店,王世彩纸扎油漆店,薛家理发店,汪济南杂货店,程世松杂货店,朱、张铜匠店,杨、吴皮匠店。可以说是店铺林林生意兴隆。

144706ohbtfoh8q55h5bb5.jpeg

沙河街发展较快,在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沙河街的河道全长约5000米,仅在街头建有一座唯一的桥梁,清代前期是一座木板桥。据传说,李鸿宾进京赶考路经木板桥。由于桥旧损坏未修,李鸿宾走桥上不慎将衣衫挂破了,李鸿宾不悦,认为出师不利,其母则劝道:旧桥已损换新桥,蓝衣挂破换紫袍。结果李鸿宾高兴而归。

144706wcxtly55zltsupub.png

1801年李鸿宾中进士,三年后任云南乡试副考官,直至任两湖两广总督。沙河当时有较多的名人,主要有李霸王(李鸿宾)、蔡进士(蔡文魁,蔡家门人)、邱天子、刘翰林(蛟滩人)等,及两岸乡绅贤士,提议修建一座石板桥,钱要李鸿宾出,并委托蔡进士出面找李鸿宾,李因认为他不走沙河桥为由,只肯出资一半,蔡进士一气之下,回沙河找乡民募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一座三墩四孔石板桥,后改修建一座五孔石板桥,桥石板长3.5米,宽40公分,厚15公分,5节(5孔)桥全长18米,并在桥西关帝庙墙南角,嵌一块青石碑,上刻捐资人姓名及钱数。道光十五年(1836年)李鸿宾告老回籍时路过沙河,蔡进士等人闻知,坐守石桥,不让李从桥上通过,李自知理亏,只得脱靴卷裤涉水过河。此趣闻在沙河流传甚广。

144706gq45x657jzvcs6bq.jpeg

千百年来,沙河的流水常年不断,河水是从庐山的锦绣谷,石门涧和各峡谷的流水汇集,流至赛阳桥下河道,直流入沙河,最终流入长江。河道是长年累月大雨,连雨,暴雨的冲洗,没有人维护和修整,顺其自然形成,由于雨水和洪水的冲击,导致河床弯弯曲曲,塌方,滑坡,使河道深浅不一,宽窄悬殊较大,变为南,中,北三条河床。

144707g9kz9yx5mdqvaq1q.jpeg

沙河的根是水,带着魂也湿漉漉的,气也潮潮的。沙河老街由于处于河流水路的优越条件,早在明朝时期就有水路通达九江。水路便捷又经济,故至沙河的水路码头发展迅速,码头随水势的涨落时有迁徙,有蔡家门码头,原一中南码头,涨水时就在沙河街老政府后面上船,至清时,来往客人多,在今双瑞路十支巷河洲上,形成了河西半边街式的店铺,约7、8家店铺,也是青石板条铺成的街道地面。

144707jjdj3p9qp9p9q63p.jpeg

由于沙河的水源丰富,河水长流不息,利用水路到九江既经济又方便,随着水势的涨落,按水位随时迁徙,故码头多处设点。一是在原一中南,张嘉函处设立码头。二是在沙河街镇老政府后,在河洲上设建的码头。三是蔡家门、石丘黄码头,乾隆年间,此处属德化县义六路白鹤中乡第四保陶埠寨,故水运码头一直称陶家埠码头。后因公路、铁路的迅速发展,至民国期间,水路就不走了,码头也随之消失。

144708bphbn5fphfbh5t5r.jpeg

连接河东西岸有两座桥,北边的是新桥头,南边的是老桥头。所谓新桥头也没有多新,老街河长近5000米,只有下街头唯一的一座石板桥,另外有三处跳石过河。一是老街西十支巷往东后河新城8组王世彩屋南边小巷过河跳石,该处跳石较大,成人要跨一大步才能跳上第二个石头过河。二是小一点跳石过河,从“山河里”处下河,因石头小,非要几天不下雨,天晴才能通过。三是走“刘八碗”樟树林处下河的跳石过河,是到上、下张家湾的必经之路,除非绕道下街头石板桥才能走到。

144708cdmdabwnpt6as96p.jpeg

1977年九江县县委组织从农村抽调一万多名劳动力,将原南、中、北、三条老河床,修改成现在的河道全长4850米,河上架三座钢筋水泥桥,约500米或800米处,建一座梯级滚水坝的河流。形成一条既漂亮,笔直的河道。

144708m6ozgylxkec6fg4e.jpeg

一座城市因水而灵动,多了几许生机。在柴桑区,有一条3.3公里的河流穿城而过,它是柴桑区人民的母亲河——沙河。随着城市发展,沙河河道泄洪能力弱、道路通行压力大,在这座桥上“服役”数十年的9座桥梁,有4座桥梁成为危桥,两岸房屋环境差,群众反应强烈。从2018年开始,柴桑区深入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进“一河两岸”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打造沿河靓丽风景线,描绘“秀美沙河、生态柴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新画卷。

144708g8bbkdkeuj8dkbq3.jpeg

如今的沙河背靠着奇秀天下的庐山,簇拥着激情美丽的八里湖。依山而居、抱水而卧、得山水之灵,水色清澈、萦回如带,令人赏心悦目,将美丽的柴桑新区妆扮得分外妖娆,整个沙河的景观融为一体。精忠报国岳飞,田园诗人渊明,名流千古威震八方。一一代贤母,孟母岳母万古流芳。如火如荼的激情, 在柴桑大地上风起云涌。如歌如梦的岁月, 在高铁新区汹涌澎湃。我们仿佛听到这座母爱之城的心跳,我们竟然能感受到我们心脏同它脉搏一起跳动。渊明文化滋润的这片热土,精忠报国挺起了柴桑人民脊梁,清澈的沙河哺育了我们的乡亲我们的爹娘,千年柴桑您就是我们最为热恋的故乡。(一些材料由李世荣老人讲述)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