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历代帝王不断加封,万世师表。据说在国外,对孔子的众多评价中有一种评价认为,孔子就是中国没有出柏拉图式学生的苏格拉底。孔子没有柏拉图式的学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有多种原因,但真正原因孔子不是苏格拉底,故号称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却出不了一个柏拉图。特别有意思,有点象中国虽有十四亿多人口之众,大学三千,专家、学者、教授无数,却难出自己培养的科学诺贝尔奖得主一样。苏格拉底所收学生非常少,但是成才成器者众。特别是柏拉图,他至今仍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源头。美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西方二千多年来的哲学家,无非只是在为柏拉图作注释而已。
为什么孔子弟子中没有出一个柏拉图式的学生?这绝非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要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差异说起,作一简要的对照。
一、收学生方式
孔子收学生的方式:有教无类。看起来是不论身份,其实孔子收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他之所以放开学生入学的尺度和门槛,是因为他收学生的目的在于多收学费。“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门槛一高,能够收到的学生就极为有限。孔子所谓三千弟子,其实是多而滥的。学生一旦进入孔门,就成为孔子的家奴,人身依附关系极其严重。学生无权质疑孔子的思想观点,否则就要遭受到辱骂与鞭打。他骂樊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或者“予之不仁也”、“小人哉”。
苏格拉底收学生的方式:不收任何学费。对遇到的任何年龄,任何家庭出身的人,只要愿意与他探讨问题,他都愿意与他热烈地探讨下去,其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探讨,并无明显的师生身份,双方均以所探讨的问题为标准,看谁说得更有道理。师生双方都是自由的平等的,苏格拉底并无师道尊严。学生可以随时脱离老师,也可以反对老师的观点。即后来亚里斯多德所概括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从来不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学生。总是以学生能够超越自己为荣。
二、教育目的与内容
孔子的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也,禄在其中矣;耕也,馁在其中矣。所培养的人即所谓的君子,就是能够从政当官的人,这些人以“志于道”、“谋于道”、能够“喻义”、讲求仁义为借口,以谋求高官厚禄为目的。正因为孔子以读书做官为其教育宗旨,所以他反对“家稼”、“学圃”这些具体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教育内容,以“文、行、忠、信”所谓“四教”为主,其中“文”即指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的典,而“行、忠、信”都是属于德育教育范围内的。所用教材是经他整理过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后世所称的“六经”,还有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他认为真正有的知识与技能就是能够获得官职权位的那些技能,因此,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很有用,而农业知识与技能就没有什么用。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升官发财,则连六艺也是多余的,因此,孔子这样感叹:“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明白无误地对学生们说,自己之所以精通六艺,是因为小时候出身贫贱,是没有办法的才学了这些谋生之道,如果一个人能够享受高官厚禄,还要这么多的谋生技能做什么?孔子的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将学生束缚在一些谋生的技能与谋求高官厚禄上,既不探究自然的奥秘,也不研究人类社会本身。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三、启发和讨论方式
孔子的启发方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明孔子对所提的一切问题都有权威答案。其启发的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因此,孔子的教学更注重结果,而苏格拉底方法则更注重个体思维过程的逻辑化程度和思辨性。孔子是独断语录式的封闭式对话,苏格拉底是平等、自由、开放的探讨问题式的对话。
孔子:不扣不鸣。你不主动来问,我就懒得管你。原因学生太多,三千之众,也照管不过来。同时,还要维护好自己的师道尊严。
苏格拉底的启发方式:教学方法执行的是“产婆术”,即自己不具备知识与智慧,却可以帮助他人获得知识与智慧。通过自由、平等、开放的讨论,来达到互相启发,注重过程,而不是重视结果。
苏格拉底:遇人则主动上前作开放式讨论问题,自己从不预设答案,也从不以权威答案拥有者自居,也没有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概念。
四、言说方式
孔子的言说方式: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子欲无言。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状。自己不写任何文字也就罢了,还不允许学生写。《论语》是孔子死后,学生及门人后代用了一百多年时间,才陆陆续续靠回忆记载一些片言只语。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也没有著作,但是,由于苏格拉底与学生自由、平等、开放的探讨方式,极大的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使得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苏格拉底有两位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记述了苏格拉底生前的对话。即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但两人叙述的非常不同。一般认为色诺芬的智力比较平庸,记载的东西可能更接近苏格拉底的原话。而柏拉图才智卓绝,加上了自己太多的理解与想像力,因此,柏拉图所记可以被理解为是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启示录。对话里有苏格拉底的东西,也有柏拉图的东西。现在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对于对任何人所提的思想观点,都必须建立在逻辑论证的基础上。不采纳没有根据或者逻辑混乱的说法。任何人都要服从逻辑与事实根据。用事实与逻辑对一个思想观点进行条分析缕地清理,在学术思想上尽量不留含糊其辞的东西。(戴山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