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5046|回复: 0

李白诗友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2 10:0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李白一生快意情仇,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来明日诗;李白一生重情惜友,得人生一知己足矣,他从来不缺知己。
       公元730年,江夏大地,和风熏柳,春意醉人,正是烟花三月好时节。李白得知好朋友孟浩然要下广陵(扬州),便托人带去亲笔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武昌)黄鹤楼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舟东下,李白亲自送他到江边,两人执手相别。滚滚东逝的长江上,李白目送着孟浩然的帆船远去,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年前,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钱多任性的他,一出蜀地就散金三十万,挥金如土之手笔,可见一斑。难怪他敢在《将进酒》里写下“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27岁那年,李白漫游湖北,客居安陆。他听说孟浩然隐居在老家襄阳,便前去拜访。年长李白12岁的孟浩然,是李白一直以来心存景仰的文坛前辈。李孟二人禀性相投,一见如故,遂结为挚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下扬州的730年这年初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人,我辈岂是蓬蒿人,怀惴梦想的李白抵达帝都长安。那时候的李白,青年才俊,意气风发,渴求着能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一展抱负。终于在苦熬了十二个蹉跎岁月后,他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接见,领供奉翰林一职。这一切,都离开不开他的另一个好朋友,贺知章的提携。和孟浩然一样,贺知章也是李白一直景仰的文坛前辈。两人相识于长安紫极宫,当时的贺知章已是83岁高龄。白发苍苍的贺知章读完李白递上的《蜀道难》时,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抑制。他盯着李白惊讶的问道:“你是不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中国文学史上,令后代无数文人墨客称羡的“金龟换酒“的故事,就发生在李贺二人的这次邂逅上。贺知章去世后,李白独自对酒,抚今追思,怅然有怀。想起当年“金龟换酒”一事,百感交集,遂写下了悼念贺知章的《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
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十四年后,公元744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受奸小馋谤,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这年夏天,他在洛阳遇到了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了,他们的这次相遇,被闻一多先生誉为“晴天里的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这一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与不温不火的杜甫相比,当时的李白已是名扬天下的大人物。但生性真诚豪爽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知名度比杜甫高而小觑杜甫,反而在杜甫面前显得十分低调,从不以自己的才名倨傲。这使得“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对李白一度好感大增。李杜二人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次年春天,李杜二人再次相约,同游齐鲁。同年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下了送别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与杜甫分别后,李白曾一度旅居在沙丘城。因为怀念杜甫,遂又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寄赠于他: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此后,李杜二人再未谋面。在后来的日子里,杜甫曾写下了二十多篇追怀思念李白的诗作,表达自己对李白的关怀挂念。在盛唐诗坛,大家都在关心李白飞的高不高。唯独杜甫关心李白飞的累不累。
       50岁那年,李白的又一个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遭贬理由是“不护细行”,也就是说,王昌龄遭贬,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因为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而已。李白在扬州听到消息后,十分挂怀,只是苦于自身力量单薄,无力出手相助。
在替王昌龄前景忧愁的同时,他怀着满腹的关切同情,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与王昌龄是于巴陵意外相逢的,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的相逢就像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遇到了对穿肠一样,可谓一见如故,不觉起了惺惺相惜之意。其时,皓月当空,江水漫流。两个以七绝并驾齐驱的诗坛大咖,趁着月夜,坐在江边的小船上,一边泛舟,一边喝酒,彼时唐诗朋友圈里的奇闻趣事,花边新闻,无不成为他们二人酒后的谈资。
       在生活中,两个性情相投的人,就像是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一样,总能一拍即合。李白和王昌龄如此,和孟浩然,贺知章,杜甫,又何尝不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性情相投,一拍即合的朋友,李白才能写出这么多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篇。
(戴山仁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