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苟坝.一盏照亮红军长征路的马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 08: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群山环绕中的苟坝村其实很小,小到令你大失所望,但苟坝会议在整个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份量却很重,被喻为一盏马灯照亮了红军前进的方向。
  吃过丰盛的午餐,在付总的陪同下我们一行来到敬仰以久的苟坝,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村庄,走进景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茅草盖的门楼,庄严肃穆,完全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相一致,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景区的路是石板路,也是长征路,参天的古木和一些无名的花朵相陪伴,给人以一种田园风光的味道。房子都有些年头了,长廊估计是后建的,但看上去也是历经沧桑,韵味实足。苟坝的房子大多是木制结构的,苟坝的地址是处在大山环抱的山凹里,既藏风又藏水意义非凡。翻开党史你会发现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后的又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他的意义就在于前不久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又遭到了曾支持他上位的大多数人的反对,原因是他不惜以辞职为威胁坚决反对攻打打鼓新场。打打鼓新场的建议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提出来的,建议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支持,而毛主席却坚决反对,再次轮为孤家寡人,他的个性在此得到张显,他也因为反对而愤怒地离开了会场。他的同志们无视他的离去,没有一个人挽留他,这就是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的由来。毛主席走了,但他为红军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并没有放下,因为他也放不下,经过一番认真考量和慎重分析后,他决定提着马灯步行两里余,因为他要说服周恩来,让他们改变主意,路虽然不远,但毛主席的脚步是沉重的,因为他是个有担当的领袖,一盏马灯,一段不很长的路,但红军的命运从此得以改变,那夜他成功地说服了周恩来并得到了朱德的支持,打鼓新场不打了,敌人布下的口袋阵我们不钻了。事后的实际情况再一次证明毛主席的伟大,他的反对意见再一次从危机中挽救了红军。也使遵义会议的政治成果不至于流失。苟坝会议的最大成功就在于成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为首的新三人团,毛主席从此才真正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也使中国革命从此找到了自己的领航人。
苟坝地方很小,苟坝会议旧址地方更小,两张八仙桌,几条长凳几把椅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开会的房子是历经岁月磨砺的,显得有些苍老,但当年可是新建的房子,我们不难想象那一夜经历怎样的场景,斗争又是何等的激烈。在墙上的一张当年的作战地图前,讲解员在深情地讲述着那惊心动魄一幕,1935年3月10日,红一军团军团长和政委向前敌指挥部发来紧急电报,建议发起打鼓新场战役,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在苟坝村召开了有二十多人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商议此建议。讲解员讲得很轻松,但那一夜注定不平凡。一盏马灯照亮了红军长征路,所以它的形象高大,至今还耸立在那里,它象大海中的航标,又象黑夜中的北斗星,始终闪耀着不灭的思想光辉。我们在苟坝会议旧址合影,在毛主席住所前留恋。一间木制的房间里挂着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合影,一张木板床,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品,红军当年的艰苦可想而知。走出苟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书中看历史,你很难想象小小的苟坝村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如此的重要和如此的沉重。
我想苟坝的光荣是永远的,它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一盏马灯照亮红军长征路,它象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文/殷泽君)
2024112906293063334019_1150_1595.jpg 2024112907180453565830_1655_1279.jpg 2024112906493009306286_3072_3603.jpg 2024112906493452884368_3072_2970.jpg 2024112906294344615832_3072_386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