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3371|回复: 0

良知教育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4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良知教育论

代仁良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良知为根。教育兴,则国富民强;良知盛,则继世绵长。《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孟子有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良知”,一者天生本然也,顺应天道而赋予之智慧,不学而得与生俱来之慧根也;二者知交、知己、知音好友也。守良知,不违于仁,富贵有何贵,贫苦有何悲。聪明以为可,良知以为不可,则不可之;聪明以为不可,良知以为可,则可之。良知为主,聪明为奴,其人必忠;良知为奴,聪明为主,其人必奸。

   良知或为教育之起点,亦或教育之终点。良知教育以德为先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分对错、知善恶、明是非、懂选择;引导学生正三观,求真、向善、爱美;感召学生知人间疾苦,有爱心、同情心、感恩心;引领学生认知自己,善思考、不盲从、敢批判、会分析。良知教育养学生凛然之正气、汇社会清新之风气,培养全面发展之学生个体。

   心有良知,国计愿我所愿;眼里有光,民生引我所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若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若知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立德为先,东西不弃避远,南北凝铸精神;兴国之道,科技依教砥柱;幼有所育,满园静待花开;学有所教,序庠喜闻新音;其为师也,诲人从来不倦;做引路者,度人每施金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有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有品。因材施教,润心启智;勤学笃行,求是躬耕;仁爱如斯,可托千里之望;弘道在此,必护百世之运。

  学经明道以致用,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何必道上问,不若事上磨。施教犹如种树,须栽培得宜,从本源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童蒙教育切勿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当乐嬉游而惮拘检。如园丁之栽培花木,舒畅之则条达,推挠之则衰萎。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但能乐习不倦,自可自然日长。

   《天论》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陶行知《中国教育与改革》有云:“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良知教育探寻知天地、见自己;知敬畏,见众生;知自然,见规律;知世界,见未来。万世师表由因材施教,集思广益而融汇贯通,古今中外之集良知而大成,为我所用必万邦归心,世界大同天下一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