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查看: 198824|回复: 34

我的童年(回忆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8 19: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西
我的童年(回忆录)





我今年75周岁了,该写(回忆录)了,毕竟是60多年前的九江市的社会生活,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的现实反映,他可以透出这一段段(回忆录),清楚地再现九江40年代中叶---60年代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再配以网络里的老九江的图片,真实地叙述了真真实实的老九江的客观情况,精神是对物质的反应,用很健康的思想进行评论和描述,也会对社会进步是个大促进。

下面开始撰写(回忆录):

       我生于1946年11月25日,农历冬月初2.从5岁(1951年)开始记事到9岁(1955年)入读小学,其间5年为我的童年.从1955年进入小学6年到读完初中3年至1964年是我的少年时代.从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5年`退伍回家分配工作到1970年,这期间是我的青年时代.嗣后直到1998年5月主动辞职提前退休(内退),这段时间应是我的中壮年时期.我的"一轮"主要是指应征入伍到内退这一时期近35年的工作和社会经历,这35年是我对社会认知的重点.加上前面17年,"一轮"下来时已经52岁了.故又可称"我的大半生".不言而喻,52岁以后,直至我离世是我的小半生.我对自己终极年寿有一个基本的预估,那就是90岁以后不足百岁.估计会走过97年的不凡岁月.当然,我也深深感觉到60岁以后风险仆仆,70岁往后如同爬高山峻岭,每走过一年都不容易,先且笑作此预估,52岁以后还有45年的时间,如今又过了10年还有35年黄金时期,以便好作小半生的目标确定和时间安排来操作我这自由自在的小半生.


    我的童年  我童年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我是在日本人投降一年后出生的,那一年,是1946年。11月25日,农历冬月初2,小雪节气刚过,天还不算太冷,我妈妈在湖北黄梅小池一间出租房搂上生下了我.小池镇,这个联结城市和乡村的一块商埠集散地,地虽不大,它却成了远近农村老百姓走出乡村,投奔城市,向外拓展的跳板,它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处,与江西省九江市一水相隔(90年代初已建桥相连,现在水路临江达海,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空运毗邻九江 ...),是长江中下游北岸明星级乡镇的一颗璀灿明珠.要回到60多年前,许多人是难以想象的,那时没有汽车,没有电话,更没有公路......日本人投降后,许多聪明的农民开始痛定思痛,谋划未来,他们把自己那点土地给别人租种,自己腾出来跑到小镇上做起了买卖,我父亲就是一位被生存逼聪明了的农民.日本人糅躏中国人整整8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我出生前,我已有一个哥哥,11个姐姐.父亲为了养活这一大家人,拼死拼命日夜干活,先后帮别人打长工,自学木匠活,替人烧窑卖炭建房筑路无所不作,在那样的日子里,还是养不活这一家人,在日本人“统治”的时代,先后饿死了7个姐姐,剩下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大姐刚17岁就托人嫁到对岸九江一屈姓人家,而三个姐姐父亲担心养不活全都送给别人,剩下一个哥哥和我。哥哥大我12岁,我出生后就没见过这位哥哥,他一直在九江靠助学读书。日本人退却后,我父亲看到老百姓有一段人心思定,追求安居乐业的愿望。于是把家中的3亩6分地租给别人,自己在小池开起了杂货店,由于父亲吃苦肯干,勤俭和善,生意一直很好,第二年就把母亲接到小池,开起了“义和祥油榨行”,那年,就是1946年,不久就生下了我。后来,生意越做越好,人手不够了,父亲想请人管账,就和母亲商量。母亲说:“肥水不外流,不如把你的弟弟请来,他很有文化”,父亲也没多想,于是决定请小叔当账房先生.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我祖父母和大家族的一些情况:我祖父母生我父辈四人,我父排行第二,也可能是经济不堪重负,祖父母只送大伯和小叔读书,而我父和三叔就手不离锄头·犁耙,农闲时还要出去放牛。久而久之,我父亲和三叔关系要好,也养成了勤劳吃苦的习性。而大伯和小叔终日不作一点事,手拿纸扇,踱步念书一副文人派头,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成年后,我父和三叔与祖父母的关系就有一定的隔阂,特别我母和三婶嫁进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记得我5岁时,父母下田去了,扔下我一人在家无人管,到了中午,我实在饿了,拿着小碗想向租母讨点炒米泡水吃(当时比较盛行将米炒熟用开水泡冰糖吃)。租母不但不给,反而凶巴巴对我大喊大叫,我哭兮兮地空手而归,幸好隔壁大婶泡了一碗炒米哄住了我。这件事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明白,我毕竟是她的孙子,1962年祖母逝世,我们一家在九江,我正念初一,时年16岁,父母要去奔丧,也没问我去不去,我也乐得不去。我服役回来后,母亲叮嘱我每年要去祖父母坟头上祭扫,虽然母命难违,我至今年年都去了,但年年都会在这一天想起小时向祖母讨要炒米的故事,其负面影响怎么也挥之不去。我父亲听取母亲意见,让小叔来管油店的账目,也有改善与四叔或通过他改善和祖父母的关系。于是正式帖请小叔为“义和祥油榨店”的会计。小吃镇离王家列村有7---8里路程,小叔早上来晚上回,半年下来相安无事。可过了不久,母亲发现装钱的抽屉里老少钱,就告诉父亲,我父亲一相稳重,说:千万不要冤枉了好人,于是安排母亲也回村里,店里只有父亲和小叔,一段时间下来,抽屉里仍然还在不断少钱,于是,父亲心里有了一本死账:钱肯定是小叔拿的,可捉贼要捉脏,毕竟是亲兄弟,手足之情,这事如何挑明呢?后来,父亲无意在小叔收藏的地方发现了拿钱的小竹篾签,这个竹篾签是用竹子削得很细稍长的竹具。60年前的抽屉和今天大不一样,抽屉和桌子总有缝隙露出,用这种竹具沾上熬稀的糖液(那时街上流行用熬稀得糖液制作各种形象品卖,糖液是非常容易取到的),通过缝隙插入抽屉里取钱如同探囊取物那样容易。父亲心里明白后没有及时说破,考虑再三,老丢钱总不是事,于是在一个月后将小叔辞退了(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8:01
我的少年时代(第一次顺江东下却买油钱不会买盐)


我的少年时代(拾麦穗 坐在饭樽下会饿死)




(龙岗湖上渔船飘)


(鸟类之乡,龙感湖是湖北省唯一获此称号者)



      母亲的话,那怕就是一句很平常的话,我都会牢牢记住,一辈子不忘怀,母亲曾对我说,你就是“坐在饭樽下会饿死”的人。樽,为古人盛饭的木制器具 ,饭樽就是盛满米饭的樽笼。意思是说坐在饭樽下,在受饿的过程中,不去动用饭樽里的饭而活活挨饿。母亲的话,是批评,批评我太笨;是褒奖,因为“坐在饭樽下会饿死”里含有“近水楼台不得月”的含义;更是担心,担心我太本分,太宽厚,过于老实,乃至今后人生难糊一碗饭吃,我后来的人生历程说明母亲的话并非多余的,母亲在即将离世,生命若纤弱飘忽游丝的那一刻,从心底里发出微弱,呼喊阵阵我的小名后悄然与世长辞,也说明了她老人家一直乃至死都在担心着我。­

    1960年到1962年,人为掀起的“大跃进”刚刚宣布结束,又遇上了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人祸天灾是要由人民来承担后果甚至买单的。那时我和几个妹妹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连饭都难吃饱的一家七口人(外婆,父母,我和三个妹妹,三姐出嫁,大哥去了宜黄,5姐去了彭泽),还谈什么长身体,要营养。那时粮食和食油实行按计划定量,父亲整天做那样重的体力活儿就30几斤米一个月,其他人都在20斤左右,加上油水不足更要多吃粮食,那一点计划粮还不到半月就吃完了,根本就不够。那三年幸亏母亲的姐姐和妹妹(大姨和小姨)在乡下,都对我家有济助。大姨家离九江较近,过江走5-6里路就到了,大表哥在生产队当书记,小表哥在邮电局工作,她们的生活比我们城里人要活路得多,我三头两脑地去她家挑点南瓜,蔬菜或农产品来充当口粮。小姨家离九江较远,过江后要走30多华里路,她家在一个叫龙感湖的国营农场。小姨夫是龙感湖农场远近闻名的一位木匠师傅,在农场是很吃得开。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正所谓“荒年不饿手艺人”,他一家在农场生活比我家有保障的多,小姨每年都邀我母亲去龙感湖农场(靠近濯港)她那里拾麦穗,以帮我家应对饥荒和三年自然灾害。­
    湖北黄梅龙感湖是一片荒湖沼泽,人烟稀少。1955年,国家组织开发利用湖北龙感湖,在湖区周围建设六个大圩和三个小圩蓄洪、垦殖,有大小围堤131公里,护坡34公里,围垦面积107300公顷,建立湖北龙感湖农场。 配套实施黄梅县的孔垅、小池、濯港等乡镇在湖区围垦,面积达 2000公顷农田,相应建立乡镇农场,以主要发展一季水稻、小麦和芝麻等作物。­

  那年头收割小麦主要是靠人的双手用镰刀收割,由于要抢种稻谷,抢收抢种,加之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割不干净,在小麦秸秆的捆扎、搬运、脱粒中,也都会出现掉穗情况,于是小姨就在农场一开始抢割麦子的时候就托口信叫我家人去拾麦穗。­
    那是1961年6月下旬,我刚结束小学各项考试,母亲就带着我去了龙港湖农场,还约好父亲一周后带一个板车来接我们。­
    我一到农场,就被两位表弟围得团团转,很快成了好朋友。小姨一共有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安心,小我两岁,和我同级,不过,他不准备再升初中,而正准备跟着姨夫(他父亲)学作木匠。当地时年很兴木匠职业,认为做木匠就可闯荡江湖,摆脱“农门”之苦,他正有一肚子话要和我聊过不完。小表弟叫安国,正在读小学4年级。当天,我们都没去拾麦穗,而是由两个表弟带我去逛农场。晚上,我们三人睡在一个铺位上,聊得很晚才睡。­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带着我和两个表弟每人背着一个大布袋,一起去拾麦穗(姨父在外做木匠活,小姨要参加农场集体割麦)。两个表弟特别热心,他们找来了水壶,盛满了水,带了馒头和生西红柿,一起到了地里。那时还没有实行包产到户,因为要抢种,又因人手少,农场很难组织集体人员来拾捡散落的麦子,我们捡麦子只要是在他们收割后,抢种前这个空挡中,就不影响农场的操作计划。所以农场对我们远道而来的职工亲属来此拾麦穗大都持欢迎态度,至少是不会反对的。­
    我们一到地里,只见一大片一大片新割的麦茬子像朝天的钢刺一排一排摆插在地上,我和两个表弟都脱了鞋下地,一不小心,我的脚踩在麦茬上,被扎得奇痛难忍。只见他两赤脚单拣麦茬走,一点也不感觉痛,我真好奇怪,难道他两是赤脚大仙?还是长期练出来的?还没让我问他,安心告诉我:“这里有很大的窍门,一脚下去,不要将脚板踩着麦茬顶端,而是将脚尖灵活地从麦茬底部顺着麦茬将麦茬压倒然后将脚板压在被踩倒的麦茬上”,我按照说的做了一遍,果然不会刺痛脚板,难怪城里小孩来拾麦穗往往总是把脚刺破,那时没有掌握这个窍门。­
    我们四人在一块田里,先从东往西捡到田头,然后另取一行又由西往东捡,这样反复来回,周而复始,就像“扫荡”一样,争取不落下一穗。拾麦穗看来很简单,只要看见麦穗,俯身弯腰伸手把地下的麦穗捡起来放进布袋里,时间一长了,腰酸背痛,得换成下蹲前行的办法,总之不能一个姿势到底,不断变换姿势,可减少疲劳,增加耐力。地面上的麦穗,有时半天难碰上一根,有时会碰上几根或一大把,其中技术因素还是不少,安心安国总比我捡的多,母亲捡了好几次,也捡的很快很多。我也刻意眼明手快,总还是难赶上他们。­
  太阳由红彤彤的朝阳逐渐变成金光四射,热辣似火的骄阳,收割后的麦地无一点阴处,四人完全暴露在烈日下,弯着腰捡啊捡,太阳光直接照在背心使背心产生灼痛,好想此时偷点懒休息一会,可四处一片片热辣辣的田,附近压根就没一棵树可避荫。真有点像兵书上说的,“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只有加快拾麦穗,才是唯一之出路,没什么想的,大家和太阳较劲,捡麦穗的速度更加快了。一个个麦穗装进了布袋子。袋子装满了,抖一抖,压一压又变成半袋了。日头不断的向西移,口袋逐渐的鼓起来了,火红的太阳把我的衣服都烤的湿淋淋的!口渴了,而壶里的水却早已经喝尽了,就跑到小溪边喝口甘甜的溪水;饿了,吃我们带来的干粮! 这时我真切地理解了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6天后,人虽然累得不行,个个都晒得黑包公似地,而拾麦穗行动成效明显,墙角几个箩筐装满了麦穗。在一个大晴天,把麦穗铺到院子里,我和两个老表抡起裢枷甩打,不到一个上午,麦穗只剩下光杆了,麦杆下面却铺了一层厚厚的麦粒,滚圆滚圆的镶着黄色光彩,赛似珍珠。用簸箕簸筛掉麦芒穗杆等,把麦颗粒装进四个麻袋里,一称,足足400多斤。这400多斤麦子拿回去还要磨成面粉麸,做面条或做馍馍,可解决一段时间粮荒的问题。我和母亲看到这么多麦子都会心地笑了。下午,小姨一家要去农场割麦子,我母亲也去了,因为人多可增工分,母亲嘱咐我在家到吃饭时间把饭菜热热,把几个馒头放在饭里蒸熟等他们回来吃饭。我在家找了一些杂事,比如把麦子一代代捆扎好,等明天父亲带板车来时只要往板车上一放就可拖走。很快到了吃饭时间,我把饭菜馒头都热好了,一等没回来,两等也没回来。原来由于双枪任务重,时间紧,农场天天搞突击,他们四人一下午足足搞了三个整劳力的工分,弄到晚上8点才回来。回来时,母亲和小姨及两位老表都以为我会先吃饭,等他们回来一看,饭菜和馒头原封未动。母亲带有埋怨的口吻说:“孩子,你真是‘坐在饭樽下会饿死’”,小姨和两个老表也是感叹不已。­
    第二天上午,父亲带来了一部板车,把我们的战利品--四袋麦子装上车,小姨还搬来了南瓜,冬瓜等蔬菜以及黄豆,花生等农产品,足足装了一车。我和父母亲拖着板车,欢天喜地地望江南奔去。(未完待序)­
    这次和母亲去江北拾麦穗,共捡得400多斤麦子,够一家人度过粮荒差不多可达半年。的确,这些为这点粮食展转这么多劳力,真是一种苦涩的回忆,但它同时对我来说,永远是一种最难得的美丽回忆。记得初二曾读过白居易的《观刈麦》,联系自己的拾麦经历,感慨万千,这首白居易的五言讽喻诗,我至今一字不漏地会背诵,这大慨也是对照自己,对这首诗就更加钟爱,如影相随,不离不弃了。现将此诗抄录如下,供大家欣赏:­
                       观刈麦­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8: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7:13
我的少年时代(智擒大惯偷 名列江西红少年)


我的少年时代(第一次顺江东下却买油钱不会买盐)




(彭泽芙蓉农场)


    小学6年的读书期,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奠定人生基础时期,一个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如同一块空地,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基础打得不好,根基不牢,如同沙滩上建楼房,一遇波浪,一冲就垮;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只有根苗正,才会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如果方向偏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长大方向会越来越偏,那就要出大问题。我一生接受在校教育只有9年,小学就占了6年,(后来在我38岁那年,江西开考了自学考试,我得以有一个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一举两年拿到大专文凭)这六年无疑对我一生的行为将发生深刻的影响。

    初中升学考试业已结束,有极少数同学不再上学了,他们有的会去学建筑砌工,有的会去做木匠,还有去踩三轮拉客搞现钱的(这在当时是很时兴的)。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继续升学。升学考试结束后,因为即将要读初中了,就这一年没有任何作业和功课。所以这一段暑假期,感觉特别漫长。
    那是1961年8月,正值暑天,天气炎热,母亲要我去彭泽探望一位姐姐。这位姐姐长我两岁,是我头上的一位姐姐,按男女排序算,应算是5姐。5姐从小就送给了人家,1956年全家落户九江后,13岁的她从江北一个劲地往九江跑。父母收留了她,并让她也在九江滨兴小学念书,她在这个年龄段读小学一,二年级却很难读得进去,还不到四年级就自动辍学不读了,自个儿去了彭泽,在那里去生活,那年她才16岁。第二年,她在外生活了一年,究竟生活得怎么样,父母时刻惦念着她,父母见我在家歇暑假,就叫我去彭泽一趟,代老人去看望她。临行时,母亲给了我1元3角钱,嘱咐我在路上渴了,买瓜吃,并给我买好了去彭泽的船票。那天一早,天气晴好,我上了船,是一只内河中型柴油动力性轮船,专营九江到安庆客运线路,客舱分5等,3--4等可躺着休息,母亲给我买了一张5等舱,只能自己找位子或站着,记得一张票价0.80元钱。反正两个小时多一点就会到,我第1次坐这么长的距离的船,新鲜的劲儿几个小时都用不完,一心一意想把岸边的景色看过透彻,哪有时间去坐去躺。
    这次坐船去彭泽,我以15岁的年龄,第1次欣赏了长江两岸的美丽风景。
    滔滔长江水,奔流永不息,承载着客货运输的大小船只,江面有着比公路更为繁忙热闹的现象。远处和近处传来一阵阵汽笛鸣号声,常有船与船在江面会船,不时有着货轮的拖船拖带着一大排驳船装满着货物,用帆布蒙得紧紧的,所有这些都显示着江面的繁华。我先在船上跑了个遍,看了底舱的机器,一大排柴油机在那儿轰鸣作响,露在顶端的气门象小鸡快速啄米那样不停运转,发出哒哒的响声。小卖部设在船的中部,里面的商品要比岸上高出一倍,我揣摩着口袋里的1元3角钱,觉得小卖部不是我常涉足的地方。船舱前面的阅览室只有画报和报纸,没有我喜爱的小人书,所以在阅览室没呆多久,我还是跑到甲板上观看两岸的长江风光。
    轮船审慎徐行,穿插于来往船只之间,行走在宽阔的江面上,远处江豚不时涌动,也来赶凑热闹,此时正届“棉花开蕊,稻子将黄”的时节,远处群树依稀,房屋模糊,远山静谧倒移;近岸则柳荫花红,魁桐飘逸,人迹可辨,近岸同行,更让人入目的是露出江面的一个个路标,象是一个个交通警察那样忠于职守,默默无闻地指挥着船只,不使船舶触礁,确保水上行驶安全。
    船行一段时间后,离南岸越来越近,许多人离开座位和铺位,跑到甲板上指指点点 ,原来是快到湖口县了,只见南岸豁开一个大口子,口子以南,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与滚滚浑浊的长江东流汇合,粼粼碧波,一片苍茫,合流近50华里而湖水依旧不混,形成一条波涛滚滚的水波线,水波线以北,是混浊如泥的长江水,水波线以南则是一清如镜的鄱阳湖水。在这里江湖清晰,清浊分明,这与陕西的渭泾分明不无二样,此地也因此叫湖口了。有些乘客要在湖口下船,船的客运停靠码头就在一个叫石钟山的旁边。我站的位置最好,一口气饱览了石钟山的靠江风景。
    石钟山位于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眼前只见湖口地境向长江水面沿伸出一座海市蜃楼,又如眼前的蓬莱仙境,一山面临两水、两水共绕一山奇景妙地。但见山楼高约4--50米,山上树木苍翠,幽幽葱茏,隐约露出亭台楼阁,回廊曲转,石路通幽。在离水面的那段却是怪石斑驳,洞壁风痕相连,风景美不胜收。
    据说石钟山得名还与北魏郦道元,唐穆宗年间李渤,北宋文豪苏东坡三位历史人物有关。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发出钟声是湖水与岩石击打的结果 , 率先得出“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李渤的观点是石钟山的得名是因为石头比较特殊,两个石头相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苏东波不同意两位先贤的说法,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自以为谜底终被揭开。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扬名中外了。至今,这篇文章作为文采出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中学生学习古文的范本。究竟此地为何叫石钟山,却引出这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来,我想终究还要回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中来,东坡先贤的清高独傲,孤芳自赏难免为后人留下一丝丝瑕疵来。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见景生情,我正在对石钟山有着许多遐想,一声汽笛长鸣,让许多观看风景的人纷纷回到了原座,我虽仍然站在那里,看着船冉冉离开码头,石钟山也也慢慢离去,逐渐变小,船拨正航向,顺江东去。
    船很快驶向江心,加足马力,轰鸣向前。九江到彭泽长江水域一直很宽阔,水势平稳,坐船是最舒服的旅行。船一到江心行走。两岸就变得小了好多,原来岸上挑沙的人群,模模糊糊,结成一块,似蚁动影移,依稀难辨。船很快驶进了彭泽水域定山境内,彭泽的长江水域江岸线是全省最长的岸线,全长46公里,占全省的江岸线的3分之1。此时我看两岸也没什么风景可看了,就走回船舱,找一个地方想眯一会。自昨天母亲告诉我要去一个全新的地方,我几乎兴奋地一夜没睡,我这一眯盹儿竟眯着了。
    等我醒来时,船已快靠近彭泽码头了。只是恰好安庆一班上水客船占在码头下客,我们乘坐的班轮只好在江心等靠码头。这就给我第一次欣赏小孤山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船上的人群不断的指点着,议论着: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与对岸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隔江相望,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高约100多米,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每当长江退潮时,小孤山脚下已成陆地,人们步行就可上山,不受江水困扰。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小孤山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迎山而上则胜迹迭出,启秀寺、一天门、龙耳洞、龙角石、关圣殿、弥陀阁、藏经楼、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竹林、御诗碑、梳妆亭等十余处景点,且每一景点都有每一景点之雅观和民间传说,并镌有历代名人的匾额和雅士墨客之碑文。
    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座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山上古刹启秀寺供奉有妈祖圣像,是中国长江中唯一一座妈祖庙。据《安庆府志》记载,庙始建于宋朝,明改建命为“天妃庙”。庙供奉“安济夫人”。安济夫人又称天妃,福建莆田县人,宋代都巡检林院的女儿。幼而事佛,死后立庙祭祀。
    小孤山虽属弹丸之地,名声却很大。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有一首有名的《登江中孤屿》,据说就是为小孤山而作。至于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陆游说:“凡江中孤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游小孤山记》)。小孤山被诗人们所青睐,最初有谢灵运,既而有顾况、卢仝、王安石、王十朋、陆游、王守仁、袁枚……连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厚焙也来附庸风雅。画家们则纷纷将小孤山入画,唐代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画的就是小孤山与鄱阳湖上的大孤山。小孤山之所以称小孤山,主要是为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山,如步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动人的传说与奇秀的风光使小孤山充满浪漫情调。在船上观看了小孤山全景,听得了人们的议论,第1次对小孤山有了神奇般的感觉,成人后虽多次上小孤山,还跑到鄱阳湖多次去看大孤山,在小孤山问询抽签,但这作为第1次,虽未亲临上山,它的影响仍是令人一辈子难以忘怀。
    船靠了码头,我上了岸。60年代彭泽县船码头不算十分繁华,但应时小卖还是应有皆有。我看见一摊贩在买午饭,0.30元可买一碗带菜的饭,我摸了摸口袋的1.30元钱,现在也是吃饭的时间,但又一想,如果能赶到5姐那儿,这0.30元钱不是可节省了吗。于是,我向行人打听,到芙蓉镇怎么走,有人告诉我离县城下一个大坡20来华里即可到达。我想了想,还是走吧。我迈开大步,快步流星似地往芙蓉方向奔去。
    刚才船在江面行走,江面风大,还不觉得炎热,这一路飞奔,身上的汗珠如泉水涌出,上衣都湿透了。好在都是公路,特好走。走到一处一边是山崖峭壁,一边有一块大石屹立在路旁,此石奇形怪状,有几棵大树那样粗,有10多米高,这是芙蓉镇口的自然性标志。我在家来的时候就打听到怎么走才能到5姐那儿,我问了一位过路人,“往张家湾方向,去芙蓉农场二分场怎么走?”,行人详细的向我作了介绍,我立刻向左拐进了一条小路,往张家湾的方向走去。这里是很大的国营农场,有好几个分场组成,且分工很细,比如有种植棉花的,有种植蔬菜瓜果的,还有畜牧,鱼塘养殖等等,我去的二分场就是种植蔬菜瓜果。一路上只见各种瓜藤蔓延在地里无边无际,藤上结着一个个香瓜,八分瓜,还有西瓜,都静静地躺在那里。我走得急,又渴又饿,真想找人讨一个瓜吃,可偏偏附近就是一个人没有。我只好望梅止渴,继续前行。又走了7-8里地,碰到人一问5姐名字,果然大家都认识,地里的人也越来越多,转眼到了二分场,已是到了下午才找到了5姐,姐弟两有一年没见面,自然是很亲热。姐姐问我在哪儿吃的中午饭,我如实相告,并把母亲给了1.30元钱在路上买东西吃的事都给姐姐说了,5姐笑着说:“既然饿过来了,这1.30元钱还是带回家交给母亲吧,到了我这里就不会让你花半分钱”,说着,姐姐连忙带着我去了食堂,让我饱吃了一顿。第二天,5姐带我去了分场部,向那里一位穿军衣的约莫20岁左右的一位干部请假,那位干部姓余,叫余南山,也是一位负责的,他见我来了很高兴,向我嘘寒问暖,热情异常,并当时就送了一只随身钢笔给我做纪念,我高兴地接过钢笔回他问好(这人就是我后来的5姐夫)。我在农场呆了5天,白天就由姐姐带我到各个分场去逛,晚上就由余干部带我去看露天电影。我这次到农场来,玩得很开心,其意义不逊于一次夏令营。回去的时候,5姐把我送到彭泽码头,和我一起在餐馆吃了中饭,给我买好了去九江的船票,把我一直送上船目送船开才回农场。
    旁晚,我回到了九江,把5姐在农场的情况,特别是得到干部余南山的关照一五一十向父母诉说,父母对5姐放心多了。接着,我从口袋里掏出那1.30元钱双手递交给母亲,母亲连连说:“这钱你怎么没用,是没地方用吗?”我说:“不是没地方用,是我不想用”,就把到了彭泽如何饿着肚子往农场赶,直到下午才到农场也给父母说了,母亲听了,长长地叹了口气说,“人生地不熟的,就是怕你饿肚子才给你钱,你偏偏饿着肚子,真没出息,笨得‘买油钱不会买盐’”。(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7: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4:40
我的少年时代(水的诱惑 第2次向学校负荆请罪)


我的少年时代(智擒大惯偷 名列江西红少年)




上图:这是当年的入洞口,毕竟60来年了,经济发展遮盖了这个洞口,想进去溜达已经是不可能了,

确有“物是人非事不休”的感觉。周围都是游乐园,挡住了入洞口。


(上图:这是出洞口)



(上图:甘棠公园动物园离石头洞仅100米处)



        自五年级上学期,在我身上出了那件课外组织学生上庐山而影响上课的事情后,临近毕业那年,又在课外公开地违反学校纪律,组织同学练习游泳被学校发现 ,两件事情都不同程度地违反了学校规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和后果。而学校在事后审慎地,具体分析了事情的性质,采取了宽容待人的处理办法,对于这样两件事,都没有采取一味批评和处分,而是采用功过两抵,既不倡导,又不责备的方式,在当时,无疑是很有创意和新颖的,肯定是正确的。而当时流行“挨了处分,一辈子难抬头”的观念,即不管是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等,一旦被学校处分,材料进本人档案,将会背负一辈子,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看得非常重。­

    学校没给处分,在我心中也产生了许多涟漪:我读六年级时,我是已叫15岁小孩了,和我同龄的都进初中二年级了,我还留在小学没毕业,我比小我两三岁的同学要高出一两个头来,同学们都自然拥我为头,班里大小事务都弄到我这里来,把我推向第一线。我好象也有一种模仿大人处事的冲动,力争把同学间的事处理好,不让同学笑话。碰了两次壁后,特别学校不予处分的决定时时感动着我,觉得学校对得起我,而我却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夏老师,对不起张校长。我暗暗下决心,在即将要离开小学而升入初中期间,不要再做对不起学校的事了,要多做有益于学校的好事,就有那么巧,在我考完了小学毕业考试,即将进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时,我期盼的将功补过的一次机会不期而遇。­
    那是1961年6--7月份,小学应届毕业的班级都通过了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同学们纷纷投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以迎接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同学们即将离开小学校门,有着一种即将离别,眷恋学校,眷念老师,眷恋同学的心情。同学们互赠留言,小纪念品,甚至互赠照片以作留念和回忆。然而,就在我们即将离开学校前夕,发生了由我领头组织,有班上30多人参加的在课外集体智擒大惯偷的故事,有位女记者以“智擒大惯偷”为题把它写进了由“江西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革命故事的文学作品《江西红少年》(1962年3月1日出版)里。这件事的发生,让我们这30多位同学一下子成了江西红少年,既是同学们即将离校的最好礼物的互赠,又是对学校耐心细致,谆谆教导的最好回报。­
    那天下午,同学们正紧张地进行复习,夏老师赶过来说:“同学们,升级班的老师刚接市文教局紧急通知,要上市里开碰头会,你们这节课下了,就可早点回去”,说完,夏老师匆匆走了。我见同学一直以来忙于复习,紧张单调,枯燥无味,我就势提议说,今天下午好机会,我们去公园玩游戏,打游击,怎么样?同学们一听,就有30多位同学响应,大家一片欢呼,纷纷收拾书包,准备去公园。­
    公园离我们学校很近,过一条河(龙开河)约摸走10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因为不是礼拜天,公园里几乎没有人。我们到了公园后,我按游戏规则,把同学分成正反两班,一班做游击队,一班作清剿军队,在一个近两平方公里的公园里,双方可以互相搜索,碰面厮打,以多击少,抓活俘虏。被抓的俘虏必须投诚,以扩大对方力量,这样,一方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人会越来越少,多的一方为胜,少的一方则为输。这个游戏我们在学校利用课间是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如今到了公园,如龙下海,更有天地了。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大公园里相互碰面搜索的机会相对减少,游动迂旋空间增大,大家高兴极了。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双方势均力敌,不见输赢。天渐渐暗下来了,太阳已完全下山了,天空四周笼罩着一片片蓝郁色的云彩,再过一会,天就会完全黑下来。我们正准备吹哨子集中,好结束下午游戏,以便集体回家。一位叫左康寿的带着几个同学气喘呼呼地跑到我的跟前,告诉我,在动物园旁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个大包袱,大家不敢擅动,叫我去看。我连吹了几声口哨,把大家都带到那件包袱旁,果然这里比较偏僻,先是一片竹林,接着就是密集的小树林,人很难钻进去,不是“打游击,搜土匪”,一般人是不会进去的。原来,左康寿和一位叫邱金陵的同学为了不被“敌方”发现,想出其不意的袭击“敌方”,他两钻进密丛林,左康寿一脚踩在一件软绵绵的物件上,见象是一个大包袱,左立即叫邱守候在这里,他跑过来告诉我。因为天黑,咋一眼看过去,根本就很难发现这件包袱,包袱下正好是一个坑,包袱上盖满了树叶和绿草,如果不是用脚去踩,就是大白天也很难发现这件包袱。我蹲下来,双手轻轻扒开包袱上的杂物,露出了一块很大的白布包袱,30多个同学都围着四周看,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里面莫不是定时炸弹”,马上就有同学持否定意见,“要是炸弹,左康寿踩上那一瞬间就早爆炸了”。有的同学提出,“可能是赃物,要打开看看”。我见此情况,对大家说:“这个白布包埋藏在密林丛中,肯定是有问题。现在天黑了,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现场,埋伏和守候在这附近,等待作案人来取这件包袱;另一方面得由两个跑得快的同学赶到市公安局,向市公安局值班人员汇报这一情况,请他们火速赶来现场处理”。我刚一说完,邱金陵和另一位同学自告奋勇,他们都曾是学校长跑比赛中的健将,我嘱咐他两:“你们去公安局,人都下班了,要去值班室找人”,他两说声“知道”,拔腿就往市区跑。我目送他两走远,回过头来,吩咐大家围着密丛林都埋伏起来。30多个同学一个都不少的全部隐蔽在树林中。­
    先说邱金陵两位同学三步并作两步,拿出吃奶的冲劲,拼命往市公安局赶。市公安局离公园也就2公里左右,跑得快10多分钟也就够了。他们到了公安局,找到了值班室。正好两位值班的人员在吃饭,值班公安人员见两个孩子喘着粗气,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连忙倒了两杯水让邱金陵他两喝。他两喝了口水,定了定神,先由邱金陵把在公园“打游击”时发现的大包袱的情况一五一十向公安人员作了汇报。公安人员问:“你们看见这个作案人没有?”,邱金陵说:“没有看见,正因为没看见,我们还有30多位同学守候在那里,力争缠着他,怕他溜走”。­
    两公安人员听完同学的汇报,连忙放下碗筷,套上枪支,骑了两部自行车向公园飞蹬。­
    再说我们30多个同学守在小树林里,就在邱金陵走后不久,果然有一个黑影摸了过来,径往埋藏白布包袱的密丛林中走去,我赶紧迎上去,不让他接近包袱,就问他是不是找东西,借着月光,看见此人约莫30岁左右,戴着一顶西瓜帽,精廋精廋的。他吞吞吐吐,先说“不是找东西”,后来又问我“有没有看见一个白大包袱”,我连忙告诉他,“我们在‘打游击’时是看见了一个白布包,同学们好奇由另一部分同学藏了起来,约定再由我们找,找到了我们就为胜家”,我接着说:“既然东西是你的,等他们(虚指所谓另一部分)回来就把白布包还给你”。这人急着问“他们什么时候会回来?”,我说“他们刚走不久,只要10几分钟就会回来”,这人可能看见我是小孩,又见我身后有一帮子学生,还真的相信了。过了10多分钟,这人好象醒悟了什么,立刻凶相毕露地说,“你们要是欺骗我,我一个个捏死你们”。我一声口哨,30多个同学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作案人都围了起来,这人软硬兼施,一时难以脱身。就在这时,两名公安人员突然从天而降,核对了作案人的身份后,立刻给他上了手铐。公安人员打开了白布包袱,里面尽是一些手表,金银首饰。原来这人是一个大惯偷,今早凌晨偷了几家时,天已渐亮,怕行为败露就赶在天亮前把赃物埋在小树林里,准备天黑了来取,没想到栽在这些小学生手里,更没想到这么晚了,还会有人报案。如今人赃俱获,只有低头跟着公安人员去了公安局,公安人员临别时对我们说,你们为人民除了一个大害。­
    第二天,我们依旧照常上课,谁也没想把这件事说出去,可没几天,《江西红少年》编写组来了两个记者,详细地采访了我们这些同学,并在半年后把这件事当做儿童革命文学编辑在《江西红少年》里。学校也是大会小会必提这件事,并号召全校学生开展向我们学习的运动,这样一来,在我们即将离开学校之前,我们的名声一下大振。(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4: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3:05
我的少年时代(第1次向学校负荆请罪)


我的少年时代(水的诱惑 第2次向学校负荆请罪)






    小孩子玩心重,虽然有上次组织同学上庐山造成缺课那一教训,可还是管不了几天,一旦有气候条件,又会出问题了,这是读小学将要毕业的那一年,在我身上又出了件影响较大的事情 。    ­

    九江早年是一座枕江抱湖、披河带汊的一座古城。四围都是江河湖汊,泉水溪流。占尽地利的浔阳城区,环绕着大大小小一派水系,北面是横贯城区一江之水自西向东长流不息的长江水带, 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水流进长江相接,百川汇聚,水势浩淼,奔流滔滔,径入东海,九江江面也因此显得江面壮阔。九江之所以称“九江”与水域丰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九江称谓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极数,是大和多的双重含义,“九江”的意思是指“众水汇聚集中,水域浩大的地方”;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有所指。九江古称浔阳和江州,莫不与水息息相连。“浔”是指依江靠湖的地方,阳则与其相衡,浔呈水众,水为阴,为求平衡,以阳相衬,故称浔阳;“江州是指江中之州”,也有上述含义。­
    城区中心地段自北向南直面一条八十公顷大湖,人称甘棠湖,甘棠湖是一座“自有源头活水来”的天然湖泊,庐山滴滴清泉流淌入湖。甘棠湖最北端和长江九江水域南岸仅几十步之遥,有“襟江带湖”之称。唐代穆宗年间,江州刺史李渤,见江州城内,泱泱大湖,人们一出屋,想去湖对岸必须绕一大圈,很不方便。李渤为了百姓行走方便,就组织民众在湖中修筑堤坝。堤长七百步(约二华里)沟通南北变通途。堤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后人为纪念这位地方官就将新建的堤命名为李公堤,桥名思贤桥,从此一湖两称,外湖依当年城南门为南门湖,内湖称作为甘棠湖。两湖靠南,在一东一西之处各建有公园,沿湖设有楼亭廊阁。在闹市和甘棠湖相接处(也是靠长江最近处),自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在此演练水师,长江和此处仅一步之遥。唐诗人白居易为江州司马时,在湖中借此建亭,以《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名《浸月亭》。北宋寓“山光水色薄笼烟”之意改为“烟水亭”。70年代初期,时以党政军三结合的九江市革委会以远见卓识用水泥修了一座九曲桥,从甘棠湖北岸经九曲桥可达烟水亭,从此结束了千年以来要去烟水亭坐小船或搭浮桥的历史。由于相传周瑜演练水军时曾在此点将,故后人又称“周瑜点将台”。如在此举目向南眺望,绿波涟漪,彩霞映波,岸柳成荫,景色如画。甘棠湖的岸堤交汇处,有一座灵秀精巧的天花宫。前后环水,柳荫扬波,风光旖旎。据说,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此地始建送子神庙,因其貌似天赐花宫,遂改名天花宫,祀奉送子娘娘。当然,如今宫内也少不了佛祖菩萨的身影。传说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五代时的后蜀主孟昶战败降宋辞世后,其美若天仙的妃子花蕊夫人被逼委身宋宫。她不忘旧主先夫,私藏孟昶的画像入宫奉祀。无奈被宋太祖发觉,遭厉声责问。聪颖过人的花蕊夫人灵机一动,慌禀:“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知。”遵宋太祖之旨,她还吟诗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宫中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人。”悲怆之情,油然而生,跃之纸面。面对如此骨感美人,宋太祖也只好悻悻酸心,肃然起敬。不幸的是,花蕊最终被赵光义弓满箭啸,血溅芙蓉,香消玉陨。­
    在甘棠湖西面,和甘棠湖仅一条街相隔,是一条婉如龙状的天然河流,叫龙开河。河的一头和长江相接,这也是河面最宽的地方,河宽达4--500米,这就是所谓河床龙头,酷似龙身的河面也寛达50--100米。龙开河和甘棠湖在市区内还有相通处,在城区沙子墩的地方建有一个闸口。平时庐山下来的山水和十里一带的雨水通过大大小小沟渠进入龙开河,有效地减少了市内内涝的发生。在龙开河水面上还建有闸口,以控制泄洪和蓄水。储木场就设在河床的弯道上,离我们小学只有半里之遥。陆路运过来的木材在此通过调运,发送全国各地。50年代初,地方政府在龙开河口距长江半里处建有一座铁桥,又紧挨着在50年代末期又兴建一座水泥桥。万般可惜的是,数千年天然地为九江人默默做贡献的龙开河和地方政府在当年极不容易地挤出财力所兴建的配套设施,在30年后被一位世人称作“鸭子市长”的地方当权者毁之一空,使它全然不复存在。这位因腐败上来的鸭子市长,借开发为名,利令智昏,竟不惜耗损巨大民力财力,把一条流淌数千年的龙开河活活地填平,做了街道,这位鸭子市长也在九江人民骂声一片中抑忧至肝癌,未得好死。和唐代穆宗期间九江地方官李渤相比,同为九江州官,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立堤名纪念而流芳千古,一个背负骂名将遗臭万年,被九江人视作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与龙开河发源地相靠近的往西还有浩渺无边的赛城湖,河与湖之间还夹着一个处处都摇曳着芦苇的八里湖。城区东面有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大水塘,叫老鹳塘。还有和长江依近为邻无边无际,碧波连天的白水湖。还有那些叫不出名目的大小沟渠,真个是:浔阳处处都见水,古城无地不见河。­
    九江四围都是江河湖汊,泉水溪流给九江人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适用,人们吃水用水,洗衣洗澡无不就近猎取。到了夏季,每逢下午或傍晚,长江水边,湖里,河里,水塘里,港汊里,都会有人洗澡或游泳,经常有一群群孩子,站在几丈高的铁桥栏架上往龙开河底下跳,望着奔腾跌宕的河流,人们难免有点惊心动魄,可直统统跳下去的小孩,随着水流不一会都露出了头,爬上了岸,再接着跳。这就是九江人常说的“小孩丢炸弹,有惊无险”。“丢炸弹”的游泳方式,不仅在铁桥,在新桥也经常发生,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有些尚不敢“丢炸弹”的羡慕至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九江到处都是天然的游泳场所,长江中的上百只趸船,龙开河的木排,都成了人们游泳的自然设施。早期的九江人,不会游泳只占极少数。九江“水”的优势,自古以来就培就了许多水上英雄好汉,最为典型的应算《水浒》中描写的“浪里白条”张顺。张顺,地道九江人,梁山英雄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有一身好水功,人称“浪里白条”。宋江发配江州时,李逵为找下酒鱼大闹渔牙,放跑了渔户的鱼,没料到渔牙的主人张顺赶来,和李逵打了起来,陆地上张顺不是黑旋风对手,就引李逵到水里打。李逵不知张顺是水中好汉,被浪里白条用水灌了个饱。幸亏戴宗制止,李逵才不致丧命。梁山英雄张顺水上好汉的故事,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一代九江少年下决心要学好游泳。《水浒》把家乡人张顺写的太活太生动,让人如见其人,如遇其情,如历其境。我也暗自下决心向张顺学习,争取学会水上功夫。­
    九江当年由于水多,随处都可下水游泳,因而也常出现小孩溺水身亡的事故,许多湖边,河旁,都立了游泳禁令告知牌,各个学校也干脆一律作出禁止学生课外游泳的规定。因此,在读书期间,去河里游泳不仅是不允许的,还是触犯学校纪律的。尽管如此,还是阻挡不了我和一些同学要学游泳的信心。我和几个同学一商量,大慨有10来个同学想学游泳,我就把他们组织起来,用每个礼拜六下午下课后和礼拜天的时间集中在一起学,地点就选在离学校半里之遥的储木场,这里浅水区域多,木排固定。有几个同学水性特别好,大家就请他们当老师,说来也快,一段时间后,同学们都学会了狗爬式,在水里的狗爬式,是初学者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动作简单,耗力很大。许多同学学会了狗爬,就想往中间去游,都会被我喝止,我虽然只有14岁,深知安全很重要,事关生命,不敢小觑,如果出了事,会吃不了兜着走。同学们也自觉,不让去深水就都听话不去。大家很快学会了踩水,仰水,水上飘等急救安全动作。有位同学找来了四句蛙泳秘笈:“分手抬头手不动,收手又收腿;低头伸手后蹬腿,双脚并拢飘一会”。我要求大家在岸上先牢牢背熟这四句要领,然后再下水指导行动,果然,按四句要领去不断演练,大家的动作越来越象蛙泳,也越来越省力了。同学们都觉得这四句秘笈太好了,可受用一辈子。后来大家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还学会了自由泳。这时,我开始组织同学们横渡龙开河,一是练耐力,二是练胆量。先由“生手”(第1次横渡)一个个下水横渡,配就两名会水的跟游,岸上还组织人观察,以确保安全情况下进行。在大家都能通过的情况下,组织集体横渡。­
    有一个礼拜天下午,就在我们井井有序地组织横渡龙开河时,发现夏老师在储木场旁进行观察已有多时了。在排上负责看守的同学想喊,被夏老师轻声阻止了。夏老师把同学一个个都从水里叫起来,然后对大家说,我都看见了,你们个个都游得很好,一个个都能横渡龙开河,是不简单,但学校规定学生在课外禁止游泳,你们不是不知道的啊!大家都不敢做声,急急忙忙穿好衣服,跟着夏老师,来到了学校,来到了教室。夏老师说:“这次学校还不知道你们在课外偷偷地进行游泳,这要是那个环节出了差错,出了安全事故,出了人命,那怎么得了”。同学们争着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我说:“我比同学们都大,是我承的头,目的主要是想学游泳,现在已经触犯了学校纪律,理应由我向学校再一次负荆请罪,好在我们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大不了准备受处分”。夏老师说:“同学们不要争了,我看先由我向校长作个汇报,学校都不知道这件事,影响面很小”,他停顿了一下,“我是无意路过那里,驻足观看,没想到是你们,如果学校没这条‘禁止在校学生课外游泳’这条规定,这倒也是一件十全十美的事,同学们掌握了游泳技术,学会了游泳,对未来是百益而无一害”,他指着我说“明天还是由你自己去向校长把这段游泳的事向校长说清楚再说”。­
    第二天一上学,我找了一个课间时间,来到校长办公室,把同学们如何酝酿要学习游泳,又如何组织,在什么时间和地点,怎么进行安全防范,经过了那些练习等等,一五一十象爆豆子般向张校长说个明明白白。校长听后,严肃地对我说:“夏老师在这之前都已做个汇报,尽管你们这次课外游泳,在学校也没有影响,也无不良后果,但这是一件风险极大的冒险行为,不是你们这个年龄段所负得了责任的。鉴此,你必须写一份书面保证,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向校长深刻检讨了自己,并口头保证今后一定不再出此类问题。次日,我把写好的保证书亲手交给了张校长,按以往的经验,半个月没事就什么事都没有啦,学校还是采取“功过两抵”的办法,既不伸张表扬,也不批评处分。这段时间的游泳练习,对我日后在部队参加武装泅渡表演,两次在地方组织游泳队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虽然学校没有处分我,我也暗暗下决心,不能再给学校惹麻烦了,今后一定小心行事,事不过三,再出事连老师都不好相见。(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3: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2:14
我的少年时代(组织同学第1次上庐山 安全返校5) 北山公路关帝庙图片北山公路
         我们整个 ...








我的少年时代(第1次向学校负荆请罪)



甘棠湖畔



     我们十多个学生跟着夏老师进了东门,一路上,夏老师把同学们在昨天的情况问得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跟大家说,今天下午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明天照常上课。其它同学分别离开后,夏老师扶着自行车单独和我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夏老师说:“这次问题很明显,一个班停课达一天,不但全校都知道,连文教部门都惊动了,这次够不够上无组织无纪律,会不会挨处分,连我也没把握”,我把准备负荆请罪的话和夏老师说了,夏老师说:“这个很有必要,因为你们主观上是想在校外课外自发参观活动,由于估计不足,造成了停课一天,有了比较大的影响,你先写一份检讨,不要轻易说自己无组织无纪律,实事求是把事情摆出来,然后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夏老师停了一会儿,又说:“检讨写好后,你直接交给张校长,同时,你一定把这次组织大家上山的过程,如受到爱国教育,同学们发扬友爱精神,互相帮助,克服困难,集体出门,整体回来,口头上向校长诉说清楚。”,我说明白了。这时我的家快到了,夏老师向我挥了挥手,说声“明天见”,骑着自行车向学校去了。­

    我回到了家里,母亲问我一天一夜哪来?我把情况一五一十向母亲说了个清楚,母亲只问了一声,“学校知道不?”,我说:“现在都知道了”,因为平时学校都和父母亲说我在学校表现很好,母亲也就没问什么。吃过饭后,我就开始琢磨夏老师话中的意思,酝酿这个检讨如何写法。夏老师自三年级接手我们这个班以来,一直敬业爱岗,活泼努力,把我们这个班创建成全校优秀班级,在市文教局还拿了奖牌。这件事的发生,无疑对他来说是有很大的压力。­
    我想必须按夏老师的意见来写,和他的意思保持一致,他也好在学校说话,以图实事求是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给张校长写了一份检讨信,大意是:­
    张校长:­
      我们几位同学在《中国少年报》得知庐山的美丽,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一个景点都吸引着我们,作为九江的学生,于是我和几个同学商量决定自行用星期日休息去上庐山,那天我们准凌晨3点集中,起那么早就是一定要赶回来上学,没有故意去“碰”学校的组织纪律,由于对时间,参观景点估计不足,造成下午4点才动身下山,因为我们上好汉坡时遇见了蛇,加之天色已晚,为防止夜间野兽侵袭和人身意外,我们选择了大路,结果远出40多里,同学们在一天多的时间里走完130多里地,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还坚持往家里赶,造成同学们停课一天。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心里非常难受,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处分。
    第二天一上学,我就利用课间去找到校长,向她递交了检讨信。我看见张校长笑笑咪咪,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就把同学们这次上山一路上的情况说个圆满透彻,说到庐山孤军英勇杀敌,智慧守山时还眉飞色舞,手舞脚蹈;说到碰到蛇和狼的时候,同学们是那样不怕牺牲,互相帮助,说得神秘,说得生动。张校长还真的认真听完我讲的过程,很平静地对我说:“能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好,至于给什么处分,我和教导处几位老师还要研究一下,这不是主要的,同学们都回来了就是天大好事,你也不要背包袱”。张校长的话既让我忐忑不安,又好象是一颗定心丸,忐忑不安的是处分还不能完全排除,吃了定心丸就是大的方面基本定下来了,不是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既是给处分也不会太重。­
   事情过去的第一个礼拜,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心里不安,但时间很快冲淡了我的担忧,半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动静,后来我向夏老师一打听,才知道学校采取不予处分的决定。学校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认为:这次学生自己组织登山活动,没有违反组织纪律,通过参观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同学吃大苦耐大劳精神和克服困难,相互帮助的集体精神,没有出任何人身安全问题,整出整进;但事情毕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停了一天课。是既有成绩,又有问题,为了杜绝今后,采取既不表扬,又不批评的方式。(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1:33
我的少年时代(第1次上庐山就受到强悍的爱国主义教育4)­仙人洞老照片
    1938年7月26日,侵华 ...

      
我的少年时代(组织同学第1次上庐山 安全返校5)
北山公路关帝庙图片
北山公路

         我们整个自发旅游观光结束,返回到街心公园时已是下午整4点了,大家在一起集中,一个棘手的问题被同学们提了出来:是沿着我们上山的线路,从好汉坡那边走下庐山,还是从登山公路走下山?如果从来的好汉坡走下山,还没下到一半,天就可能会黑下来,万一黑咕隆咚碰见虎狼怎么办?碰见蛇怎么办?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正是阳历5月天气,天黑得特别早,人身安全可是一件大事;如果走登山公路,要远出40多里地,也就是要多走40里地,这是我们来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的问题。我和几个同学一伙计,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宁愿多走40里地,也不愿冒人身安全的危险去走好汉坡那条路。于是,我们把同学组成两队,把女同学和几个瘦小的男同学编成一队,让他们走在前面,我和几个身强力壮的同学编成后面一队,要求在行走时,后面的一队不得超过前面的一队。于是,我一挥手,说了声“走大路”,同学们按照分队秩序,开始由登山公路下山。­
    说到登山公路,这里不得不费一些笔墨做一点介绍。早在晚清时,地方政府就筹措经费,修一条从九江到莲花洞的九莲公路,外国传教士又从莲花洞开辟了一条直达牯岭街的莲牯路,以适应和方便人们肩挑背驼,骡马牛车的运输方式。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要求在庐山修建登山公路和缆车的呼声不断,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庐山登山公路修筑的工作就搁置了一边。蒋介石每年都要上庐山,他也不满足轿工抬他上下庐山,费时费力费事又很慢,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解放战争,蒋介石几乎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无暇顾及庐山登山公路的修筑。­
    解放初期,中央政府就十分重视和支持庐山登山公路的修建工作,把它列为议事日程。1952年7月着手筹备组建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登山公路正式开工,拟从庐山牯岭街依山势回旋开凿一条到山脚下(威家),全长24公里的登山公路。第二年,也即1953年8月1日,这条从北山脚下(威家)到牯岭街的登山公路正式竣工通车,登山公路建成后,从九江直接坐车上庐山,经九江到威家12公里,然后登山24公里,全长36公里,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上,有人说这条公路有400多处弯道,也有说399道弯道,本人曾有机会反复上下,一个一个弯道地数,数了几个月,怎么数,也只数到396个弯道,看来,登山公路有近400处弯道的提法还是比较客观的,毛泽东“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诗句,就是巧妙地用上了数学近似计算的四舍五入法,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诗句。1970年10月,九江公路局开始筹划庐山南部登山公路的修建工作,也就是在庐山南部山脚下(通远)修筑一条长22公里的南山公路。第二年,也就是1971年7月1日,南山公路正式通车。改革开放后,政府又利用多家力量,,修筑了数条缆车道和山间公路。庐山南北登山公路的成功修建和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力的促进了公路的客货运输和旅游事业的强劲发展。在游客日益增多,车水马龙的今天,昔日你穿上一双新鞋,在庐山走上一个月,你的鞋底就象刚刚穿的时候那样干干净净,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污染和交通拥挤,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黄金季节期间,庐山一天接待游客量最高达16--17万人,在车满为患的日子里,好在有两条公路可以一上一下,实行单行管理。­
    我们一行20多位同学,除我13岁,其他年龄都在11岁左右,从早上3点到我们在街心公园集中准备下山时,活动强度很大,活动时间超过14个小时,面对从北面登山公路下山还要行走70多里路,大家信心十足,毫无怨言,发扬庐山当年孤军守城“与庐山共存亡”,“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精神和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大无畏气慨。据我了解,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在一天多一点时间里,从九江老城区一步一步走到莲花洞,又从莲花洞一步一步通过好汉坡爬上牯岭街,一步一步走完了几个主要景点,马不停蹄地又从北山公路往九江回赶,一天时间里上山下山达130里地,别说外地人不可能,就是在九江人中,别说小孩,就是大人,在一天多一点时间里,能走完这么多路程,也是绝无仅有的。­
    同学们越是没意见,我心里越是翻腾得更厉害,我想,来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许多的问题,比如,整个庐山主要景点看完究竟要多少时间,心中没底,庐山哪些景点在一天可往返的情况下可以看,哪些景点不能看,路上会不会出什么情况,同学会不会适应时间和路程的安排等等,到了现在,让同学多走40多里地,而且,那时只有周日一天是休息日,原计划赶回礼拜一上早课的安排看来是落空了,明天早课20多个人肯定是要迟到的,我心实在不安;但我好象又弄懂了一个道理,人的思想对一件事的设计,谋划总是不足的,有限的,而客观的世界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客观大于主观,也即主观小于客观。人在任何时候凭着有限的知识,经历,经验,去规划浩瀚无边的客观世界,总会发生不对等,人应该尽量缩小这种不对等,最好的方法就是三思而后行,经过了就有体会,在我的人生中,这样上下庐山也是绝无仅有。明天一帮子人安全回来固然是好事,但造成集体缺课,班级影响恶劣,错误也非同小可,负荆请罪恐怕是在所难免,我一边往下走,一边一股脑乱盘旋,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由于路面宽,虽然天黑,山显得黑乎乎的,路和山还是很分明。我们走在公路中间,随着山路弯弯转转,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进入两边是山的夹道区域,一会儿弯转在山的一侧,当公路一侧是山的时候,另一侧就是宽浩无边的鄱阳湖,只可惜夜间看湖,天水蒙蒙,看不真切。公路靠湖的一侧路边每隔两三米就砌有一长形石墩,防止车辆越过路面冲下悬崖峭壁,起着安全防护作用。石墩对我们来说,也起着引路挡险的作用。同学确实疲乏极了,有的同学一手扶着前面的同学,高一脚低一脚往下拖,眼皮早就上下打个不停。就在我们进入两边是山,中间是路的夹道区域时,视线显然模糊起来,我在犯想,这时要是窜出一只豺狼来那该怎么办,说起来也确实奇怪,人在有时候想好事他总难实现,但一旦脑子有不祥的闪念时,立即兑现,真是扫帚星下凡,“说好的不灵,说坏的就行”,突然,前方一侧有黑乎乎的一片,拥着几只蓝色发亮闪光的眼睛,那肯定就是早就听说过的豺狼,估计至少有两只,一动不动地伏在路边一侧,蓝色眼光死死地盯着我们这群孩子。前面女同学几乎惊叫起来,我和几个胆大的男同学护着女同学和其他同学,形成一个圆形簇拥球般队形地慢慢接近豺狼,在快要逼近豺狼时,我们尽量走在公路另一侧,也可能我们人多势众,豺狼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在走过豺狼一瞬间时,我和几个胆大的男同学立即返身面对豺狼倒着身子往下走,直到豺狼离远了,我们才转过身来,保持开始的队形往山下飞奔。我真的惊出一身冷汗,同学们已累得酸酸软软,手无缚鸡之力,狼要是真的袭人,说不定真要出大事,我暗暗庆幸我们这帮同学的福大命大。­
    同学们经过豺狼这一惊扰,更兴奋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又沿着山路走了好一阵子,终于在我们左侧出现了一座黑乎乎的房屋,我想同学们确实乏了,不如进入房屋讨个住宿,那怕就休息一两个小时,也好继续赶路。如是我带着大家进了屋内,一进屋才知道也是一座关帝庙,整个大庙空无一人,我带着大家绕过殿堂,在一间有地板的厢房让大家挤着和衣睡下。­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叫醒了大家,同学们揉揉眼,很快就继续赶路。这时离威家还有10多华里,离九江还有3--40里路,已经离家不远了,同学们更是信心备足,谈笑风生一路走来。­
    再说学校这边,那是1960年5月的一个礼拜一,上学的同学都赶在7.20前来学校进行早读。可在5年级2班的教室里,有将近一半的座位空着,20多个同学没来上早课,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班主任夏家礼那里,他可吃惊不小,立马去找校长。夏老师那时只有20岁,平日和同学们相处的也很欢,和我的关系也很好,学校组织的唱歌,乐队活动,踢足球等,他作为学校的老师,受学校指派由他负责,也因此和我们关系很融洽。他火急火燎地赶到校长办公室,把20多位同学没来上早课的情况向校长作了报告。这位女校长姓张,叫张爱国,40多岁,出身寒门,湖北黄梅小池人,本校第1任校长,张校长平时稳稳重重,连走路都四平八稳,她一听完夏老师的汇报,连忙摇起学校唯一的一门装在校长室的那种摇把电话,向九江市文教局报告这一情况,得到的答复是:“迅速查清同学去向,组织寻找,确保每一个同学安全返校”。张校长放下电话,立即带着夏老师和教导处另外两名老师一起来到5(2)班课堂,先有张校长说话,张校长说:“班上20多名同学没来学校,这不是一件小事,学校过去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有谁知道他们情况的,赶快告诉我们好及时组织寻找,如果哪位同学知道他们的下落而不向学校报告的,那就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张校长说完,夏老师接着说:“上礼拜六下午,我就看见这些同学集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你们哪位同学知道他们究竟议论什么?”。同学中沉寂了一会,一个叫周一唯的女同学站了起来,说:“夏老师,本来我也准备和他们一起去庐山,因找父母要钱,没有要到,我又不好意思用人家的钱,所以我就没去,想必他们还没有回来”。“他们是几点钟从什么地方出发的?”夏老师问,周一唯说:“他们计划是凌晨3点从校门出发的”。情况基本清楚了,张校长听到这里,立即吩咐夏老师:“马上组织同学赶紧通知离校学生家长,去东门碰接这些学生”。张校长这一判断非常准确,排除了同学们走好汉坡回来的可能性,说明平日校长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夏老师按照张校长的意见即刻作了布置。大慨在上午9点左右,同学们带来了10多位骑着自行车的家长,这些家长都以为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七嘴八舌,问这问那。夏老师也不作过多的解释,只是要求大家骑着自行车跟着他往东门跑去。这10多位家长骑着自行车,一溜风似地穿街过市,倒象电影里的地下武工队中的自行车手枪队,一路向东门飞奔。­
    下山的20多个同学经历了登山公路的“四百旋”弯道,很快来到了山脚下,踏上了威家至九江的公路。到上午11点左右,下山的同学已进入了九江地界的八里坡,同学中有一位叫徐砚章的学生,他第一个发现他父亲骑着自行车劈面而来,同时,他父亲也在学生中发现了他,一把把他抱起,扶在车上,其他10多位家长也找到自己的孩子,分别都把自己的孩子扶在自己的车上,夏老师数了数学生,一个不少,然后吩咐家长们,今天下午休息,明天按时上学,你们可骑车先去。我和另外10多个学生因没来家长碰接,只好跟着夏老师,夏老师一手扶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问我们的路上情况,同学们争着向他诉说一路的情况。(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3 13:45
我的少年时代(第1次上庐山就受到强悍的爱国主义的教育3)

我的少年时代(第1次上庐山就受到强悍的爱国主义教育4)­
仙人洞老照片

    1938年7月26日,侵华日军在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后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头号战犯)带领下,完全控制了九江市区,周边几个县也相继陷落于他的手中。数周前他从南京溯江而上,指望几天内就可拿下庐山,登上中国政府的“夏都”庐山,一举成名。他眺望着美丽的庐山全景,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张庐山写生远景图,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庐山“恭候”他的,不仅有他的对手黄埔军校毕业的骁将,还有他的师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猛虎,直到近9个月后,冈村宁次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才得以进入牯岭山城。名扬中外的庐山保卫战以守山孤军将士同仇敌忾 视死如归的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
    1938年7月24日晚上,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刘云瀚少将携带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手令,赶往驻扎在九江市区的江西保安部队第3团和第11团,命令两团官兵立刻赶赴市郊,参与阻击日军,掩护薜岳兵团、张发奎兵团在德安一带完成战略部署,待任务完成后转上庐山,担负守卫庐山的重任。第3团和第11团官兵星夜进入阵地,抢修工事,第二天便与日军交上了火,两团官兵和友军一起沉着应战,多次打退日军进攻。26日下午,两团接到撤离命令,近三千官兵迅速登上庐山,日军随即将庐山团团包围。随着庐山周边地区的相继沦陷,庐山已成“孤岛”,庐山守军成为“孤军”。但两团官兵斗志极为旺盛,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誓以血肉之躯保卫庐山。­

    从1938年7月26日上山,到1939年4月18日撤离,孤军固守庐山长达近9个月,不但凭山险痛歼攻山日军,还频频下山袭击日军,共进行战斗达200余次之多,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蒋介石数次致电庐山孤军,云“孤军固守庐山,屡挫敌锋,极慰。”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1938年11月18日发表题为《援助庐山孤军》社论,指出:“我庐山孤军将士,固守山地,予敌以重大打击。我英勇孤军均抱牺牲决心,坚持抗战国策。我中央政府迭电嘉许,我各界同胞,敬佩之余,尤表感奋。”­
    江西保安第11团团长胡家位是庐山守军的指挥者之一,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的亲舅舅是国民党上将、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作为军人,胡家位当然知道孤军守山可能会有什么后果;但他更知道,什么是一个军人的职责和使命。在纪念上海“813”抗击日军周年之际,在炮火纷飞的庐山,胡家位在庐山大厦一个石阶栏杆上题下这幅石刻:“必恭敬止”4个大字,题词后还有小跋:“寇犯中国,九江相继失陷,余奉命率部固守庐山。顾此白山黑水油然生敬,因题四字,概取诗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之义。愿此志与名山同垂不朽云尔。‘8·13’周年纪念新建。胡家位敬题”,表明自己要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恭敬之情化为杀敌的动力和勇气,决不允许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祖国河山,纵是血洒疆场,也在所不惜。和胡家位一样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是另两位指挥员:江西游击总部副总指挥兼庐山守军总指挥杨遇春将军和江西保安第3团团长邓子超。杨遇春毕业于黄埔军校,极擅长游击战术。1938年7月底,他本是去第三战区任职,路过江西时,熊式辉挽留他在江西打游击,主要担负守卫庐山的重任。杨遇春明知任务的艰巨、危险,却慨然领命,转赴庐山。在孤军几位抗日将领的领导下,孤军将士的勇猛善战,以大天池作炮台,几天后就让日军领教了厉害。1938年7月30日上午,日军太久保联队用10余门野炮向庐山公墓土坝岭猛烈轰炸,墓群被炸得四分五裂,棺木、尸骨抛得到处都是。炮声停后,200多名日军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爬来。保安3团第2大队的30多名官兵从掩体中跃出,进入阵地。待日军离阵地只有100米时,守军猛烈开火,子弹、手榴弹像雨点一样扑向日军。训练有素的日军即刻就地卧倒,守军官兵马上推倒成堆的巨石,巨石呼啸着撞向日军,日军顿时炸了窝,嚎叫着弹起,四处躲避,孤军的机枪又欢快地叫了起来,打得日军抱头鼠窜。守山孤军官兵们抡着大刀、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出掩体,向逃敌追去,一阵刀劈枪刺,又结果了几十名日军的性命。战士们快速从日军尸体上收集弹药,一名尚未断气的日本兵猛然抱住一名守军战士,拉开了手雷的弦。战士拼尽全力将日兵甩开,还未来得及卧倒,手雷响了,战士身中多块弹片,倒在血泊中。几名战士飞奔过来要抬走受伤的弟兄,此时,日军又开始打炮,炮弹呼啸着飞来,在身前身后剧烈地爆炸。受伤的战士要同伴们快速撤离,不要为了他而增加新的伤亡。说着,他抓过两颗手雷,滚进一块巨石的凹处。官兵们只好飞身上山,躲进掩体。炮声一停,日军又开始第二轮进攻。受伤的战士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待到日军围近身边时,猛地一下拉开两颗手雷和上来的7--8个日军同归于尽。­
    庐山孤军决心死守庐山,做长期抵抗的准备。但形势十分严峻,庐山方圆三百里,登山主道就有9条,崇山峻岭间大都可攀援上山,兵力布置十分分散,因此,必须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后勤基地。杨遇春等人做了精心的安排布置。他们首先趁日军尚未将庐山围严的空隙,护送3万多上山避难的难民突围下山,然后将剩下的几千山民组织起来,成立“卫庐社”,杨遇春亲任社长。“卫庐社”下设少儿组、妇女组、青壮组:少儿组协助站岗放哨、维持秩序、侦察汉奸行为;妇女组负责洗涤补缀,协助看护伤员;青壮组授以战斗常识,负责运送弹药、粮食,协助战地救护。孤军还开办了三所小学,将所有幼儿集中起来,专人看护,坚持读书上课。孤军还创办了《庐山围日报》,将每天收到的无线电讯刊印在报上,发给官兵民众。因部队是7月底仓促上山,都是单衣单裤,难御寒冬。杨遇春特“请示中央”,得到“核准”,进入山上党政军要员们的别墅,将别墅内的棉被、毛毯搜集起来,由妇女们赶制棉衣棉裤。在山上的200多外国侨民也积极协助孤军守山,不但捐献出家中的衣物棉被,还将别墅四周的铁蒺藜拆下,送给孤军作路障。孤军还办了一个救护医院,但极缺医生和药品,侨民主动捐献药品,还按时到医院来义务为伤兵治疗。“卫庐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少儿组就曾侦破了一个汉奸案。几名少年发现黄龙寺里的一个中年人形迹可疑,经常打听山上的军事布署,便对他进行24小时监视。此人果真是个汉奸,原来此人曾是安徽省政府委员,后投靠了日本人。他以“避难”为名躲进黄龙寺,专门刺探军情。少儿组的成员终于发现了他深夜发报,孤军将他逮捕后,搜出了电台和秘码电本,为庐山消除了一大隐患。后来这个汉奸乘看守不备,跳崖自杀了。­

    孤军还在山下开展护山行动。日军在各乡村组织了维持会,维持会的汉奸对孤军下山活动构成很大威胁。孤军“侠士队”专门斩杀铁杆汉奸,将头悬挂在通衢要道,并四处张贴惩奸告示。汉奸们恐惧起来,纷纷与孤军联络,愿弃暗投明,为孤军效力。后来孤军下山袭敌和购买粮食、药品,都能得到维持会的帮助。日军何时要攻山,从哪条路线攻山,有多少兵力,孤军都十分清楚,早做准备,给攻山日军以迎头痛击。由于得到民众的支持,孤军能够集中精力打击敌寇,不仅是被动地御敌,更多的是主动下山出击,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1938年8月17日,孤军得到情报,有500多鬼子进驻高垅的一个小村子,准备第二天凌晨偷袭庐山。孤军指挥部从两团官兵中挑选出300名善于格斗的勇士组成敢死队,连夜摸下山埋伏。等到深更半夜时,敢死队员人人光着上身,手提大刀,从两边摸进村里,向日军住地发动突袭,在黑暗中摸着穿上衣的人就是一刀。懵懵懂懂的日本兵乱成一团,很多还没从睡梦中惊醒就身首异处。敢死队员们越杀越起劲,直到天色微明才撤离返山。此次突袭,共杀死日兵300余人,杀死一名大佐,两名中佐。我军阵亡47人。­

    庐山孤军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驻守江西波阳县的江西保安处副处长蒋经国少将闻讯后备感欣慰,决定去庐山慰问他直接管辖属下的保安部队。有人劝他说庐山已成孤岛,前去太危险。蒋经国说将士们天天都在庐山,尚且不惧,我去几天又有何妨。8月下旬,蒋经国带了几名警卫和一名摄影记者绕过日本人封锁,冒险潜上了庐山。蒋经国在7天里走遍了各个哨卡,慰问官兵,到救护医院看望伤病员。官兵们旺盛的斗志、百姓援军的高涨热情、山城井然有序的生活,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月30日,在离开庐山的前一天,他召集两团军官,在大月山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在军乐声中,国旗冉冉升起,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脚穿草鞋、一身戎装的蒋经国站在军旗下庄重说道:“国旗代表国家的主权,国旗在什么地方,主权就在什么地方。现在国旗在庐山升起,我们就要誓死保卫她,以血肉粉碎敌人对庐山的进攻!”面对国旗,全体军官热泪盈眶。杨遇春将军高举手臂,代表两团官兵表示决心:“我们在庐山升旗,便是宣示我们的决心:我们决心以血肉保卫此庐山神圣地区,我们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也要继续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经国离山后,随行的摄影记者在《中央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报道庐山孤军奋勇抗敌的图片和文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日军的震怒。冈村宁次不得不承认低估了庐山守军,原以为庐山孤军守几天便会弃山而逃,不想却是如此顽强。冈村得知守山的指挥员之一胡家位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他是校友,又是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外甥,如能把此人拉过来,对瓦解国民党军队大大有好处。于是,他修书一封,指出庐山已成孤岛,失陷是迟早的事,固守只有死路一条。他许诺给胡家位及杨遇春、邓子超以高官厚爵,劝他们归顺皇军。日军挑选一位曾是胡家位的部下、又与胡沾亲的伪军军官上山送信。胡家位读完信后,勃然大怒,将信撕得粉碎,指着汉奸鼻子骂道:“你投身贼寇,残害同胞,已是万恶不赦,竟然还有脸来当说客。两军交战,本不斩来使,但不杀你,如何能让冈村明白我等誓与庐山共存亡的决心和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气慨!”杨遇春集合两团连以上军官,当众处决了这名败类。8月21日,日军派一名汉奸上山劝降,胡家位团长忿愤难耐,拔出手枪,当场将他击毙。几天后,日军又派了3名投降后被委任高职的原军官上山劝降。杨遇春集合两团连以上军官于别墅的场地上,当众将3名汉奸处死。 ­

    震怒不已的冈村调集重兵,增加了攻山的力度,加强了空中轰炸,有时出动六七架飞机轰炸孤军哨卡和民宅,连悬挂着外国国旗的侨民区也落下了炸弹。孤军加强了防空力量,战士古绍先用机枪击落一架敌机,坠入石门涧中。­

    随着日军围山日久,孤军伤亡越来越大,补给也越来越紧张。寒冬已至,尚有部分官兵未能配上冬装,单衣薄裤,坚守在寒风凛冽、雪花狂舞的阵地上。但孤军的斗志却没有丝毫减退,杀敌立功、互相比赛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小分队从庐山四面潜下山,袭扰日军,今天摸掉几个岗哨,明天吃掉一个班,后天又炸毁几辆军车。有时白天也下山设伏,选一二个战士穿着花衣服,围着花头巾,手挎小竹篮,在公路上一扭一扭地走着,望着对面过来三五个日兵,便装着惊慌失措,把竹篮一丢,转身就往山上跑。日本兵便一边大叫着:花姑娘,大大的好,一边狂笑着追来。等待他们的,不是“大大的好的花姑娘”,而是“大大的不好”的子弹或大刀。­
    孤军官兵视死如归的气慨不仅表现在奋勇杀敌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显示出来。在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还有闲情逸志观赏风景,题写充满诗情画意的石刻。松树路便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留下的题刻。­

    松树路位于牯岭山城正中的牯牛岭东侧。密密匝匝的松林中蜿蜒着一条曲折、平坦的小道,景色极为幽雅、清丽。白天在小道上漫步,浓荫蔽日,翠绿扑面,令人十分惬意。月光下的松树路更富有诗情画意:松树密集处,从针叶间挤下来的点点月光,像珍珠般在小路上、草丛中闪动;松树稀疏处,小路上枝影斑驳,像是笔墨酣畅的水墨画。松树路的西端尽头,豁然开朗,远处群山连绵,长天一色,缭绕着烟岚云气,甚为壮阔。此处路旁的山石上,刻有“月照松林”“山叠千重”两幅石刻,题下这两幅石刻的正是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孤军壮士。“山叠千重”的边款注明:“浔阳沦陷,随军固守是山。无以为志,聊书四字。戊寅冬月,俞味斋题。”(戊寅年为公元1938年)“月照松林”的边款也注明:“冯祖树题,民国廿七年冬日。”1938年冬,正是庐山保卫战最艰苦、最严峻的时候,但是,抱定牺牲一切的孤军将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毫无忧虑畏葸之心,在紧张的战斗间隙,照样谈笑风生地观赏、评点山川形胜,留下这般诗情画意的题刻,犹如嵇康临刑还倾心弹奏《广陵散》、金圣叹临刑还在教人如何将臭豆腐吃出花生米的味道。如此情怀,才堪称大英雄、真壮士!后人徘徊石刻前,念及于此,怎能不情动于衷,心涌波澜!­
    有这样志坚如钢,豪气冲天的壮士固守庐山,日本人焉能轻易得手?冈村宁次真是要发疯发狂了,他又调来几个旅团,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下庐山。从1939年4月初开始,日军明显加大了攻势,飞机大炮狂轰乱炸,日本兵从9条登山小道一轮接一轮地向上强攻。孤军死死守住阵地,有时日军从炸塌的掩体蜂涌而上,孤军壮士便身绑手榴弹,拉响弦,吼叫着向敌群扑去,和敌人一起在巨响中滚下山涧。胡家位、邓子超都亲赴最前线,端着机枪,抡着大刀,和战士们一起拼力搏杀。­

    日军强攻了10几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占领了半山腰的一些阵地,还是无法登上山顶。日军知道这样硬攻代价太大,于是花重金买通了山麓的一个猎户,4月18号凌晨由他带领一支日军小分队,从莲花峰一条洪水冲出的山沟悄悄攀上小天池附近潜伏。等清晨大批日军从莲花洞山路向上硬攻,激战正酣时,潜伏的日军小分队突然跃出,插到小天池哨卡守军的背后,猛烈开火。守军猝不及防,损失大半,剩下的人员只好边打边撤,小天池防线失守。大批日军涌上牯岭,向各个哨卡猛烈攻击。­
    正在总指挥部指挥作战的杨遇春听到急报,知道山城已难再守,便命令各哨卡守军迅速向仰天坪一带集结。黄昏时分,集结的官兵开始由碧玉庵向山下突围,去九江县的岷山一带打游击。孤军沿途又与堵截的日军发生几场战斗,于19日中午进入岷山。据第三团团长邓子超的记述,1938年7月26日初登庐山时,第三团实有官兵一千六百五十三名,至1939年4月19日到达岷山时,仅存官兵八百四十名。(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3: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2 19:46
我的少年时代(组织同学第一次上庐山2)

(庐山好汉坡旧照)


我的少年时代(第1次上庐山就受到强悍的爱国主义的教育3)




(日军攻打九江龙开河铁桥)



杨遇春将军仿真像在庐山,杨遇春将军是历史上一位比较复杂的人,籍贯江西瑞金,早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高级将领,擅仗游击战术,因党内左倾主义影响,把他的父母及亲属都当做反革命予以镇压,杨遇春悲愤之际,竞下手将自己的搭档师政委高传遴和一名警卫员枪杀之后,叛变投靠国民党反动派。庐山保卫战,供杨遇春的调配的只有两个江西省地方保安团,三团和十一团,却在蒋经国的领导下,这两支并不起眼的保安团将铸就庐山抗战中坚守到最后的要塞。



       同学们吃饱了肚子,已时过晌午,我们穿过了牯岭街,朝西南,花径方向漫步走去,一段柏油下坡路(大林路),迎来了阵阵拂面春风,左侧人工湖中的半岛设有百花馆,我们沿湖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当走到花径门口时,只见门口立一醒目大牌,正头写着“花径”二字,下面把花径的由来作了个介绍: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凋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手书“花径”两字刻石。我们进门顺着园内参观了花径湖、花径亭、花卉展览馆以及动物园、林木园等。我们第1次接触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也很快背熟了这首吟花诗,至老不忘。­

    往下再走几步就到了庐山著名风景点仙人洞。那时游客很少,洞门也是冷冷清清。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洞口有南宋石刻“佛手岩”三字。门口也立一大牌,牌上抄录着毛泽东1959年6月29日发表的一首关于庐山的诗,诗云:“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首诗发表还不足一年,庐山有关部门正大力宣传这首诗作。据考究,毛泽东写庐山一共写了二首,除了这首外,还有一首,那就是震撼中外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毛泽东的所有诗作中,对一处名山作两诗以颂之,除井冈山外(战争怀旧),绝无仅有,足见庐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位置。­
   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离开湖南韶山后,29日来到江西庐山。老人家登高远望鄱阳湖、扬子江,看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喷薄,于是诗兴大发,得《七律·登庐山》一首。诗云:“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据说毛泽东意念构思这首诗时完全是在登山公路上,毛泽东坐在小车里,随着公路弯道转来转去,毛泽东突然问身边陪同大员:“登山公路有多少旋?”,大员一时惊愕,不敢正面回答,上得山后,这位大员立即驱车从山上数到山下,又从山下数到山上,立即到主席处报告:“报告主席,登山公路共396旋”,毛泽东说:“不会错吧,这可不允许有差错啊”,大员十分肯定地说:“不会错”。随后,毛泽东边踱步边吟出这首诗来,原来,毛泽东在构思诗的第二句是被此难住了,故有此问,这也成了庐山人茶余饭后的美谈。这里不能不提到毛泽东写庐山的第二首诗,那是1961年9月9日,也就是我们在游玩庐山的第2年,毛专为李进(江青)所摄庐山仙人洞照,题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那时,正是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际上形成所谓“新月形包围圈”,严重威胁我国安全。毛泽东的诗表现出刚劲挺拔、从容自若的精神,则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迎战国际国内严重困难的真实抒感。­
    一走进仙人洞大门,只见有一巨石突兀,卧在悬崖峭壁旁,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造型奇特的古松在卧石背裂缝处插长挺立,人们称它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很多人都喜欢在此石上照相,却又怕在此悬崖峭壁上摔下去。再往下走,就是老君殿,旁有一青牛卧地,有一老道在扫地,只见坛上供着老君象,四周黄布蒙衬,看不真切,让人感到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不禁想起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紧接着就是,坐落在苍崖翠壁之间的天生石洞仙人洞府,高约两三丈,深广各四五丈,一说为唐时吕洞宾修仙之地,一说为明代周颠居于此处,二者兼有,故名。洞内有“一滴泉”,终年不竭。稍前不远,山峦峭壁上刻着“仙路”二字,仙人洞右侧之观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通观锦绣谷。游仙石傍有一竹林,“游仙石”三字和傍山崖的诗“竹林无处访仙居,百尺丹崖悬断石,敢望崖底万千丈,游踪亦是未却除。”为明嘉靖七年(1528)东莞钱全志所作。我们顺势直插,来到了龙首崖,龙首崖又名“舍身崖”,是庐山的一处标志性景观。突出石块如跳水高台,台下涧深千尺,谁想跳下,必死无疑  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态万千。 龙首崖是观云雾的好地方,每当大雾袭来时,深涧峡谷中云雾升腾,龙首崖如遨游在茫茫云海之中。游客站在岩上,有如腾云驾雾,云游太空;也似乘龙探海,嬉戏波涛。每当浓雾散去,晴空艳阳,满目青翠,远处的峡谷、电站、河流、田野、农庄清晰可辨。­
    我们这次到庐山来,看到大好河山的无比美丽,受到毛泽东诗句的感染,特别抗日期间庐山保卫战的踪迹到处可见,虽然时间过去22年(1938.7--1960.5),时间的流水并不能冲刷掉所有的往事。在庐山,仍然可以看到多处庐山保卫战所留下的印迹,向后人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往事 ,在我们这群孩子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受到了一次无与伦比的爱国主义的教育。那时,虽然不怎么宣传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活动,但从斑驳的遗迹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在庐山肯定发生过严峻的保卫一土一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战斗。如在仙人洞洞穴石壁上镌刻着时任江西游击总部副总指挥兼庐山守军总指挥杨遇春将军(少将)的一首诗:“奋勇忠贞来保国,此公无我待何人。登临胜地驱胡虏,免教神仙堕劫尘。”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杨遇春将军在国难当头、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蔑视敌寇、视死如归的气概。仙人洞旁的九十九盘古道上,当时还保存着一座碉堡,碉堡周围到处题写着“还我河山,打到日寇”,“痛饮黄龙,直捣金府”,“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豪言壮语。碉堡位于视野开阔,四周空旷的一个中心高坡上,位置极佳,高度适中,能全方位扼制登山要道,使敌人炮火无法击中,射击孔计算精确,火力搭配天衣无缝,显示出了很高的军事建筑才能。可惜,这些遗迹在Xxx中,以反国民党反动派为名全部毁坏,已不复存在,我们这20多个同学有幸目睹这些遗迹,也成为记述这段历史的为数不多的见证人。­
    原来,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制造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10天后即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正式发表《抗战宣言》,宣告中华民族的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他号召全国军民:“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抗战宣言》拉响了全国人民奋起反击日本侵略者的警报。庐山也因此备受全国和全世界瞩目,中华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正义之战的序幕正是在庐山正式拉开的。(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19: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我的少年时代(组织同学第一次上庐山2)


(庐山好汉坡旧照)


(庐山登山爬坡路旁的棺材石)



    同学们又约莫休息了半个时辰,差不多整十点,我一声号令:“开始登山”,同学们一个个从凉亭爬起,都是平生第1次登山。有了刚才的教训,同学不再往上冲,而是稳步徐徐启登。离了凉亭,映如人们眼帘的就是好汉坡的起步道,你站在起步道前,摆放你面前的则是一长溜笔陡的石阶,直上云天。石阶几贴人面,攀爬这段山道,没有不气喘吁吁的。许多人都从电影或电视画面上看到直升机放下旋梯的那一镜头,旋梯放下接近地面时飘飘洒洒,晃晃动动地.好汉坡的石阶,就象空中放下的旋梯,它不晃不动,牢牢地贴在弯弯转转的山崖贴面上。同学们迈步竟登,一行人往上走到一个地方,片片竹林不见了,眼前出现的换之而来的是一排排苍郁林木,大小粗细,摆列均匀,这些林木叫庐山松,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庐山林场统一规划种植的,现已有10多年的树龄。日本人占领庐山后,把大批松木乱砍乱伐,把木材作为资源运回日本,那几年这里的木材被日本人抢劫一空,现在中国人劫后重植,所谓十年树木,已初具规模,所以老百姓把这一带也叫松树林。

      我们一路走来,一直都有溪水相伴,从女儿街到濂溪,从濂溪到谭畈,再从谭畈到莲花洞,又从莲花洞到好汉坡,一直都有泉水叮咚作响。溪水河床或宽或窄,或深或浅。一进莲花洞,溪泉成瀑,河床成涧,或横或竖,或高或低,有石板从其河身跨过。一上好汉坡,就与溪涧分道,溪涧在好汉坡右侧,随着逐渐登高,峡谷不见了,溪涧也越来越低乃至拐道不见了,只见好汉坡两边树木苍翠,松林蔽日。好汉坡石阶宽约丈余,并排轻松走5--6人是没问题,60年前登山和今日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那时几乎碰不见一个人下山或上山,不象今日人群结伴,络绎不绝。我们这20多个同学中,除我13岁外,都是11岁小孩子,轻身如燕,快跑如飞,只是耐力差点,登起山来不比大人差,不一会就登完了好汉坡,大家都有些气喘呼呼,路好走多了,也没有人再提休息。到了月弓堑。在一个稍平缓拐弯处的山脚边,一条粗长的大蛇被一位女同学发现,她惊叫起来,我和几位男同学快步赶上去护着这位女同学,后来蛇溜了,同学们都安全了。那时流传着对蛇的长度不能用手比划,只能用嘴说,否则,用手比划,手就会断掉。还有说法,那就是“打草惊蛇”,碰见蛇只要不动它,蛇会自动离开。来的时候就把这些事都想到了,所以一旦碰见就可坦然处之。过了月弓堑,不一会儿,石道又转到山的西侧,一段较长的平缓区域,让你看到一边是山,一边开阔无余。因为已经登得很高,和在棺材石那里虽在一个相同的位置,却不在一个高度空间,又有着不一样感觉:一步一登高,回首群山小,遥见半山亭,已是神仙行。山底下已是茫然一片,寸寸点点,依稀难辨,真有天底下人间的感觉。半山亭,虽叫半山亭,其实,到了半山亭,庐山牯岭街已是不远了,在一处靠近半山亭的拐弯处,在一个空间夹角的地方远远望见牯岭街。那时的庐山没有一个地方收费,因此也就没有设置任何关卡,不象现在什么进门费,卫生费等,人们不要花费一分钱就可进出庐山。我们处在高度兴奋中,第1次跑到这么高的大山上,有跑上了天的感觉,转过了几个弯道,就奔上了新修不久的登山公路,一上大路就只10来分钟就走到了牯岭街。
     同学们忘记了疲劳,完全被这天上人间般的小山城给迷住了,路边的街心公园,小巧别致,美丽大方,站在街心公园,可以眺望九江古城.十里.赛城湖.长江一带,到庐山来的人第1个映入眼帘的就是街心公园。牯岭街是庐山景区的中心,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式的小山城。枯岭街商店鳞次栉比,有邮局.新华书店.银行.电影院.大会堂等,有接待中央领导的6个招待所和多个休养所。枯岭街三面环山,一面峡谷,东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为牯牛岭,北临剪刀峡豁口。在街上走,有两块招牌特别醒目,一是“庐山人民武装部”,另一块是“牯岭镇人民政府”。庐山的房屋建筑别具一格,也深深吸引着同学的眼球,尖尖的屋顶,红顶绿墙,许多西式风格的别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万绿丛中,尽露峥嵘。
     同学中,有人提出找个饭店先吃饱肚子,于是我们就在街心公园对面找了一个饭馆,同学们拿出了平时省下的零花钱和找父母要的钱,买饭打菜,那时山上山下价格都一样,地区差价都被政府消化了。同学们吃饱了肚子,就准备去逛山上风景点。(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17: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2 16:49
我的少年时代(患夜盲症 半夜起来买猪肝)


我的少年时代(小学六年总体上还是上进的)

[img=16000,800]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895208274,870658611&fm=26&gp=0.jpg[/img]


(庐山莲花洞登山石梯老图片)


(仿佛一座天梯挂在登山人们面前)



    我在读小学时,比一般孩子大到二三岁,要高出一个头来,这给我创下了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同学们拥我为老大,每到一下课,大家都围着我听我讲故事。我最喜欢模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梁山英雄摆座次,朱元璋扮皇帝等方式把同学都拧在我的身边,有什么大事小事都弄到我这里来让我排定,几乎一呼百应,在班里威信很高,老师也让我当班长,少先队大队长,通过我管好别的同学。学校的洋鼓洋号(乐队)到了4年级就是我和我玩的好的几个同学都包揽了,学校组织重要节日及春游,配合社会的除四害,创卫生模范城活动,还有一些配合社会的政治游行,示威,如上街宣传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要巴拿马不要美国佬”,反对美国入侵黎巴嫩等,都会出动乐队,动用洋鼓洋号。届时,我们穿上统一的少先儿童队服,摆上长队,敲着洋鼓,吹着洋号,迈着整齐的步伐--那个打大洋鼓的就是我,队伍后面跟着身着队服,一手持鲜花,一手持彩环的舞蹈队,有那一天我们可神气极了。为了应对这一天,老师往往要组织我们课外训练一两个月。市里有个甚么会议需要学生代表参加时,学校自然把我当做第一人选,我多次参加市里许多次象征性的会议,最诱惑我的是那顿免费的午餐或晚餐,我吃菜倒不多,然而,白米饭,那种蓝边碗要吃三大碗,让许多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咂舌。不久,我吃得多,饭量大的声誉在学校界已小有名气。我们还通过自发联系和别的学校同学进行足球比赛,增进与校外同学的联系。与我们仅一墙之隔的九江学州桥小学的同学,是我们经常进行足球比赛的伙伴,我们双方约定,只要学校没有统一组织的活动,我们就自己组织足球比赛。两个学校的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以这些基本人员为核心,组织各自的学校足球队,开展学校间的正规比赛,这样也就带动了九江市少年儿童足球比赛运动的蓬勃发展。我足球踢得不是太好,却在里面取到重要的号召和组织作用。­

    在课内,我不用家长和老师讨力,能很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用各类试题来消化课堂内容,成绩也总在班上前茅。用老师的话来说:“平常也没看见他怎么读书,成绩却一直很好”。整个小学六年,我也感觉有时会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了一定得麻烦,犯过一些过错;总体上还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
    1959年8月,中央庐山会议把庐山的宣传推向空前,那时学校每一个班级都订有《中国少年儿童》报,报纸上经常出现庐山会议的字眼,学校黑板报,班级的墙报,也都多次出现庐山的名称,一时间,庐山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庐山也成了我们同学向往的地方。­
    现在,九江人没去过庐山的几乎没有,因为现在交通十分便利,市内乘车直达庐山脚下(习惯在莲花洞登好汉坡)就可登山,许多九江市民把每天登庐山当做日常练身运动;可在当年,市内到庐山脚下30多里(华里)就凭两条脚来走,那时虽然有汽车经营这些路,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出钱坐车。到了山下还要一步一步登20里地的山路,其中,还要爬1100级象楼梯那样几贴人面的山路石级阶梯,其艰难程度,别说小孩不易耐受,就是大人也不容易接受,那个时代,也极少有这种闲情逸致去登庐山。­
    然而,在我们班里同学中却悄悄酝酿爬庐山的问题,这要是和老师·校长去请示肯定没此门儿,谁也不会承担这里的风险和责任。这是发生在1960年5月的一件事,当时要去的同学都来和我商量,要我拿个主见。我看见同学们爬山的欲望强烈,积极性高,就和银德等3人商量,虽然觉得困难很多,但同学们都是想第1次去爬庐山,有20多个同学都想去,于是我们决定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组织好这次同学的登山活动。当年我就13岁,同学大多在11岁左右。我们制定的登山的方案是:1,选择一个礼拜天早上3点在校门口集中,从此出发;2,对任何人都保密;3,带足干粮,大人要问,就说去郊外春游;4,有军用水壶的尽量带上;5,礼拜一一定要赶回上课。应该说这个方案做的还是不错的,由于对当时路程太远(特别返回是走登山公路,多出40来里地)和时间不够估计不足,造成礼拜一上课时竟一下少了20多个学生不知去向,这件事没把老师·校长吓得半死,据说还惊动了文教部门领导,这是后话,表过不提。(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小叔的辞退,导致了父辈一代兄弟反目,家族骨肉相残,亲情几近丢失,几代人恩恩怨怨,这是后话,暂搁下不提。

    父亲辞退小叔后,更加吃苦耐劳,他白天组织货源,揽客销售,晚上点起煤油灯(那时是没有电灯的),挑灯夜练,练什么?练打算盘。父亲很聪明,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算盘顶在头上啪啪作响,父亲常说“算盘笨如牛,只要一盏油”。自小叔走后,油行再也没请人,里里外外都由父亲一人张罗着,母亲勤作配合和支持,油行开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

    生意做好了,生活也慢慢好起来,到1951年,父母又给我增加了两个妹妹,大妹妹叫玉珍,1949年8月生,二妹妹叫玉菊,1951年2月生。这时,送出寄养的三姐刚满10岁(后出家号释妙乐)因不堪忍受养父母的虐待多次往家里跑,父亲经和寄养方一番理论后,把三姐也接回家中,一家6口人除大哥在对岸九江念书外,相对抗战期间,虽然父母辛辛苦苦,日子过的倒也安定温馨。这样的好日子大慨过了5年时间,伴随着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而结束了。小池镇是在1949年5月解放的,为了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在全国解放(除台湾)后,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也就是借助这个运动使頽丧的小叔发迹了。

    小叔自被我父辞退后,心中一直有股无明烦恼中烧,他始终认为,自己有文化倒不如一个文盲,特别这几年看到我家生活好于他家,妒忌·羞惭交织在一起,化作一种潜意识的报复心理。他终日无所事事,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在1947年参加了红老五组织(属红帮会,是当时活耀在长江中下游很有影响力的黑社会组织),并在其中担任一个小头目。小池解放后,解放军为了推行“乡人治村”的策略,在当地选聘乡长,小叔既有文化,又有一定影响力,自然就成了乡长的首选, 几经波折,小叔当上了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三垏乡乡长。当时乡长就是土霸王,权力很大,管着20多个村。小叔一上台就俨然以“大义灭亲”的面目出现,揭发和认定我父是资本家兼地主,理由很简单:家里的田地租了人,油行店里请了人,都有剥削。他一道指令就摘除了“黄梅县小池镇义和祥油榨行”的招牌,并组织大会小会批斗我父母,勒令交待问题。父亲眼巴巴地看到自己几年来苦心经营的油行就这样毁于一旦,心里不是滋味,还要随时接受批斗,于是带着全家离开了小池,回到了村里。在批斗我父亲时,小叔声泪俱下,揭发在店期间我父亲对他的剥削和压迫,祖母也和我父亲(她亲生的儿子)划清界线,和大伯一起支持小叔。但是,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数村民不同意小叔的观点和做法,认为就我家那3亩6分地怎样算也够不上地主,充其量了不起也就是一个“小土地出租”,大家还认为对小叔的剥削和压迫无从谈起,因而也认为小叔做事过分了。小叔要定我父亲为资本家兼地主的图谋,由于多数村民反对,在村民大会上一直没有获得通过,也就不了了之(当时划为地主的,要没收土地,管制并监督劳动,有血债的要执行枪毙,划为贫下中农的要依人口分得土地,我家成分被小叔搅混,定属难划户,暂挂,这一挂,对后人的政治前途,学习和就业都会带来麻烦,这也是后话,表过不提)。

    半年的土改运动,参杂着小叔的私人报复,他处心积虑地想整垮我父亲,兄弟反目,骨肉相残,其结果是端掉了我父亲养家糊口的饭碗。在日本人的铁蹄下,我父母经历了丧失7个子女的悲惨遭遇,如今,日本人打跑了,好日子刚刚建立,同胞兄弟却不放过,父亲怎么也想不通。1953年4月,和我父母相濡以沫的三叔突发肺病不治身亡,使我父母伤痛不已。父亲感觉到,继续留在村里已是难乎为继,于是,作出了一项惊人骇俗的决定:离村出走(摆脱小叔的迫害),举家南迁,去江西武宁山区重谋生计。此消息一出,许多好心村民都来劝阻,按当时情况来说是不能去江西武宁:二妹只两岁,大妹也只4岁,我7岁正处在念书的年龄,而三姐回来3年一直帮家里做事,也没有上学;我母亲已怀有5个月身孕(后在武宁分娩,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小男孩降生两个月就夭折了),不宜外出;如果去武宁,小叔还会“穷追猛打”散布“逃亡地主”的流言蜚语。尽管有许多不能去的理由,但父亲义无反顾,决意要去。母亲对此,一开始犹豫再三,不可置否,但消息一经公开,立即支持这项决定。最后定在8月18日离开本村,离开家乡到江西武宁去谋生。

    我的童年虽然处在社会的大变革和家族家庭出现诸多变故的特殊时期,童年生活还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儿时生活内容够我一辈子回味和品赏。

    据说我出生时,奶水不够,就用米汤喂养,我吸收特别好,脸蛋儿长得红扑扑的,根本就不象是缺奶的孩子。三岁时就会在四方桌上翻跟头打鹞子,和大人捉迷藏做鬼脸。当时逗乐了一位驻军营长,他硬是要把我收为干儿子,还没来得及谈妥,他们就被解放军打得向南溃退,最后听说去了台湾,当了台湾一代老兵。记得5岁那年,父母因为忙,顾不上我,我就一人跑到小菜园里,看见一块又大又光滑的蘑菇石,我把它抱在胸前,双手用力试着把它举起来,石头举过头可两手怎么也下不来,只好直挺挺的顶住石头,最后坚持不住,两手挺着石头仰面倒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0: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img=5001600,800]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108009646,1947627149&fm=26&gp=0.jpg[/img]





    1951年3月,我家被迫迁回三垏乡王家垏村,父亲日坐愁城,无有生计,日子每况愈下,全家一年都吃不上一口肉。有一次,母亲买回一点肉烧菜吃,菜一上桌,我就扑在桌子上大口大口用筷子夹着自个儿吃,丝毫不顾及两个妹妹和三姐她们。11岁的三姐见状,就笑着对我说:“你今天吃了猪肉,来世猪就会变成你,你就变成猪,让猪来吃你”,三姐不知在哪儿弄下这句话,确实一下就把我震住了,我立马收住筷子,怔怔忪忪地坐在地下半天缓不过神来。不仅我这顿饭没吃好,就连以后,我再也不吃肉了。母亲可急坏了,有时背着我会在我的饭里放一点猪油,都会被我嗅出,我会和母亲闹着不肯吃,母亲无奈,也就认了。没想到三姐的一句淡淡的话竟影响着我一辈子,从此以后,我远离肉腥,自然地就不吃肉食了,这大慨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接受佛教三世因果理论的结果。

    1953年8月18日,父亲为了躲避小叔的迫害,回避亲情的冷漠,不听众乡亲的劝告,毅然选择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带着全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山区地方去养家糊口,另度生计。那时,没有汽车·没有公路·也没有电话电灯·更没有手机,人们作出的目标也很低,当时流传一句话:好日子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那样条件下,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没有足够的勇气也是不行的。父亲平时虽不苟言笑,也沉默寡语,却在走的那天,笑笑眯眯,一一向前来送行的乡亲作了正面的解释。

    那天一早,天气晴朗,虽然立秋已过去10天,人们还是适应了近期闷热,多雷阵雨天气。父母起了一个大早,把要带走的东西一件一件捆扎打包,昨天从江南赶过来的大姐(时年已24岁了,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帮着母亲收拾行李。不一会,来送行的乡亲一帮接一帮,他们推来了一辆木制独轮车,这种车子在当时是比较盛行的运输工具。家庭有这样一个独轮车,不仅方便适用,也是家道殷实的象征。生手咋一上去推这种车,可能还推不走,因为推这种车要会使用技巧和平衡的力量,俗话说的好:“要想推车好,全靠屁股扭得巧”,我父亲很早就会推这种车。乡亲们七手八脚,很快就把行李包装上了车,母亲舍不得一铁网壳热水瓶和一小桶煤油,也带上了车。2岁的二妹和四岁的大妹分别坐在独轮车两侧,屁股下垫着棉絮,用布绳把她们扎牢,我拿着一根扁担,三姐挑一担萝筐,大姐扶着母亲,父亲向乡亲们一抱拳,道了声别,走向独轮车,套上脖轭,一弯腰两手扶捏车柄,挺身而立,挪动两脚,开始前行。一家6口人(大哥当时正应考试不能前来)簇拥着独轮车,蹑蹑呀呀艰难地往南行走。两个送人寄养的姐姐:四姐11岁,5姐9岁,她们受养父母嘱托,分别驮了10斤大米从10多里地赶到村里来向父母送行,结果,扑了一空,她们又赶到江边,一场大雨让她们阴差阳错,没能见到双亲之面,只好又各驮着一袋米哭着奔回了养父母家。(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欠债不还的失信现象增多,代表建议降低“老赖”入刑门槛

我的童年(50年代初的一次移民)





    立秋后的天气,虽然下了好几场风暴雨,仍然烈日炎炎,闷热还是不减。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路(俗称马路)大多是牛车碾出来的,不象北方三马驾车,路较宽阔平坦。王垏村离长江边足有10多里路,全是不太宽的泥巴路,经过晴雨反复交替,形成路面坑坑洼洼,凸凹不平。下雨时,整个路面就象铺盖着几寸厚的稀泥,牛车走过,路中间留下牛四蹄交替走过的脚印,足有两寸深,两边是更深的车轮印。天一放晴,经烈日一照,路面压模印记坚韧不拔,故有“雨天一包脓,晴日一块铜”来形容其状。整个马路九曲十八弯,沿着河港,水汊绕来绕去,弯弯转转,呈一条蛇状。要走完这条路,必须过一座独木桥和青石板桥路。沿马路两旁栽着的柳树和泡桐树随风飘逸,蜿蜒象护卫马路的长队士兵前后伸展,向人们展示了地面的路径。远处的村庄,树木,望去并不遥远,但走起来,要绕水撇河,上港下汊,过青石板,走独木桥极为费时,让人感觉:路越走越远。

    在这样的马路上推着独轮车前行,其艰辛程度显而易见,两个妹妹因车颠簸晃动,丝毫不理解大人的辛苦,不时发出哇哇大哭,母亲和大姐一边哄着一边扶着独轮车,一家人顺着马路,缓缓南行。走了好一阵子,来到了由两块青石板合成的石桥,长约见丈余,桥下水波荡漾,清澈见底,父亲眉头都不眨一下,在车轮临近板桥时一个马步倾前,瞬间就把独轮车推过去了。在过独木桥时,父亲不得不把两个妹妹和车上载物一一卸下,先把人一一扶过桥,再把行李一一搬过桥,然后双手一举,将独轮车扛在肩上,轻轻快快地走过独木桥。父亲这一绝活据说是日本人逼出来的,当年日本人在此运送物资,逼所有小伙扛车过桥,多数人过不过去掉进河里,上岸还要挨日本兵的皮鞭子。父亲日思夜练,竟一举过桥,让日本兵伸舌。

    这一段路,要是平日里走,两个时辰差不多就可走完,今日这帮老小,带着独轮车(行李细软),竟走了7个多小时。下午四点左右,独轮车刚刚推上长江北岸,须庾,雷声阵阵,电光闪闪,西北风呼呼狂啸,长江水面,极不平静,远处的江豚时隱时现(60年前长江未受污染及骚扰,江豚特多,凭眼就可清楚看到),推波助浪,江浪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堤岸,啪啪作响。父亲已是光膀,大汗淋漓,一家人走的都不轻松,刚上得堤来,被西北大风一吹倒有几分惬意。正当大家享受清凉的时候,父亲说声不好:“雨来了”话音刚落,一阵瓢泼大雨倾盆而下。父亲看了看附近,已无人家,只有江边有一户窑场,可落脚躲雨,迅速推车带着众人进了窑场,恰在此时,两个姐姐累喘嘘嘘,各带10斤大米赶到江边,已是全身湿透,上了堤岸,不见了双亲大人,两位年纪尚小的姐姐,及忙赶到渡口,怎么问也没打听到一家人的下落,哭着喊着,全身湿透,还有她们极表心意的20斤大米也被雨水浸湿,只好悻悻返回各自养父母家。(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小池窑厂)


(锁江楼老照片)



    父亲迅速将一家人拖到窑场,进了窑场旁堆积青砖的临时帐蓬,火速一般将青砖往上堆垒,腾出一片空间让全家躲雨。落下的雨点打在帐蓬顶上滴滴作响,帐蓬外的雨落地有声,把路面上的灰尘激打扬起,形成灰雾,很快被接下来的倾盆大雨浇灭了。外面的风虽然小了,雨却越下越大,一波比一波猛。

    一家七口人(包括大姐)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母亲找来了几件秋衣披在孩子们身上,自己穿了件外套,一家人还是感到一丝丝凉意。外面的雨似乎不想停歇,一劲儿往下落,帐蓬四周毫无遮拦,雨点落在地上向帐蓬内溅洒,帐蓬内也没有几块干地方。大雨足足下了两个时辰,把一个先前还朗朗晴日下的灰蒙蒙的。

    雨虽然还在下,比方才明显小多了。父亲跑出帐外,向南隔江望去,对岸九江,已是清晰可辨,一座座烟囱,一幢幢高楼,却也尽收眼底;再望江面,风浪比下雨前小多了,但依然是层层叠叠,浩浩荡荡,一浪推着一浪,泊打着岸边沙石,发出“啪啪”的响声,俗话说,“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是对当时长江风雨壮观景象的描述,时人故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已触沙滩上”之说,风雨过后,江面涌动着时隱时现的江豚(那时,长江水面未受污染和干扰,江豚特多,凭肉眼即可看到)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据当地船民说,一只江豚重百斤以上,可在恶劣天气形势下顶翻一只小木船;再看看岸边,停泊着一排排小木船随着水面波浪此起彼复,上下晃动。

    父亲渡江南行心切,急忙找到一位艄公(那时也称船老大),向他说明全家人要坐船过江,艄公听后,用手一指江面说,江上还有风浪,江豚涌动,加之天色已晚,,不宜起行,要到明早,看风浪再小的时候才可起航。

    父亲和艄公约好了明早坐船渡江事宜,即刻返回帐蓬对我母亲说,今天过不了江,需全家在此窑过夜,,我去小池找点吃的就回,说完,推着空独轮车一径直奔小池。

    父亲来到小池,先把独轮车安排在事先约好的一户人家,车主会自行来取。然后找到旧日两位要好的朋友,请他们明天一早帮忙收拾行李上船,同时朝他们讨要了些炒米,在街上买了10几个馒头,用干荷叶包好一并带回。

    父亲赶回窑场,天已大黑,窑场老板外出回来了,旧日父亲与他有些交情,老板听说我父亲到了,连忙把我父亲拉到他那简易办公室,点起了气灯,寒喧一番后,父亲将在家乡如何受打压,家乡呆不住了,去武宁谋生一五一十说个干净,老板听后,极表同情,立即吩咐下面烧水,接待我们一家人.不一会,面条煮熟了,面条里按人头还一人一个鸡蛋,这可是当是接待客人比较客气的招待.老板把我一家人叫到办公室,因没几把椅子,一家人就围在两张拼凑在一起的条形桌四周,站着吃面.一家人都已饥肠辘辘,大家狼吞虎咽,一大锅面不一会就风卷残云,所剩无几了.吃完晚饭,老板留宿我一家人,并一再说些条件不好的客气话,还托人打来了热水,把那盏气灯也带来了,老板想的很周到,在帐蓬里点煤油灯根本点不起来,因为帐蓬四周还是有风.父亲把气灯高高挂在砖上端,整个帐蓬内被照得明明亮亮,大家简单洗漱后,父亲找了几块木板垫地,铺上地舖,一家人就挤在一起安歇,母亲哄着几个小孩一个一个睡着,自己也和衣睡下,父亲很快发出了声声鼾息,这一夜,一家人都睡得甜甜的(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长江渔船)




    我的童年(一家人搭粪船过江) (2009年05月31日 发表)-->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父亲起了一个大早,急忙叫醒大家起床,父亲等大家都起来了,把睡舖(两床棉絮)捆扎打包,大家匆匆洗完脸,吃过馒头和炒米,准备搬运行李去江边渡口。窑场离江边只有半里之遥,不一会,窑场老板和小池的父亲两位朋友赶来送行,大家七手八脚很快就把随行物品搬运到北岸江边,一家人也都来到了停泊一排排小木船的渡口。
父亲找到了昨日约定的艄公,艄公笑着说,今早天气好,恰好不是赶集日,就你一家人。父亲和他谈好了价钱,付了船费,就让大家把行李搬上船,好在人多,东西一会儿就都上船了。艄公吩咐把行李放进仓内,均匀摆好,然后吆喝众人上船,除父亲和大姐外,其它人都是第一次坐船过江,感觉都很新鲜,大家也很兴奋,一家人扶老携幼,走过船头跳板,进入仓内,艄公嘱咐大家分两边坐定,船行时切勿随便走动,为了安全,大家都很听话,连生性好动的我也老老实实坐在三姐身边,一动不动。父亲抱拳和窑场老板·小池两位朋友一一道别,帮忙撤收跳板,起锚后,最后一个上得船来。艄公见一家人全都上了小船,叫声“大家坐稳”,双手舞起一根几丈长的撑篙,一甩手,撑篙一头已深深扎在岸边沙地里,两手将另一头握在胸前,身子前倾朝北,双脚在船舢板一侧快速数步,撑篙一点一收,此时船借人力,飞一般离开北岸,向南驶去,接着,艄公用力拉起帆索,扯起大帆,船仗风力,很快就离北岸越来越远了。
    这种木船没有任何动力,完全靠着自然风·水流和人的驾船技巧,如果是顺水顺风,那就会乘风破浪,快速如飞。这一天早上,正好起着西北风,船向东南方向行驶,顺风顺水,船顺江斜插,直奔江心。我坐在船上,也不敢乱动,偶尔扭头往后一望,水就在腰际流淌,心里不免有些慌张。舱内虽说用水冲洗过,但不免还是闻得出尿粪臭味,只是船在江心,空域广阔,空气流通的快,人并不难受,完全可以耐受得了。说到粪船搭客过江,有些问题还要做些详细交代。
    解放后不久,小池镇领导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把小池镇确定为对岸九江的蔬菜基地,号召农民大力种植蔬菜,广大村民积极响应,但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肥料匮乏(那时没有化肥,只有人粪尿,而农村又是以零散的村落布局为主,很难集中人粪尿),于是聪明的小池人开始动脑筋,他们想,如果把相对集中的九江人的人粪尿搜集起来,岂不就可解决小池农村的蔬菜肥料问题。在小池口对岸的九江,却出现了“粪满为患”的另一番景象。 刚解放那阵子,九江人一早起来,就是要清理排泄物----大小便(人粪尿),那时,还是以前留下的极少数公共厕所,近几年,虽然建了一些公共厕所,但远远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排泄需要,特别到了晚上,很多人就更不方便上公共厕所,一般家庭都要准备妇女和男人用的马桶(可移动的木制围桶,有圆盖,妇女可坐其上自在排泄)·尿壶和粪桶,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政府就派专业环卫工人拖着粪车,沿街挨家挨户搜集。人们纷纷拿出马桶·尿壶和粪桶将排泄物倒入粪车,这在当时几乎成了一道风景线。被集中的粪尿再由环卫工人,倒入附近的公共厕所。由于九江人口逐渐增加,公厕太少,人粪尿满坑满谷,满则为患,整个城市正不知如何处理的时候,聪明的湖北黄梅小池人得知这一信息后,组织船只放空到九江去运回粪尿,然后顺便捎带一些客人到九江,收取很低的过渡费,这些客人就是以后称作的“搭粪船过江”,也是九江人笑贫江北人的口头禅。
    解放初期,九江和小池曾就渡江客运对等互开一只小轮船,多的时候也不过两只船(俗称小火轮),但还是满足不了来往客人的需要;那时,小火轮票价0.10元即一角钱,当时钱很值钱,一角钱可买进5--8个鸡蛋,所以,当时还是有许多人舍不得拿出这一角钱来坐小火轮,加之粪船渡江的出现,许多人到九江,还是选择“搭粪船”过江,粪船之所以被许多人青睐,是因为它是放空顺带,价格很低,我们一家人搭上粪船,也就一角钱,一人还摊不到2分钱。
    一家人搭上粪船,顺风顺水,乘风破浪,直奔江心。此时,艄公紧把船舵,一会向左,一会向右,只见大浪撞在船头,白浪翻天,船在江心打转,我们坐在小船上,水滴喷洒在我们的脸上,谁也不敢去抹。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再看看不远的水域,和我们一样的小船,一会儿被掀到浪顶,一会儿被推进水谷,让人心弦一处,莫不惊心动魄。艄公稍稍放下风帆,让张风力度略小,船在江心转了会,终于驶离了江心,进入了南岸离江心最近的一侧,艄公一拉帆索,风帆又一次扯大,船似箭一般向南岸驶去。这就使得九江人笑贫江北人有了完整的一句话:“搭粪船过江,船在江中转”。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9: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9 11:35
我的童年(50年代初的一次移民)

我的童年(第一次坐火车 煤油被没收 开水瓶被砸 母亲痛心不已)


(九江靠新桥头比较近的一家电影院,叫九江天鹅天影院)


(九江新桥头,我家曾在附近扬子巷住过)



    船一离开江心,大帆一张,船舵一拐,船象箭一般向南岸靠拢,南岸的房屋·烟囱甚至路人都历历在目,船艄公将船绕进回流区,掉头西行,船虽逆行,却借回水的力量,将风帆下降一半,撂转半面方向,张着反面的西北风力,用撑篙不时点入水底(已是浅水区)或岸边,借撑力向前行进,朝九江九华门驶去。
    我站在小船舱内,看见岸上一排排小屋好象也在行走,行人逐渐由近而远,由远而近,好逗的行人还不时向我们招手致意,好不新鲜。不一会,九江解放初期的标志性建筑物-----锁江楼尽收眼底。
     古时长江南岸之滨的此地是一个回龙矶,江岸突起跃出水面有30余米,长江流水至此漩转激湍,常常有行船在此遭难,为锁住不听使唤的长江水流,使之造福百姓,明朝万历年间,九江郡守发动民间筹款,汇集名匠献策,在石矶上修筑起锁江楼和锁江楼塔,并在江滨铸造了四条大铁牛加以护卫,,目的就是镇锁蛟龙,消灾免祸,永保一方平安。
    日军入侵九江时,锁江楼遭受了日本人的严重破坏。1938年7月,日本指挥官冈村宁一中将亲自组织攻打九江,九江姑塘失陷后,日军波田支队与一○六师团联合进攻九江。25日清晨,日军的飞机开始密集地轰击九江市。28艘日寇敌舰同时炮击九江城区和对岸的小池口国民党刘汝明六十八军阵地。城区的锁江楼宝塔遭射击,当时塔身中了三炮,留下五个大窟窿,上部向东北方倾斜。中午,日军调用70架飞机对九江城区猛烈轰炸,并投燃烧弹。在飞机掩护下,日本海军陆战队即从东郊马厂湖及洋油栈两处强行登陆猛攻城区,且包抄进占八里坡,第八军受到严重威胁。当夜,日军冲进九江城内,同李汉魂部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同时,日军又继续猛攻小池口,守军刘汝明部伤亡过半,当日黄昏小池口失陷。九江城内巷战一直持续到26日下午七时半。    九江城内激烈巷战的同时,日军又出动舰艇十多艘在数十架飞机的掩护下涌入九江城区西面,通过施放烟幕弹,乘机放下20余只橡皮登陆艇向四码头一带驶来,守军集中轻重机枪等火力向日军猛烈扫射,击沉敌艇七八只。其余十多只狼狈后逃,100多人落水。四码头登陆受挫后,日军溯江西上,到达龙开河一带的水面,将舰上的橡皮艇全部放下,向龙开河附近阵地涌来。龙开河上原来有座铁桥,战前为阻止日军向城区进攻,由我工兵拆毁。第二十六团官兵在龙开河两岸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后因日军陆续增援,国民党军队边战边退至龙开河东岸。敌我形成隔河对峙状态。正当第九预备师决定,趁龙开河西岸登陆日军立足未稳以歼军灭之时,晚9时接到军长李汉魂命令:“你师应于明(27)2时开始沿十里铺、莲花、向赛阳转进。后卫部队不得早于明5时前通过十里铺。”国民党军队奉命向南浔战的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赛城湖一线撤退。这样,九江完全被日军占领。
    九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夺取九江,上如武汉,下如南京,便如失去门户。太平天国时期,林启容坚守九江,南京虽在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围攻之下,却一直固若金汤,九江丢失后,便朝不保夕了。而九江处于沿江靠湖的三角地带,历史上守九江,必须北守小池(湖北省黄梅县境内),东守湖口,单以守城而守城,是守为不守。所以,侵占九江的日军校官波田重一在占领九江后,就被日本天皇赐封少将军衔。
    1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人被赶出了九江,赶出了中国,刚刚喘口气的中国劳苦大众实在指望安居乐业,却迎来另一番凄凉景象。。。。。。
    我们乘坐的小船正沿着当年日本人入侵九江的水军线路,往九华门(四码头东面)挺进,父亲面对虽被日军轰炸的锁江楼,跟大家说:“当年锁江楼虽身中数炮,留下5个大窟窿,却依然屹立挺拔在空中,不屈不饶”,父亲的这段话,至今还会让我细细回味。
    船很快在临近中午时到达了九华门,那里人群簇拥,熙熙攘攘,却臭气熏天,让人难耐,好在大姐夫找来一辆板车,很快和父亲一起把行李搬上了板车,即时离开了我这平生第一次坐,也是最后一次坐的风险多多的小木船,一家人拿着扁担,挑着箩筐,扶老携幼,簇拥着板车,俨然象叫花子过街,徐徐向大姐夫家走去。
    我是平生第一次来到九江,对九江充满好奇,50多年前的九江显然比现在矮小许多,但沿街舖店还是不少,天气渐凉,男人大多穿黑蓝布衣,偶然也见穿长袍戴黑灰礼帽的,女人多着天蓝作底白花纹上衣,衣正面无扣,而是丛腋下顺右一侧有布制双扣,女孩大多长辫甩在背心,短一点的垂在肩前。那时,着衣单一,不象现在花色颇多,人们看见我们指指点点,多递同情眼光。我大姐夫家离九华门很近,不一会就到了。
    我的大姐夫叫屈志云,时年30岁刚出头,解放前在九江华盛昌药店当伙计,解放后就被提拔当了商业部门的干部,他和大姐已经有了两个男孩,住在四码头一个大剧院的后面,家里还有一位60多岁,且患哮喘病的父亲,一家5口人挤在两间住房里,本来房子就不是很宽裕,这家伙一下来了6口人,尽管大姐劝父母多住一些时日,父亲看看已过中午,还是决定在大姐家暂挤一晚上,明早启程去武宁。
    这一夜可热闹了,6个人挤在很小的地板上就不容易睡着,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明天怎么走,而后面剧场演戏唱腔的声音,一点也没有遮拦就象在自个家搞演唱那样清楚,那时兴黄梅戏和越剧,反正都没听过,一家人都在听戏后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大姐夫买来了“洋糖发糕”(一种中间带红点的米糕),大家吃完早餐就稀稀拉拉往火车站走。原来从九江到武宁扬州乡约有500华里,其中有130多里地可走火车,剩下的就要翻山越岭,上山爬坡,路途非常艰难。当时火车只可坐到德安,每人票价不足1元钱。那时钱是很值钱的,家里几年下来被小叔一折腾,已经是捉襟见肘,好几年没见到钱了。母亲一再叮嘱我,查票时要我身子矮一点,能省着用就尽量省着用。可到了火车站,7岁的我怎么也矮不下来,被罚了半票,母亲来回跑着补票,结果从王家垏带来的10多斤煤油被发现,也被工作人员坚决没收,我们进站时,工作人员可把我们当重点查验对象,几件破棉絮,几件破冬衣早已翻个透,等查完了,火车也开始鸣笛了。父亲背上大妹,胸口系着小妹,两只手还拿着行李,吆喝着大家一起往车厢那边跑,一家人气喘嘘嘘好不容易上了车厢,50年前的火车是完全靠烧煤来启动的,噪音很大,车厢内也没有整排的座位,一家人由于上车厢晚,也没能找到座位,就席地而坐,车厢里脏兮兮的,到处是烟头·废纸·痰迹,横七竖八的扁担·箩筐·篓子乱哄哄一片,母亲顺手将铁网壳开水瓶放在行李一边,慢慢顺势坐下,突然火车开始起动,这一前一后一颠,把铁壳开水瓶颠跌在一旁,一声响,开水瓶内胆炸了,幸好破棉絮挡着,没有伤着人。母亲细算一下,光煤油和开水瓶就损失了7--8元钱,母亲在一旁伤心地哭了起来(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1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我的童年,一路艰难


(新桥头,九江扬子巷附近,我家曾在此住过)


龙开河上架起的铁桥,当年八九岁的我领着差不多大的孩子从桥上直筒筒跳下至龙开河,看起来挺吓人,但不一会,跳下的孩子一会儿都脸眼一摸,轻松地浮上来了,说真的,当时大人们都认为我们这批孩子不比“浪里白条张顺差”。


     一家人上了火车车厢,火车徐徐开动,父亲向来送别的大姐夫妇招手告别,随着几声气笛鸣叫,火车在一推一拉有节奏轰鸣声中逐渐放开速度,父亲伸出头,望着逐渐变小的大姐他们还站在月台上没走,44岁的父亲不禁涌上一阵阵酸楚。

     武宁位于九江的西北部,和永修·德安相交界,是一个山岭重叠的老山区,北面,从修水延拥过来的幕阜山,已成为江西省的边缘省级界山;南面,九岭山也位于武宁县境边缘,亦为县级界山和分水岭。两山都是接近东西走向几近平行的趋势,形成本县南北自然屏障,江西五大河流之一的修江自西向东流贯全境,所谓一水中通,两山夹岸。沿岸山坡,树木葱茏,溪沟纵横,土地肥沃,树种繁多。我们要去的地方正是这两山之间最低洼的地方,靠扬州乡还有10多里的一个叫三洪滩的地方,

    我们一家人如果火车坐到永修,可省一段旱路,但却要比德安多一倍的火车票价,父母拿不出那样多的钱作路费,只好让全家人都走旱路。那时,火车速度不并象今天这样快,130里地沿途都有小站需要停靠,我一家人都是第一次坐火车.火车时停时开,旅客时上时下,不时有“你扁担戳了我的肩膀,你箩筐碰了我的屁股”的骂咧声。车厢里烟雾缭绕,乌烟瘴气(那时抽的烟价格低廉,都是几分或毛把钱一包,还有抽水烟的·旱烟的·纸烟的),人们不得不把车窗打开,而火车在行进时,烟囱里冒出的粉尘不断向后飘洒,许多靠窗坐的旅客眼睛都难以睁开。我倒不管许多,不断把头伸出窗外,看见前方房屋和树木快速向我靠近,在和我并排时又快速一排排后退,第一次有这样感觉就很美妙,紧抓不放,细细品味,结果,脸上,身上早就沾满了黑色粉末,俨然成了黑张飞了。

    火车在中午前后到达德安,一家6口人拖儿带女提着行李细软,由父亲带着去找旅店,那时客栈都是家庭式的,一看我们都不肯接纳,连谈价的机会都没有,父亲一看不是头,即时又把一家人带回火车站,在附近铁轨旁一座扳道岔形似碉堡的土房边,找了几块砖头,拣了一些柴火,拿出铁顶罐煮了一些米饭,也没有菜,大家也就草草把两顿当作一顿吃,吃了个无菜饱。父亲打量了一下土房,虽然年久荒废,一家人挤在里面过宿一夜总比在外面好,于是,一家人把行李搬进了土房,准备在此过夜。快天黑的时候,父亲把我带到一个小池潭,把脱下的衣裤抖了抖,洗完澡又穿上脏衣回来。

     一夜黑灯瞎火,两个小妹妹不时发出吵闹声,母亲不断哄她两入睡,一家6口人挤挤卡卡在一间圆形的土房内万般无奈地度过这一夜。

     第二天一早,父亲照旧第一个起来,在集市上买了几个馒头,和家里带来的没吃完的炒米,叫醒大家胡乱吃些,催促大家赶路。今天要走一段旱路,虽然都是大路,还是要翻山越坡。父亲把棉絮细软扎紧放在两头箩筐,把两个妹妹一头放一个,扎紧扎牢,背上还背着锅碗瓢盆,挑起就走,母亲虽怀着孩子,仍背着装换洗衣服的包裹,由三姐扶着一步一步前行。母亲叫我跑在最前面,我尽力往前跑,跑了一大截,我又坐在地上等大家,大家赶到了我又往前跑,这样一来一回,竟翻过了两座大山,走到了基本平坦的汽车路(那是一条运输专线,那时专向九江运木材和煤炭),这时,一家人又饥有渴又累,那时,没有水买,也不习惯带水,通常是讨水或在水塘里用双手捧着喝水,父亲看看前面不远有一个村庄,一打听叫杨桥村,鼓励大家再往前赶,不一会到了村庄,父亲找到一户人家,是比父亲年纪要大的老人,听了父亲的诉说后,连忙跑到后灶房盛了一大钵米汤,还盛了一大碗白米饭叫大家轮流吃喝。一家人透心凉地吃喝个痛快,谢过老人,稍作休息,又继续赶路了。

     就这样艰难地往前走,眼看太阳快要下山,一家人来到了一个大山坡,坡顶上象是座庙宇,父亲挑着担子快步跨进了庙门,只见当中供着关圣,一手捋着长须,一手托书观看,旁边立着关平和周仓。关平双手捧着印绶,周仓扶着大刀,三人好不威风。

     父亲急忙撂下担子,拉着母亲向关圣作辑,口里喃喃自说,“关圣在上,弟子王绍茂被兄弟相害,一家6口流落在此,望保平安,顺利抵达沙河滩,日后若果荣发将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站在一旁的三姐不但不拜,反而在一旁笑出有声,说,“关公不就是一个护法神,敢不保护好人,保一方平安”,父亲见状,欲喝止三姐,只见屏风后绕出一个道姑来,连连说,“小姑娘说的好,说的好”。父亲见那道姑,一脸清正,约莫40上下,头上扎着云髻,穿的齐膝道袍,脚着云水鞋,一阵风似走到父亲面前,双手合掌说,贫道这里稽首了,并把父亲一行引到一张四方桌坐下,吩咐小道童端上茶来,不等父亲问话,那道姑就自我介绍起来:“贫道姓张,道号雯懋,人称雯懋道姑,昨夜忽得一梦,梦见一凤落在关圣头冠上,叫一声而去,贫道自忖,凤为牝,地母也,贫道疑惑,即占一卦,现‘乾’曰‘初九,潜龙勿用’,知今日必有贵人到,刚才在屏风后听你家小女一语惊人,想必梦应此人,贫道在此久等多时”,父亲听完道姑之话,方知雯懋道姑如此客气相待是冲着三姐而来的,对道姑答话说:“小女在家多有失教,话无高低,方才生怕冲撞神灵,蒙师父错爱,还望师父宽恕,恕小女无知,祈请开示指教”,并叫三姐见过雯懋道姑。三姐亦无拘束,即向道姑请安。道姑问了三姐的时辰八字 对父亲说,你家此女将来必成大器。我这里有一签,是贫道事先给你拈的,你可听来。父亲接手看那签,只见雯懋道姑念道:“苦尽甘来,一世艰辛命穷通,克勤克俭难富宏,兄弟叔侄皆不睦,如来家业在女中”。遂作解释说,此签虽名为下签,实为上签,你一家所去之沙河滩是一处最低的地方,意味着你们要把苦吃尽,苦若不尽,甘从何来?日后如来家业中兴,应在你家小女身上。雯懋道姑见父亲听后半信半疑,遂开导说,“天机不可泄露,日后自有定验”又介绍说,“此地叫江上乡,敝处就是此地关圣庙,离此不远处有一条河叫修河,客人一家明天可在渡口乘木排顺水直下,径达沙河滩,一路顺风,没有险阻,今日就在小庙安宿,小庙蓬荜生辉”(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14: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我的童年,一路艰难,一路将美丽收藏



(湓浦为湓水的入江处,自古以来便是九江最为著名的一座天然良港。唐元和十一年,白居易送客湓浦口,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1862年英国人在租界内填塞湓浦港,大兴土木,筑路建房,当时九江人称之为“内洋街”。湓浦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从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到清末英租界的一千余年的历史渊源,是九江历史文化演变的见证)


晚清时期,这里是九江府署所在地因府署衙门西侧建有一大片花园,故称为西花园,西花园在当时以其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而著称,

后来,许多人在此占地建宅,西花园逐渐成为民居,后人为了顺口,遂以西园代替西花园之称,西园由此而得名,为今信华广场处。)


     张道姑说着,就叫小道童端上饭菜来款待,一桌子菜都是道姑自家种养的,无非都是萝卜青菜一类,还有一满盘用红辣椒炒的洋生姜。父母也不好推辞,招呼一家人上桌吃饭。我第一次吃这洋生姜,就觉得辣气冲人,连说不好吃。母亲立刻喝住我不让说下去,,道姑笑着说:“小孩说,不碍事,生姜潜阳助温,常吃可去百病”。道姑此番话,让我们一家人受益不浅。在以后有条件时,我家常用一木桶,装上开水,里面放上切片的若干生姜供一家人喝,所以我们家的人身体都很少生病,莫不得益于常喝生姜水。
     吃过晚饭,母亲将系在三姐脖子上的银项箍取下,这是家里唯一最值钱的东西,是三姐那年从养父母家回来第二年父亲用了10块银元打造的,一直套在三姐的脖子上,母亲找到父亲说:“雯懋道姑如此看重我家三女虽然有她一番来历,但这样破款接待我们落魄之人,实是有恩在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意把此银项箍赠送给雯懋道姑,一是感谢;二是作个善纪念”。父亲听后应允道:“我也有此意”。于是,父母亲找到张道姑,说明相赠之意,道姑一看那银器,做工极细,雪亮雪亮的,两头相接的地方是两端逐渐变细的尾端相互绕在银环上,只要两手将银绕环挤靠在一起,项箍口就可变的最大,一套上脖子它会自动还原。张道姑见如此贵重的东西,又是我三姐随身佩戴之物,坚辞不受。还是三姐聪明,扑通一下跪在道姑面前说,“这项箍我也戴腻了,送给道姑作个长纪念,以后也好见面”。道姑见状,忙扶起三姐,高兴地说,“此物我权且保管,日后因缘会际,还有物归原主的日子”(不想道姑的一番话竟在40年后得到应验,道姑在临终时叮嘱后人带着“故物”找到妙乐大师,携物拜师,改道从佛,这是后话)。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这已是离开家乡第四天了),父亲又把大家叫醒,起床,准备赶路。只见张道姑和小童敲门进来,手里捧着块红布,张雯懋打开红布,是5块大头银元,塞在母亲手里说,“你们到了沙河滩,恐怕还要钱用,这5块银元暂为借你,等你日后殷实,再还我不迟”,父母本欲推辞,见道姑心诚意切,也就接下了。道姑又摆下早饭,大家吃毕,道姑拿来一土罐腌制的洋生姜说,万一没菜,尚可对付时日,父母含着眼泪接受下来。

   父亲引著众人跪拜关圣辞行,由张道姑领着,出了庙门,上大道而行,不一会就到了江上乡渡口,水上早有一木排在此等候,道姑对父亲说,“排上渔户是我的朋友,你全家只管放心去坐,不用付钱,我昨日下午就作了安排”。
一家人按张雯懋道姑的安排上了木排,木排中间有一些隆起的木板供大家乘坐。大家簇拥着行李居木排中间坐下。

     旭日冉冉,四周无声无息,不远处的环山绵绵不断,一山连着一山,只是罩着薄雾,犹如蒙上一层层面纱,婉若是百里清纱幔帐,加上晨影晨雾,绵绵群山,层层叠叠,山影淡淡如绿,山峦气势如宏;远处村落,稀稀疏疏,脊顶瓦房,旁有一堆堆稻草,俨然有房屋高,已分不清是屋还是草;再看河面,这里是修江自西向东流经永修·武宁·德安三县结合处最平坦·最宽阔的地方,一眼望去,水气茫茫,水光浩渺,万波碧翠,波光粼粼,绿水荡漾,水清不见底。

但见张道姑走上木排,先是和父母告辞,而后走到三姐身边,紧捏着三姐手说:“世事沧桑极难预料,恐日后难有再会之日,我后人若有幸投你门下,望勿嫌弃”,说完又交待了渔夫几句返回岸上,招手道别。

    渔夫手中一杆几丈长竹篙,将木排撑开离岸2--3尺,然后将竹篙慢慢点在靠东岸边浅水区,一撑一点,木排始终不离东岸边2--3尺之遥,缓缓向西慢行,木筏行起来比乘坐小木船平稳得多。排筏行至东岸边一个小村落,突兀地从岸边飞来了十几只大鸟,自在水面嬉戏后,一只一只飞在排筏头两侧,齐整整地叫着向主人报到。

    我从未见过这种鸟,盯盯地仔细查看,说它象鸭子却比鸭子会飞,身子也比鸭子廋长,嘴巴比鸭子尖多了;说象鸡却比鸡会入水飞翔,身子也不象鸡那样浑圆粗大;你看它一个个脖子上都扎上一根红飘带,英姿勃发,神采飞扬,站在木筏两侧,等待主人发落。这是什么鸟?我正在犯嘀咕,木筏走完了宽水区域,开始进入狭水区,北边的幕阜山和南边的九岭山开始形成一段较长夹口狭水区,从东往西一直到沙河滩,修河从西往东流经此处,水流平缓不惊,天然地形成了长达几十里甚至近百里地的蓄水池。木筏由东向西,虽逆水上行,渔夫也不费甚力气,撑着木筏前行,此时,河水已是一清见底,河底碎石随水波闪闪晃动,两岸山岚树木在水底映出水中倒影,随着木筏慢慢前行而缓缓后移,不时上游漂下的木排顺水向东直下,只见一木筏快速与我们乘坐的木排交会,来筏上的人用当地土话大声说“到哪儿去?”,我们这边渔夫也大声回答“到沙河滩”,说完后,他们还相互唿哨一声,表示致意。这一问一答,两声口哨响,响彻山谷,空中回荡,回音余旋,让人又觉一景。三天前这里也下一场大雨,把整个山里世界冲涮的干干净净,两岸高山密林,绿树幽深,青翠欲滴,一会山崖峭壁,千仞群立,一会儿白瀑飞泉,顺山流泄。父母无心欣赏这大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极佳风景,他们在担心到沙河滩生存着落问题,然而对于我,一个七岁的孩子,刚刚别离家乡,走进这别有洞天的大山深处,这里一山一水,点点滴滴,无一不进入我的幼年扫描中。回想我这一生所到之处,从江上乡到沙河滩这一段却是我时遇最美最好的风景,仅一天数小时所见却永远留在我一生对此无穷无尽的回忆中。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到过世界各地,到过北美,到过欧洲,东南亚,走过二十几个国家;国内大中城市也大部涉足,但在我影响中,从江上乡到沙河滩这一段,还是“风景这边独好”。我从来不认为,越是富裕的地方越美丽,相反,在我心目中,那些贫穷的地方反倒显出它的美丽来。

     不断有木筏相会,从修水顺江而下的都是借水运木,贩农将木材捆扎成木排,顺水而下直达九江地区,这种最原始的运输方式却能节省很大的运输成本。我们乘坐的木筏,不是借水贩木,却由东往西的,你道为何?原来由于这一带近百里的平坦狭水区域,汇生着多种多样的野生鱼种,两岸夹山里的百姓居住极为分散,因此以打渔为业,他们筏着木排,往来之间,捕捉鱼虾拿到集市换钱,维持生计。

    说到这里野生鱼,会让山区以外的人大开眼界:家养的鲫鱼· 鲤鱼·草鱼等在这里是无踪无影,一条也看不见。水里捕捉上来的鱼,头宽嘴大,排牙锋利,长出两条细细粘粘的胡须,尾巴狭长摆着两鳍,要不通身乌黑乌黑,要不通身金黄亮盏,还有花斑点点,全身无鳞甲,滑滑腻腻,两手一抓,即就滑脱,此鱼极其精灵,略有动静,早就无影无踪,下网很难抓住此鱼。据说吃了这种鱼能养颜延生,因此也能卖个好价钱,渔民一般自己舍不得吃,拿到集市换点钱去买米买盐,延生度日。当地人管叫这种鱼为倪鱼,有黑倪·黄倪·花斑倪等。还有多种鲇鱼,有些和倪鱼相似,只是腹面白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鱼。当然,水域里还有名目繁多的野生鱼种,这里就是野生鱼种天然的世界。

     这些鱼人类很难捕捉,但它却有他的致命天敌,就是我刚刚还犯嘀咕的那种鸭不象鸭,鸡不象鸡,就在眼前的那种鸟。木筏进入狭水区后,这些鸟立即在主人面前摩拳擦掌,大显身手,它们一个个快速潜泳在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四处寻查,发现有鱼,立即扑上,用圆锥带钩的嘴去捕捉那些小鱼,抓它上排,因项上系有红带,鱼吞不下去,只有乖溜溜地向主人讨功;若在水中遇有大鱼时,两三只鸟会协同配合,奋力齐抓,有的啄头,有的叨尾,连推带衔到筏边,渔夫立即拿网捕捉,这种鸟本领高超,通常潜水深入一丈如履平地,最深可达5--6丈深。一只鸟一天可抓2--3斤鱼,我后来成人后,才知道这种鸟叫鸬鹚,俗名也叫鱼鹰,水老鸭,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长期训化的产物。

时间走过了中午,经过四天的苦难奔波,我们一家终于到达了扬州乡沙河滩(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2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0 14:45
我的童年,一路艰难,一路将美丽收藏

  













我的童年(上学年龄让我人生又多一景)








      到了三洪滩,时下最要办的就是送三姐和我去念书,解放后两三年了,提倡男女平等,送女孩入学念书,和男孩享受同等教育,当时,这种社会风气很浓,谁家要是有女孩没有送念书,还要承受社会的谴责的压力。那几年小叔施加迫害,家里被折腾的鸡犬不宁,哪里还有心思送三姐念书,在那几年里,三姐作梦都想念点书,除了帮家里做些家务外,一有空,就跑到附近小学教室外墙根下旁听老师讲课。如今绕过了小叔,来到了武宁,没有什么干扰了,该送我和三姐上学读书了。


     父亲一到三洪滩就到处打听,附近哪儿有小学,几经询问,才知道我们住的这儿根本就没有小学,只有离居地10多里地的扬州乡才有一个小学。可扬州乡离此10多里路,要翻两座大山,还要过一条河,那时都是山路,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有靠这双脚慢慢来走,如今已到八月底,若不送孩子去学校报到,恐要耽搁孩子一生。尽管山路崎岖,父亲还是试试把我和三姐带去学校报到。一路上路窄坡陡,好不容易翻过一座大山,我调皮地往前先走,在翻第二座山时,突然,我眼前一条青绿花色两头蛇横在我的脚前,我在家乡就曾听说过蛇会咬人,眼前这条青绿花蛇,我却从没有见过,一头在东,一头在西,一头拖着另一头,横在路中,慢慢蠕动。我身子一瘫,眼前一黑,几乎跌在地下,嘴里连喊“有蛇”。父亲连忙叫我别动,立即折了根树枝赶了过来,轻轻地将蛇拨开,招呼三姐赶快走过来。父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拉着三姐,快步再往前走。我后来读初中时念到《新书·春秋》中记载孙叔敖杀埋两头蛇的故事,才知古人一直把两头蛇当作不祥之物,遇之心中必为不快。 父亲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脸色阴沉,带着我和三姐疾步快走。又走了好一会,前面一条狭涧挡住去路,纵观前后,没有一桥可行,再看涧深丈余,须摸索往下攀行,父亲紧抓住我俩,沿着凸起水面的大卵石往对岸走,我好新奇,见脚下潺潺流水,滚动有声,水中怪石,动影沉壁,正好奇间,一步出神,踏了个悬空,要不是父亲一手把我抓紧,提了起来,早已是“人仰马翻”,全身湿透。原来,这些露出流水的鹅卵石表面长出一层层滑苔,人踏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摔倒。

     及至到了学校,父亲的心更灰了,如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几间破土房连在一起,四周没有围墙;教室里更让人心灰意懒,没有一只象样的桌子和椅子,就是从山上砍下的树粗糙地制成几块木板,高者为桌,低者为椅,黑板也是土板刷油漆,胡乱凑乎。父亲找到学校老师,提出让我和三姐在此住读,并每月由大人送伙食费的问题,校方显得非常为难,一再解释说:“这里念书的学生都住在附近1--2里地,每天都能坚持来上课,学校没有食堂和宿舍,无法解决食宿问题”,父亲从在路上碰到青绿花色两头蛇,到走过涧壑我滑倒,以致到了学校看到学校破烂情景,加之方才老师的回话,在父亲脑海里,两个孩子的书怎样也读不成了,真对不起他们,于是悻悻地把我和三姐领回了家。

     回家后,父亲把在路上如何爬山过岭,怎样碰到两头蛇,又怎样过涧越壑,及至到了学校又见学校如何破破烂烂,无法食宿等,一五一十说得透彻。母亲见说,叹口气道:“该因如此,也无甚办法,老三在家还能帮我一把,只是这小儿,在家多一张口要吃饭,如今吃了这顿没下顿的,不如把他送前村陈家放牛,还可讨得一碗饭吃”,正商量间,门外进来一人叫吕德火,是母亲同村人,还沾了一点亲,母亲要我叫他表舅,这位表舅来武宁帮工已好几年了,他听说我家在家乡不好混,就极力劝父亲来武宁,并一再说武宁怎怎么好,父亲到武宁来,他是重要的引路人。到了武宁后,情况并不象表舅说的那样好,首先孩子读书成了大问题,还有父亲帮工烧炭月工钱也没说好,生活环境也不尽人意。父亲后来才知道,这吕表舅在烧炭窑主那里做了3年,累得干猴吊颈的,只领回2年工钱,吕表舅说什么也不干了,吵着要工钱回家,于是,窑主要他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替他,才答应给足工钱.

    这吕德火两头说好,窑主那头,说我父亲如何身强力壮,如何会做事,如何好劳力;到了我父亲这边,又说武宁如何好,工钱每月拿 ,学校附近有等等。他为了“金蝉脱壳”,不惜动用谎言,好不容易把我父亲哄到了三洪滩,上午,他听说我父亲带了两个孩子去找学校,即先找到我母亲,先作我母亲的工作。到了此时,母亲也万般无奈,只好听任表舅的摆布。这表舅就说:“多一个人多一张嘴,正好前村陈家招人放牛,一来少一个负担,二来到过年时陈家还会做一套新衣给你小儿子穿”。

    父亲听了吕德火的一番话,虽然气得直跺脚,但也无奈,已经是没有退路,背水一战,,不死就生,不如在此拼命,再说了,你在异地他乡,还有谁会帮你,“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父亲要求每月拿一次工钱,几经和窑主商量未果,还得请吕德火去作窑主工作呢!后来也确实是通过吕德火作工作,窑主才勉强答应半年结算一次工钱。

    父亲帮窑主烧炭打工完全是力气活,你得先在杂树丛中分开荆棘,理出要烧杂树,然后一根一根把它砍出来,绑扎成捆,然后挑到窑子旁,树源离窑场有多远父亲就得挑多远,挑到窑场后,又要一根一根抽出来放在窑内一根一根码垒好,然后才可开火烧窑。烧的时候,如果没有经验,火候掌握不好,一窑炭还可能烧成废品,整个过程,需要20天左右,好在父亲聪明,一做就会。从未烧出废炭。窑主也非常喜欢。父亲自打工后,吃住在窑场,经常不回家,偶尔回来,也是呼呼大睡,显得疲惫不堪。

    我们租住的房子也很简陋,房东叫王传义,刚死去老婆,没有儿女,靠打柴为生,一个月收几毛钱房租聊以度日。他自己住一间小屋,让出两间大的房租给我家住,他的日子过得好寒酸。

    山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材,父亲又会一些大木(木匠活),到这没几天,父亲上山砍了一些树,制了一些木板,搭了简易床,简易桌椅凳俱;碗筷瓢盆都是从家乡带过了的,山里人不会用土灶,就在离后门处用一根粗铁丝吊在屋梁上,将煮饭烧水用的铁顶罐悬在离地面尺把高的空间,下面堆垒柴火燃烧煮饭,好在两间土房还宽敞,屋外一个大池塘,用水,只要去池塘里挑;这里的柴火信手拈来,只要去附近山上去砍,砍好挑回堆码在屋旁供慢慢烧用,一家人就在这里过起了大山的日子。

    山里最缺的就是钱,一家7口(包括在九江念书的哥哥)早已断了生活来源,这几年吃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这次到武宁三洪滩,幸好路遇张雯懋道姑获赠5快银洋,否则早就揭不开锅了。一到沙河滩就要从筷篓制起,除木制品外,都要花钱,还要供一个19岁的哥哥在九江读师范的费用,送来的5块银洋很快用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母亲把它存在家中,以作明年生孩子时再用。一家人吃饭是尽了不尽饱,饭分着吃,几天不见一点菜,泡一点盐水凑合一顿,那时我期盼的就是能吃一顿咸菜。记得有一次邻村的人听说我家好几天没菜吃,炒了一碗咸菜送来,我竟一气吃了三大碗米饭,把裤带也给綳断,让三姐笑我一辈子有了趣话。

    我17岁前从未制过新衣,都是穿哥哥姐姐留下的旧衣,那时女孩的衣服都是从右腋下一侧解扣,长期穿女孩子的衣服也让我习惯从一旁解扣。记得13岁在学校念书时,和一位同学吵架,双方准备动手,那同学摩拳擦掌,要和我打架,那时正值初冬,天尚不冷,我怕打架发热,也赶紧脱衣,准备应打;我脱去外面罩着的,哥哥穿过的旧上衣,然后习惯地用左手伸到右腋下去解几个布扣,这时,那位同学不打自倒,竟在地上捧腹吱吱笑得打滚;我衣服尚未解开,大为迷糊不解,一问才知道,他倒地捧腹大笑,是笑我穿了女孩的衣服,这段闲插话,说过不提。

    到了武宁差不多半个月了,德火表舅也准备再过几天回湖北老家,母亲想乘他走前带我去前村陈家放牛,于是在一天夜里,父母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父母对不起你,不能让你念书,家里又缺吃少穿,只好让你去陈家放牛,可混一口饭吃,年底还有一套新衣,你到了陈家可要听话,不要顽皮,要把牛放好”,父母的话虽然离现在过去了56年,却语语在心,至今不忘。

    第二天一早,德火表舅带着我前往陈家,其实,陈家离我家住的地方只两里之遥,翻过一个大坡就到了。陈家一看我的个头有那样阔大,又看人还老实,于是就给我搭了个地舖让我有了睡觉的地方,然后带我和表舅去看牛棚。来到牛棚,只见里面共三头牛,一母二子,陈家人说,这母牛是他家的宝贝,已生过两胎,要精心带养,每天上午都要带它们去山上放牧,放到晌午即可回家吃饭,还提了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问我:“记住了没有?”我回答说“记住了”,于是,表舅叮嘱我一些“要听陈家话,要放好牛,不要淘气”等话,辞别陈家,回了湖北老家。从这天起,我开始了一生中难有的,全新的放牛生活,当了一名放牛娃(牧童·牛倌,怎么叫都可以),7岁就可“指挥”3头牛在空山老林中“悠闲”,虽然耽搁了我两年读书时间,却在我人生中,遇置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有着一生享之不尽的动力和乐趣。(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