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92 - 8559171
  • 新 闻 有 奖 爆 料 热 线
搜索
楼主: 金水木火土

我的童年(回忆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8:01
我的少年时代(第一次顺江东下却买油钱不会买盐)


我的少年时代(拾麦穗 坐在饭樽下会饿死)




(龙岗湖上渔船飘)


(鸟类之乡,龙感湖是湖北省唯一获此称号者)



      母亲的话,那怕就是一句很平常的话,我都会牢牢记住,一辈子不忘怀,母亲曾对我说,你就是“坐在饭樽下会饿死”的人。樽,为古人盛饭的木制器具 ,饭樽就是盛满米饭的樽笼。意思是说坐在饭樽下,在受饿的过程中,不去动用饭樽里的饭而活活挨饿。母亲的话,是批评,批评我太笨;是褒奖,因为“坐在饭樽下会饿死”里含有“近水楼台不得月”的含义;更是担心,担心我太本分,太宽厚,过于老实,乃至今后人生难糊一碗饭吃,我后来的人生历程说明母亲的话并非多余的,母亲在即将离世,生命若纤弱飘忽游丝的那一刻,从心底里发出微弱,呼喊阵阵我的小名后悄然与世长辞,也说明了她老人家一直乃至死都在担心着我。­

    1960年到1962年,人为掀起的“大跃进”刚刚宣布结束,又遇上了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人祸天灾是要由人民来承担后果甚至买单的。那时我和几个妹妹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连饭都难吃饱的一家七口人(外婆,父母,我和三个妹妹,三姐出嫁,大哥去了宜黄,5姐去了彭泽),还谈什么长身体,要营养。那时粮食和食油实行按计划定量,父亲整天做那样重的体力活儿就30几斤米一个月,其他人都在20斤左右,加上油水不足更要多吃粮食,那一点计划粮还不到半月就吃完了,根本就不够。那三年幸亏母亲的姐姐和妹妹(大姨和小姨)在乡下,都对我家有济助。大姨家离九江较近,过江走5-6里路就到了,大表哥在生产队当书记,小表哥在邮电局工作,她们的生活比我们城里人要活路得多,我三头两脑地去她家挑点南瓜,蔬菜或农产品来充当口粮。小姨家离九江较远,过江后要走30多华里路,她家在一个叫龙感湖的国营农场。小姨夫是龙感湖农场远近闻名的一位木匠师傅,在农场是很吃得开。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正所谓“荒年不饿手艺人”,他一家在农场生活比我家有保障的多,小姨每年都邀我母亲去龙感湖农场(靠近濯港)她那里拾麦穗,以帮我家应对饥荒和三年自然灾害。­
    湖北黄梅龙感湖是一片荒湖沼泽,人烟稀少。1955年,国家组织开发利用湖北龙感湖,在湖区周围建设六个大圩和三个小圩蓄洪、垦殖,有大小围堤131公里,护坡34公里,围垦面积107300公顷,建立湖北龙感湖农场。 配套实施黄梅县的孔垅、小池、濯港等乡镇在湖区围垦,面积达 2000公顷农田,相应建立乡镇农场,以主要发展一季水稻、小麦和芝麻等作物。­

  那年头收割小麦主要是靠人的双手用镰刀收割,由于要抢种稻谷,抢收抢种,加之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割不干净,在小麦秸秆的捆扎、搬运、脱粒中,也都会出现掉穗情况,于是小姨就在农场一开始抢割麦子的时候就托口信叫我家人去拾麦穗。­
    那是1961年6月下旬,我刚结束小学各项考试,母亲就带着我去了龙港湖农场,还约好父亲一周后带一个板车来接我们。­
    我一到农场,就被两位表弟围得团团转,很快成了好朋友。小姨一共有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安心,小我两岁,和我同级,不过,他不准备再升初中,而正准备跟着姨夫(他父亲)学作木匠。当地时年很兴木匠职业,认为做木匠就可闯荡江湖,摆脱“农门”之苦,他正有一肚子话要和我聊过不完。小表弟叫安国,正在读小学4年级。当天,我们都没去拾麦穗,而是由两个表弟带我去逛农场。晚上,我们三人睡在一个铺位上,聊得很晚才睡。­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带着我和两个表弟每人背着一个大布袋,一起去拾麦穗(姨父在外做木匠活,小姨要参加农场集体割麦)。两个表弟特别热心,他们找来了水壶,盛满了水,带了馒头和生西红柿,一起到了地里。那时还没有实行包产到户,因为要抢种,又因人手少,农场很难组织集体人员来拾捡散落的麦子,我们捡麦子只要是在他们收割后,抢种前这个空挡中,就不影响农场的操作计划。所以农场对我们远道而来的职工亲属来此拾麦穗大都持欢迎态度,至少是不会反对的。­
    我们一到地里,只见一大片一大片新割的麦茬子像朝天的钢刺一排一排摆插在地上,我和两个表弟都脱了鞋下地,一不小心,我的脚踩在麦茬上,被扎得奇痛难忍。只见他两赤脚单拣麦茬走,一点也不感觉痛,我真好奇怪,难道他两是赤脚大仙?还是长期练出来的?还没让我问他,安心告诉我:“这里有很大的窍门,一脚下去,不要将脚板踩着麦茬顶端,而是将脚尖灵活地从麦茬底部顺着麦茬将麦茬压倒然后将脚板压在被踩倒的麦茬上”,我按照说的做了一遍,果然不会刺痛脚板,难怪城里小孩来拾麦穗往往总是把脚刺破,那时没有掌握这个窍门。­
    我们四人在一块田里,先从东往西捡到田头,然后另取一行又由西往东捡,这样反复来回,周而复始,就像“扫荡”一样,争取不落下一穗。拾麦穗看来很简单,只要看见麦穗,俯身弯腰伸手把地下的麦穗捡起来放进布袋里,时间一长了,腰酸背痛,得换成下蹲前行的办法,总之不能一个姿势到底,不断变换姿势,可减少疲劳,增加耐力。地面上的麦穗,有时半天难碰上一根,有时会碰上几根或一大把,其中技术因素还是不少,安心安国总比我捡的多,母亲捡了好几次,也捡的很快很多。我也刻意眼明手快,总还是难赶上他们。­
  太阳由红彤彤的朝阳逐渐变成金光四射,热辣似火的骄阳,收割后的麦地无一点阴处,四人完全暴露在烈日下,弯着腰捡啊捡,太阳光直接照在背心使背心产生灼痛,好想此时偷点懒休息一会,可四处一片片热辣辣的田,附近压根就没一棵树可避荫。真有点像兵书上说的,“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只有加快拾麦穗,才是唯一之出路,没什么想的,大家和太阳较劲,捡麦穗的速度更加快了。一个个麦穗装进了布袋子。袋子装满了,抖一抖,压一压又变成半袋了。日头不断的向西移,口袋逐渐的鼓起来了,火红的太阳把我的衣服都烤的湿淋淋的!口渴了,而壶里的水却早已经喝尽了,就跑到小溪边喝口甘甜的溪水;饿了,吃我们带来的干粮! 这时我真切地理解了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6天后,人虽然累得不行,个个都晒得黑包公似地,而拾麦穗行动成效明显,墙角几个箩筐装满了麦穗。在一个大晴天,把麦穗铺到院子里,我和两个老表抡起裢枷甩打,不到一个上午,麦穗只剩下光杆了,麦杆下面却铺了一层厚厚的麦粒,滚圆滚圆的镶着黄色光彩,赛似珍珠。用簸箕簸筛掉麦芒穗杆等,把麦颗粒装进四个麻袋里,一称,足足400多斤。这400多斤麦子拿回去还要磨成面粉麸,做面条或做馍馍,可解决一段时间粮荒的问题。我和母亲看到这么多麦子都会心地笑了。下午,小姨一家要去农场割麦子,我母亲也去了,因为人多可增工分,母亲嘱咐我在家到吃饭时间把饭菜热热,把几个馒头放在饭里蒸熟等他们回来吃饭。我在家找了一些杂事,比如把麦子一代代捆扎好,等明天父亲带板车来时只要往板车上一放就可拖走。很快到了吃饭时间,我把饭菜馒头都热好了,一等没回来,两等也没回来。原来由于双枪任务重,时间紧,农场天天搞突击,他们四人一下午足足搞了三个整劳力的工分,弄到晚上8点才回来。回来时,母亲和小姨及两位老表都以为我会先吃饭,等他们回来一看,饭菜和馒头原封未动。母亲带有埋怨的口吻说:“孩子,你真是‘坐在饭樽下会饿死’”,小姨和两个老表也是感叹不已。­
    第二天上午,父亲带来了一部板车,把我们的战利品--四袋麦子装上车,小姨还搬来了南瓜,冬瓜等蔬菜以及黄豆,花生等农产品,足足装了一车。我和父母亲拖着板车,欢天喜地地望江南奔去。(未完待序)­
    这次和母亲去江北拾麦穗,共捡得400多斤麦子,够一家人度过粮荒差不多可达半年。的确,这些为这点粮食展转这么多劳力,真是一种苦涩的回忆,但它同时对我来说,永远是一种最难得的美丽回忆。记得初二曾读过白居易的《观刈麦》,联系自己的拾麦经历,感慨万千,这首白居易的五言讽喻诗,我至今一字不漏地会背诵,这大慨也是对照自己,对这首诗就更加钟爱,如影相随,不离不弃了。现将此诗抄录如下,供大家欣赏:­
                       观刈麦­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8: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4 18:36
我的少年时代(拾麦穗 坐在饭樽下会饿死)

  为有学习多壮志 敢叫老年换新颜

为有学习多壮志 敢叫老年换新颜
——拙帖(学习篇)链接
本地址有许多老歌,欢迎大家光临: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953238&pn=1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就社会整体而言,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年轻人是社会的支柱,是社会的主流,老年人应该虚心向年轻人学习,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网络技术时代,老年人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赶上时代的步伐,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就必须向年轻人学习,向他们那样学习打字,学习网络操作,学习他们的语言,学习新文化,学习新形势下写文章。
    2008年12月5日,为了实现跟上新形势,虚心向年轻人学习的愿望,我注册了酷我音乐盒网站。两年多来,我和年轻的酷友一起,听歌会友,交流感情,确实在年轻人那里学到了不少的有益的东西。
    2010年10月21日,在酷音天下吧吧主chenxintong亲切鼓励和具体指导下,我介入了酷音天下吧,正式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主帖文《人类永恒的主题--情爱 爱情 婚姻》,享受着当“楼主”的滋味,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在酷音天下吧的5个多月以来,在许多年轻酷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保持了“一天一帖”,据不完全统计,共发表帖文148篇,被设置精帖148篇,其中,多篇帖文被置顶。
    要虚心向年轻人学习,重在虚心。有的老年人只知道自己过去怎么苦怎么苦,认为现在的小青年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甚至认为当今年轻人是“糟糕的一代”,因此很难虚心向年轻人学习。有的老年人总是用自己的优点与年轻人的缺点作比较,比来比去总是觉得年轻人不行。他们与年轻人交谈多以单调老一套的“忆苦思甜”方式,而年轻人认为社会发展了,要往前看,不必再提过去“苦”,往往对“忆苦思甜”的说教不以为然,甚至不买账。社会的两代人真有点话不投机半句多,难以进行正常的交往和交流,两代人之间的社会代沟越来越深。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老年人如何转变自己的观念。
    老年人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尊重年轻人,虚心向年轻人学习,赶上潮流,跟上形势,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实际上,在许多年轻人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老年人认真学习。他们开放活泼,最少保守思想,朝气蓬勃,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社会前进的步伐同步,眼光向前而远大。可以说,未来世界靠着他们年轻人,现实世界属于他们年青人的。
    两年多来我十分注重向年轻人学习,通过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交朋友,我现在也有许多年轻的网络朋友。通过向他们学习,日积月累,使我沾了不少他们的气息,我的心态也越来越年轻。心态年轻了,也就很容易与年轻人交流,这样使自己充满活力。向年轻人请教电脑和网络知识,使我这个六十五岁的老年人与年轻人共享精彩的网络世界,觉得越活越有滋味。
    年轻的朋友们的长处永远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在本帖编辑的“为有学习多壮志 敢叫老年换新颜——拙帖链接”个人专辑里,滴水不漏地记载着我向年轻人学习的历程,胜过一次速成班学习。我要衷心的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吧主和年轻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本地址有许多老歌,欢迎大家光临: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953238&pn=1





拙帖连接:


人类永恒的主题--情爱 爱情 婚姻
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54756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59414
呼唤把关人
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60902
由人们的生日联想到顺治皇帝的无我思想
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61546
重温《柳堡的故事》 再听《九九艳阳天》
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63626
从我的家乡情怀看妙乐大师的成就
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64933
和大家讨论“对于生和死的看法”
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69816
风流千古(陆游与唐婉)
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73693
人面桃花 初恋的美妙
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74541
黛玉葬花 既是无奈 更是控诉
1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77499
民间百唱不厌的新老戏曲《天仙配》
1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78444
山里妹子放声歌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1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0007
也谈《落花流水》
1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0454
李煜的一曲《虞美人》对后世的影响
1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0790
读李煜《鸟夜啼》有感
1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1062
浅颂《大悲咒》和《心经》
1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3060
花好月圆夜
1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3922
魂牵梦绕第六版
1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4426
一路有《享受寂寞》陪伴
1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4818
《两只蝴蝶》和庞龙
2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5148
春有百花秋有月
2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5574
梁祝 唱遍人间都是爱
2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7088
听《二泉映月》 看老一代艺(盲)人的悲苦经历
2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8015
听《良宵》 品春茶
2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8905
荷塘月色
2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952054
一曲《珊瑚颂》 越唱越红火
2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89705
《网恋新歌》
2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1548
天涯歌女
2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2949
四季歌--一代老人的共鸣
2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3068
寒冬“数九” 听一曲《数九寒天下大雪》
3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4344
《小曲好唱口难开》唱出了天下穷人的不满
31,
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5387
深情之歌天天唱 《苦菜花开满地黄》
3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7317
一曲《洪湖水呀浪打浪》影响一代人的红色经典
3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8677
《十送红军》 情真意切
3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799944
《送郎当红军》 越唱越真情
3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1084
《霓裳曲》 中国民乐的瑰宝
3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2278
《一生所爱》 缘生缘灭五百年
3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3578
《三清胜境》天籁之音
3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4906
《红星照我去战斗》——让红星照亮新的一代人
4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6060
一首《映山红》意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4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7467
一曲《好汉歌》唱出八百八十年前的豪杰——歌颂水浒英雄108将
4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08871
《送别》唱出人之常情
4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10172
《无义之人莫相交》唱出实在 发人深省
4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11288
《谁不说俺家乡好》适合每一个中国人
4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13149
野鸟情歌 让你心旷神怡
4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14096
李玲玉的《春去春还归》很值得欣赏
4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17106
寒冬欣赏《红梅赞》春日一轮脚步来
4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18216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照亮我一生
4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20725
圣诞快乐——圣诞节在中国
5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24316
金蛇狂舞——虎尾兔首人们需要欢乐
5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
放开眼界开未来 坚定不移向前进
5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1083982
新年喜洋洋

5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26312

“虎尾兔首”勿忘欣赏一曲《拥军秧歌》

5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27721

《知音》唱与知音听 不是知音莫与弹

5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28783

《婚誓》曾被誉为钻石级情歌

5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0024

一首《赞歌》 赞美初升的红太阳——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

5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0950

军旅之歌《十五的月亮》

5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1941

《恭喜恭喜》过元旦

5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2905

元旦“花絮”话元旦

5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3812

元旦贺喜 神州同庆

6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4426

元旦献辞

6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36155

北风吹 ——雪来天蒙蒙 日出一片红

6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1422

人说山西好风光

6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3900&pn=1

江西是个好地方

6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2387

幸福不会从天降

6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5199

一首《重逢》 拨云见日有盼头

6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7020

社员都是向阳花

6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8656

借歌抒情 ——一首《浏阳河》就是寄托中国人民美好的愿望

6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49832

《云水禅心》与明心见性

6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0386

《社会主义好》——表达了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追求幸福的决心

7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212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7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3648

唱支山歌给党听——雷锋精神来自对党的无限热爱

7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5232

东方红

7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7115

好歌一曲赞“赤脚” 春苗出土迎朝阳

7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8803&pn=1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7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59797

军歌 大海航行靠舵手

7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1368&pn=1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红光社 开红花 毛主席来到我们家

7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2593

蝴蝶泉边 人美 歌美 山水美

7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4145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7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5545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歌声排山倒海 气势磅礴

8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7044&pn=1

《国际歌》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战歌

8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8693

国歌 记载着中国人民几度沧桑的永世心

8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69846

传统歌曲《南泥湾》 常听常新百听不厌

8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1247

《春江花月夜》人生百态 五景交融

8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2385

小年一过 大年即至——欢乐中国年

8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2885

《平湖秋月》赞美西湖好风光

8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3687

《渔舟唱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8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5097

《百鸟朝凤》万众齐贺

8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5934&pn=1

高山流水求知音 铁鞋踏破难寻觅

8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6473

新春寄语话拜年

9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9846

除夕寄语话团聚

9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8869

《平沙落雁》意适心闲 物我两忘

9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8778

梅花三弄

9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79804&pn=1

《十面埋伏》用音乐再现历史

9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1782

《霸王卸甲》主调曲:不以成败论英雄

95,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2781

《渔樵问答》一曲妙解千年名利滞重

96,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3951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一生写照

97,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4632

《汉宫秋月》宫女怨

98,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5939

《阳春白雪》和者甚寡 下里巴人和者甚众

99,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6718

《祝酒歌》唱响了经济建设新时代

100,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8007

《妹妹找哥泪花流》活泼生动 人性富含

101,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89299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102,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90024

《再见吧妈妈》

103,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91199

《泉水叮咚响》

104,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892967


本地址有许多老歌,欢迎大家光临:http://kuba.kuwo.cn/cafe/st/SubContent?subid=953238&pn=1

___经过十几年的沉淀,这些老帖子都已经“作古”了,可惜找不到了,
我曾经的努力是客观的,还是相信不会白费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1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5 08:04
为有学习多壮志 敢叫老年换新颜
为有学习多壮志 敢叫老年换新颜
——拙帖(学习篇)链接本地址有许多老 ...


我的少年时代(初中二三事)

(这是九江大中路的一条老街,我们当年当兵走过的就是这条街)

(大中路老街)

    1964年8月下旬,我被征集入伍的正式通知书终于送到了我家,军属的“光荣之家”的木牌也悬挂在我家大门口,一颗悬之已久的心像似一块石头落了地。由于事出突然,上次送到门口的《入伍通知书》被打了回去,使我入伍之事一波三折,好在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只是时间很紧,没有再办那样盛大的欢送仪式。我一接到通知书,就要在一个大饭店(九江饭店)参加新兵集中。新兵集中后还有5天时间就要奔赴部队,并且得知我去的地方在省内,去的部队是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江西总队,团部和师部所在地都在南昌,基层连队除少部分警卫省委、省政府及电台等需留省城外,绝大部分会分配在全省各市县驻扎,主要任务是保卫全省的重要目标,如铁路、桥梁、油库以及看押大型监狱,劳教农场的犯人等。虽然心里不是很满意这个军种,但作为初中毕业急于寻找出路改变命运的我也是没有办法,到公安部队总比在家学木匠强,当时也只能这样。
    当时共有三支部队在九江及周边县市(庐山)征集兵员,一支是驻扎在杭州的空军地勤部队,一支是驻扎在福州的野战部队,另一支就是驻扎在南昌的江西公安总队。在九江及周边县市(庐山)共征集到600多位兵员,其中,在高、初中征集的应届毕业学生整十名。计划去福州野战军的要走500多人,服役期三年;去杭州空军地勤部队的仅十人,服役期也是三年(后因“文革”开始,1966年下半年到1967年下半年三次全国性的征兵不能如期进行,故老兵必须延期服役,去这两支部队的人实际也是服役5年。), 去江西公安总队的100来人,却是作为特种军(兵)种服役期为五年。
   新兵集中一开始,我们十个学生兵就和杭州地勤部队有了接触,当时大家一个劲儿认为去空军无疑,十拿九稳,不曾想会去当公安兵,杭州地勤部队来九江的接兵人员是位少校,也十分满意这十名学生兵,后来怎么改成去了江西公安总队呢?
    原来江西公安总队要在部队推行“郭兴福教学法”,组织尖子班参加全国公安部队军事大比武,接兵人员是一位28岁的少尉军官,其军衔和空军地勤来人相比,整整跌了一个档次。他和地勤接兵人员一样,一来九江一眼就看中了这十个学生兵,利用区域行政优势,江西公安总队很快让杭州地勤方面做出了让步,在庐山征集兵员中抽选10人充当了杭州地勤空军征集额,所以,我们这十个学生兵就这样被征集到江西公安总队.我们这十位学生兵,当然巴不得想去杭州,但到什么地方,当什么兵那是由不得自己的。
    在九江饭店集中的五天里,主要是考虑周边县市的新兵必须集中吃住,晚上统一住宿。白天在军分区听分区政委作国内国际形势报告,然后新兵分区域进行讨论,傍晚开始放一些当兵打仗的影片,主要是《柳堡的故事》、《地雷战》、《董成瑞》、《独立大队》、《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以此激励当兵打仗,当兵光荣的思想。那时在饭店,礼堂都装有有线广播,甚至城区的每家每户门口都装有广播音箱。除了睡觉外,整个广播不间断地播送当兵新闻,军人趣事等,最让人沉浸在当兵气氛中的还是大街小巷及各家各户都在广播那些被当时称作的革命歌曲,主要有《我是一个兵》、《雄伟的井冈山》、《打靶归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苦菜花开》、《九九艳阳天》、《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等等既豪迈又动情的歌曲。在这样的气氛下,不断有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未婚妻送情郎的热烈场面。
    组织送新兵那天,600多名新兵穿着崭新的军装,戴着清一色的解放帽,每个新兵胸口都佩戴一朵大红花,摆着九人一排的纵列队伍从城东由九江军分区出发,浩浩荡荡走在九江当时唯一的街道上,这条老街虽然很窄,却很整洁,街面上挤满了人,他们在新兵行走的队伍中穿来穿去,面对清一色的新兵,很费劲地忙着在新兵队伍中寻找他们平日熟悉的亲人。这条街的房屋楼层只有二楼或三楼,那天显得特别矮小,不断有人在楼上挥动着国旗,并燃放鞭炮以示欢送和告别。那天的歌声特别嘹亮,由九江人武部组织的剧团乐队奏起的《我是一个兵》、《雄伟的井冈山》、《打靶归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苦菜花开》、《九九艳阳天》、《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的歌声响彻整个九江城。人们踏着歌声的节奏,挽着新兵的手,依依不舍地陪着新兵队伍前行。火车站在九江的西面,平时要是从城东走这条街到火车站,总觉得好远,至少要走二个小时。而这天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场景,好像一会儿就到了火车站。
    接我们的火车是一列货车,俗称闷罐子,我们新兵按照接兵人员指定的车厢很快找好自己的位子坐好。月台上站满了不愿离开的送兵亲属,有些老人和妇女还偷偷拿着手帕流着眼泪。还有一些青年男女,他们都在那儿等待火车的开动,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做今天的告别。
    我家没有来一人,那是我事先不要他们来,父母都过天命之年了,为我操了一辈子心,分别的场合我母亲肯定伤心,为了避免父母为我伤心,事先我力做三姐她们工作,说服父母不要前来送行。后来听说那天父亲接了活儿做活儿去了,母亲还是跑到街上找来找去,没有找到我,由两个姐姐扶着回了家。本来,按理班上玩得较好的同学会来送我,但由于送喜报(入伍通知书,下同)时,同学们都眼睁睁地看到我的喜报被打回,都认为我当不了兵,他们哪里会知道我几经努力又当上了兵呢?我正在看着月台上送新兵的人群犯寻思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一节一节车厢挨向我这边问过来,我想,她莫不是来送我的吧!我立刻走出车厢,下到月台。她一眼就认出了我,连说:
   “你好哇,当上了兵,连说都不说一声,让我找得好苦啊”
    你道她是谁?她就是介绍我入团的我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凌玉照,她考起了高中,却挂念着我当兵的事,后来跑到我家一打听才知道我还是当上了兵,于是她也在大街上来回折腾地找,没有找着,于是就跟着送到了火车站。到了火车旁,她一节节车厢打听,终于见到了我。她知道火车很快就要开了,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说:
    “到了部队要好好干,争取立功受奖戴大红花,我等你”,说到“我等你”,看得出来她是鼓足了勇气,脸都不敢正对着我,面红到了脖子上,那年她才刚满15岁,我默默地点了点头。火车发出了几声长号子,我立刻上了火车,看见她却依依不舍的站在月台上。火车开动了,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向凌玉照告别,她也和月台上的送行人一样不断挥动着手向开动的列车上的我告别。。。
    她在这时候来送我,既是出乎我的意料,又让我的情感翻起了一串串涟漪,特别是她的那段送别话“到了部队要好好干,争取立功受奖戴大红花,我等你”让我回味了好几年。虽然我还不到18岁,可从小说里就知道“我等你”往往是妻子或未婚妻对即将分别的丈夫或未婚夫说的临别之言。
    我不禁回忆起了我和她的段段往事,我是上初中二年级认识凌玉照的。那时,学校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我和她分在同一个班,二年级时她就是班里的唯一的团员,到了三年级时由于班里的团员多了起来,她被当选为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开始是别的班里的一位女团员分工培养我,后来就是凌玉照直接培养我,找我谈话,我入团后经常在一起定期过组织生活,她也是住读生,家里还是马来西亚华侨,晚上上自习我们也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这样我们间的接触多了起来。她知道我家生活很困难后,还经常送些饭菜票给我,其实她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节省。
    一次,班里另一位女同学送了一张相片给我,后面还写了一段字:“你的同学xxx”,她知道后,立刻找我谈话说:“这样不好,她(指另一位女同学)并不是全班每人都送相片,单独给你送相片肯定是会发展成“恋爱”,会影响学习的”,她要我将相片退回那位女同学,并建议我写上这样一张字条:“xxx:你如果全班每人都给一张相片,我就接受,不然只好将相片退回”,那时,我根本就没有和女同学谈朋友的想法,也就照着做了。
    随着我们接触增多,他每次到教室时都从我的座位后面走过,我因个子高大坐在最后一排,而且紧靠着后墙,她每次在我身后走过的时候都用身子碰跘我,以示打招呼和亲近,她在初中一两年中除了团的工作的关系外,他对我确实很“好”。
   我那时16--17岁,对异性虽然内心深处也会萌动莫名其妙的爱慕和向往,但是,一则年纪小,二则家庭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存在和所接受的爱情伦理教育也使我们在处理相互间感情上很含蓄 。那时,男女间并不像现在这样解放,许多作品宣扬女人要“三寸金莲,寸肉为羞”,可没有今天女孩穿的这样性感,也没有这么多的亲吻、拥抱的公开场合,如果设想那时有今天性感女郎招摇过市的话,那不被人说成神经病才怪呢!那样的年头,男孩和女孩并排走在一起,就会心里热乎乎的朦胧着幸福感觉。那里还会要拥抱和亲吻。再说了,过去流行一本《千里送京娘》故事的书,《千里送京娘》写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登帝前年青时的故事,赵匡胤为避祸而乔装改扮离开长安。一日,路过他叔父管理的清幽观,救了被强盗囚禁于暗室的赵京娘。为免使京娘再次遇险,赵匡胤与之结为兄妹,一路坐怀不乱,千里迢迢护送京娘回家。京娘为赵匡胤体贴入微的所做所为所感动,开口将终身相托,而赵匡胤心似冰冷,一口否绝,在送京娘至家门后,即刻投军而去,后京娘羞惭,自缢身亡。赵匡胤称帝后,知京娘自死,即谥封京娘为贞洁夫人。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又知道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许多小说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 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也有传 说是:某年夏天,展获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我那时常以太祖和柳下惠的这种坐怀不乱来警示自己,所以对于凌玉照对我的“好”,我一直不屑一撇,从不放在心上。这次她单独在我人生的重要的十字路口赶来送我,又丢下一句“我等你”这样深情的话,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我们间今后的关系的发展(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1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5 10:13
我的少年时代(初中二三事)(这是九江大中路的一条老街,我们当年当兵走过的就是这条街)(大中路老街 ...


我的少年时代(初中二三事)



我的少年时代(初中二三事)


(三中大门)


(三中老操场)



    在我读初二的时候,学校来了一对青年男女老师,是一对结婚不久、同在学校数学系的老师,男的叫陈海泉(文革后当了九江市教育局长),是我们班的班主任,24--5岁,走路四平八稳,典型的八字脚。女的姓温,学生都称温老师,平常极少言语。温老师虽然不教我们,由于他两是夫妻,又都住在学校教师宿舍,学生们也都十分熟悉她。陈老师虽也不多言语,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教室三墙都悬挂着陈老师的亲笔手迹。左右两面墙竖式悬挂着雷锋的四句格言,后面墙壁上悬挂着“学生园地”的一块黑板,黑板上发表着同学们的许多应时文章,黑板左右各有一条幅,分别悬挂着高尔基的名言。
    雷锋的格言分别是: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雷锋  
    高尔基的名言分别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在后面墙壁“学生园地”的黑板上,发表着同学们的许多应时文章,比如有对学习时间的讨论,其中还是引用了高尔基和雷锋的格言,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雷锋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那时,毛泽东刚刚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学习的号召,陈老师就围绕“读毛主席书,听毛主席的话,养成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作老实人的风气”及如何搞好自身学习让同学展开讨论。老师抓的很紧,同学们踊跃投稿,每周换版一次。
    陈老师的毛笔字秀气工整、深遽传情,富有感染力。东波说“其文如其为人”,从陈老师把教室布置的氛围来看,陈老师对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充满着社会责任感和对同学有着亲切感情。在同学眼目中,他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上陈老师数学课(第四节课),临近下课时,只见温老师神情紧张跑到教室门外,以手势招呼陈老师过去,只见温老师小声对陈老师说了几句话,陈老师也面色剧变,随后,陈老师慌忙走上课堂,急切把教学课尾作一小结,布置好家庭作业。恰好此时下课铃声响了,陈老师匆匆收拾好教具,一阵风似的人不见了。
    对陈老师的这些举动,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间,陈老师平时上课极其从容,有时还不忘幽默几段小故事,今日听完温老师几句话就脸色大变,虽然按部就班把课讲完了,却显得异常慌乱和紧张。
    中午吃饭时这个谜底很快就被揭开了,平日里,同学们拿着碗每每吃饭前都要在食堂排上一段时间的队,这也是同学们叽叽喳喳聊天极好时机。可今天大家聊的话题却是学校教师宿舍挨偷了,陈老师和温老师的家被偷盗者撬门扭锁,盗取了人民币200元和一些衣物。我听到这一消息也大为吃惊,那时丢失200元钱是很大的事,因为像陈老师和温老师刚从师范毕业分配教书每人工资也就不过每月30元,我在为他两着急:后面的日子将怎么过?
    吃完饭我立刻和几个住校的同学商量,取得一致意见:由我们几位住读生向全班同学悄悄倡议,班上每人拼凑(那时还不用“捐钱”字眼)五毛钱,条件好的也可凑一块。班里共有60多人,好歹也可拼凑到几十元钱,以帮助他们夫妇渡过眼前困难。
    那个时代是提倡自力更生的年代,虽然中国历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相帮”的优良传统,可在那时,还不像现在社会那样大力提倡捐钱捐物,也不会由社会来解决这些问题。群众有什么困难都是由政府和单位组织消化掉。何况我们这些初中生都是消费者,都是靠父母拿几个钱,因此,学校知道了也会不支持我们的行为。于是我们按“倡议”悄悄进行,同学一致推举我收钱。
    由于同学们积极响应,大家齐心,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许多同学挤出买饭菜票,吃早点的钱,仅用一周时间就凑齐了50多元钱。
    我和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一伙计,这些钱硬梆梆地送给陈老师,要是他不接受,那该怎么办?我们不是在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吗?于是我们想到了请校长帮忙,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找到了一位姓曹的校长,曹校长果然不支持我们的善举,认为我们都是用的父母钱。经同学们一再恳求,曹校长也被同学的热情所感动,于是同意了同学们的请求。。。
    1963年上半年的一个周六的下午,陈老师正在和班里同学讲话,曹校长和教务处余主任悄悄走进来了。陈老师立刻移出二只椅子,请曹校长和余主任坐,陈老师以为曹校长是来听课或检查的,就问校长有何指示。曹校长走上讲桌旁,说:
   “今天,我宣布由学校教务处决定的支持二年级五班集体捐助陈老师的助人为乐行为,下面请学生代表xxx上来向陈老师实行捐助。”
    我一阵高兴,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将包了又包的50多元钱双手递给陈老师。陈老师怔怔地望着同学们和我,半天没有接手。
    我对陈老师说:“同学们自知道老师被盗丢钱后,一直担心老师的日子不好过,于是大家悄悄地进行凑钱,同学们以一点孝心报答老师园丁辛勤之恩,望老师勿拂同学一片诚心”。
    陈老师听后,连连说:“这怎么可以,你们都是消费者啊。。。”
    这时候教导处余新芳主任说:
    “自曹校长跟我们说到同学们的事后,经我们慎重研究认为,这是一起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健康行为,虽然我们不提倡学生捐钱捐物,涌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确实有着时代的意义,我们建议陈海泉老师不要辜负同学们的美意,收下这笔捐款,以今后更高的教学质量馈赠给同学们,做好自己的教学事业”。
    曹校长接着说:
   “同学们的义举也感动了我,经校长工作会议决定,对陈海泉被盗的损失实行补助200元”。
    余新芳将用红纸包的200元钱递给了陈海泉,陈老师有些不知所措,嗓子有些哽咽了,泪水不知怎么就从眼角流淌下来,话也说不出来。他先接过同学的钱,又接过余主任手中的钱,然后紧紧抱住我,连说感谢同学们。
    好一阵子,陈老师才“恢复”过来,他再次请曹校长和余主任坐下,又让我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陈老师说:
    “我家被小偷光顾,遭受了损失,生活有了困难,没想到却牵动着同学们和学校领导的心,让我万分感动。我只有努力去提高教学质量,钻研教学内容,教好同学,对组织负责,才不辜负组织和同学们的一片美意,请同学们和学校组织看我今后的表现吧!”。
    自此以后,陈海泉老师一直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文革后期被市里发现提拔到九江市教育局任局长一直到退休,陈老师不管是当老师还是当教育局长,对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和陈老师在二班结束后就分开了,我在三年级后进了学校的尖子班,陈老师还是留守在二年级五班(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1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金水木火土 发表于 2021-4-15 10:43
我的少年时代(初中二三事)


我的少年时代(初中二三事)
    1964年春节一过,意味着我初中住读三年寒窗就已经过去二年半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足半年)就将结束初中学业,这对我来说,是我人生走到第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我已经满了17岁,初中毕业后何去何从,是继续升高中,读大学,还是步入社会,找一门适合自己的工作来减轻家中负担?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提前考虑的问题。按我的读书天赋来说,我喜欢读书,也善于读书,如果能有条件升高中,读大学,那当然是最理想不过的事。可是,从我知事那天起,我眼睁睁地看到父亲日夜劳作,母亲辛勤操持家务,还是很难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口,十几年来我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没添过一件新衣。更何况我下面还有三个小妹妹,他们天天要吃饭,要穿衣,也要上学读书。而且,我的父母双双都过了天命之年,白霜染鬓,他们已经风风雨雨大半辈子,一点福都未曾享受,不奢想让他们享清福,起码减轻他们的负担总是应该的,想到这里,我决心不能再用父母的血汗钱去升高中,读大学了。
    在初中最后一个寒假里,我把我的想法向父亲诉说。父亲听后,叹了一口气,沉默了半晌,许久没说话。过了好大一半天,父亲才说:
    “我和你妈都没有文化,吃尽了人间苦头,立志滚钉板也要送儿读书,万没想到世道这等艰难,如今7口人吃饭都有困难,你好歹把初中念完,然后跟我学做木匠,毕竟荒年不饿手艺人”。
     我觉得父亲说得很有道理,当时也只能这样,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父亲的意见。
    父亲刚到九江时,先是在九江砖瓦厂作零时装卸工,不但工资低,而且活儿又苦又累又脏。可到了晚上,为了这一大家人的生活,父亲不得不帮人家做些大木匠活。起先只是替人家箍箍脚盆、水桶之类的粗活。手脚做活后就替别人做家具,如桌子、椅子、简易板凳、饭柜等。由于父亲肯做,服务态度又好,收费又不高,十里八处及附近居民凡有家私活的都来请父亲做。那时人们把材料拿到我家来(我家租住在装卸手车队仓库里,有很大的空间),我父亲就利用屋门口的路灯来做事,天天都要做到深夜才歇,第二天还要去厂里干装卸。由于后来木匠活越来越多,父亲干脆辞退了九江砖瓦厂的装卸工作,一心一意做起了木匠生涯。这样4、5年过去了,父亲的木匠活也做出来了,父亲从未学过木匠活,完全是生活中逼出来的,是边做边自学,在日夜劳作中学出来的木匠活。
    如果我能学做木匠活,不但可替父亲作个助手,也能为自己学得一门手艺,父亲的想法,在当时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主意。
    说来也巧,在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选飞”活动中,虽然我没能选上飞行员,却让我对父亲的承诺得以改变,也就是说,因为“选飞”的原因,让我改变了初中出来后学做木匠的初衷,下决心想办法去投笔从戎,当一名人民解放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964年4月间,春暖花开,季节迷人。学校传来了让毕业班全体学生为之一振的大好消息:北京空军司令部要在九江三中毕业生中选拔飞行人员。参选人员要政治可靠,身体一流。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毕业班学生踊跃报名,全校毕业生有几百人,报名参加政审的就有近200人,经政审后还有150人参加体检。“选飞”体检名目繁多,过程严格,体检分初检和复检两种,不管是初检或复检,只要是发现被检者身体稍有情况就会让一大堆体检医生反复核查和认真把关。初检也是淘汰被检人员最多的环节,经初检合格下来的只有寥寥10人,这10人将要经过更高门槛的复检,其中包括难度较高的限眼拉平行线、坐转椅、点硫酸锌扩大瞳孔等,我就是因为点硫酸锌扩大瞳孔使眼睛瞳孔发生浑浊而被淘汰,和我一起打下的还有其他6位同学,最后经严格筛选只选取了3个同学。
    对于选拔上的三位同学,学校很快以免考报送初中毕业的形式宣布他们初中提前毕业,并很快由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欢送三位入选的同学赴空军某基地参加飞行理论学习和飞行培训。
    我很羡慕这三位同学入选飞行员队伍,我因眼睛不好当不了飞行员,可不见得当不了步兵啊!我要是能当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那么,改变穷困命运的机会肯定要比学当木匠所遇到的机会多得多。
    1964年6月底,我顺利地通过了初中毕业考试,各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毕业考试以后,隔不了几天就接着进行升学考试。我本不打算升高中,也就不想参加升学考试。九江三中那时是一所不完全中学,除了升高中外,还有一些技工学校也在招生,其中有一所“九江船舶技校”吸引着我。九江船舶技校(现名为九江船舶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与海军配套的研发和制造海军军舰的军工学校,他入学费用低,可勤工俭学,半工半读,还可学技术。许多同学“撺掇”我一定要参加升学考试,说“凭你的成绩一定可被录取”,这样就多一条可选择之路,我经不起同学们的这一“撺掇”,也深觉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专一填报了九江船舶技校,没想到就因参加这一考试,给我后来参军带来了极大麻烦,差一点让我没当成解放军,让我人生虚惊一大场。
    1964年7月初,我在同学们的劝说下参加了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升学考试结束后,同学们还未正式放假,还在一边打扫学校卫生一边待听考试结果。就在这时,学校又传来了令我特别兴奋的好消息:中央军委下达了1964年秋季征兵命令,由九江市人武部在中学毕业生中征集学生兵应征入伍,学校同样召开了动员大会,可和“选飞”相比,若大一个中学报名参军的人没有几个。这可能和同学们已经大多都确定了自己的去向有关,更重要的是,那时社会上广泛流传“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观点,一部当年放映《王保长抓壮丁》电影的片子里就宣传了这样的观点,我记得有一位班干为了躲避当兵还不惜故意将脚摔断,最终骗过了学校和市人武部,没有去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步兵体检和“选飞”相比,步兵体检显得宽松多了。经政审和体检合格后,全校只有我和另一位叫蒋浔池的同学被应征入伍。我因为没条件继续念书,就刻意紧紧抓住参军这个机会不放,我来回于学校和市人武部之间,不仅熟悉了征集兵员工作的每一环节,还和市人武部的张政委、马部长、王干事、李参谋,甚至通讯员小刘都打得火热。
    1964年8月20日,由九江市人武部安排,有应征入伍对象所在地的居委会领导参加,以学校的名义召开了一次欢送王宗富、蒋浔池光荣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大会。在会上由市人武部张政委为我和蒋浔池披红,胸前挂上大红花,并由马部长宣布游街报喜。学校由柯校长带队,组织了几百名同学和老师摆着两列长长的纵队,纵队前面拉着一条横幅,上写:“热烈欢送九江三中同学王宗富、蒋浔池光荣应征入伍”,后面是十多位男女学生各撑起的16面彩旗,我和蒋浔池走在彩旗后面,在我两的后面是校乐队,清一色的洋鼓洋号,接着后面就是柯校长组织的学生送行队伍,最后是学校锣鼓队。一路上笙歌起舞,吹吹打打,好不气派。
    蒋浔池家离学校并不远,队伍走了20几分钟也就到了。一阵鞭炮过后,由市武装部的王干事将用相框镶嵌的“入伍通知书”双手交给了蒋浔池的父母,居委会的同志立刻把上面用金字写的“光荣之家”的一个长形的红色军属牌挂在了他家大门上的显眼处,学校也对家属进行了祝贺和慰问,一切都进行的那样有条不紊,那样顺利。蒋浔池家离我家有十多华里,那个年代交通并不方便,自行车就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街上除了几部公交车外,很少有汽车通行,队伍完全靠步行,估计要走一两个小时才可到我家里。
    队伍穿街过市,引来许多人尾随凑热闹,队伍在一个拐弯处要走一段仅一里小路就可到我家门口。正当队伍刚刚插上小路时,再有几分钟就要到我家大门口了,此时,只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疾驶而来,气喘吁吁,对着队伍连连摆手,断断续续地说:
    “王宗富家不要再送啦,他的《入伍通知书》已经市人武部撤销作废”
    我见那骑自行车的人正是市人武部的通讯员小刘,带队的柯校长立马喝住队伍前行,我见此情况,头上的汗珠从额头上直往下淌,两眼瞬间发黑,我稍一定神立刻上前揪住小刘连连说“都到家门口啦,这到底是为什么?”,小刘倒神清气爽,和颜悦色地说: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大清楚,我是按部里领导决定执行的,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是政审方面的原因”。
    听了小刘的解释,我也觉得抓住小刘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于事无补,于是我放开小刘,决定回家见过父母再说。柯校长深怕我想不开,就和几位老师及同学护送我到家。   
    一到家中,我见我那可怜的父母和几位姐姐还巴巴地望着路上期盼着有人送入伍通知书呢!
    柯校长一见到我父母,也毫无遮拦地把刚才发生的一五一十向我父母作了交代,并一再说明不是政审问题。母亲不解地问:
    “既不是政审问题,又是什么问题呢?”
    经母亲这样一问,柯校长似有所思,连连说:
    “原因找到了!原因找到了!”。
    柯校长转过头笑着问我说:
    “你是不是报考了别的什么学校?”
    柯校长的这一问也让我似有所悟,我说,我报考了九江船舶技校,柯校长抚掌大笑说就是这个原因。父亲不解,请柯校长作详细解释。柯校长说:
    “这船舶技校本身就是免征集服兵役的单位,你已经考取了船舶技校在先,你的档案已转到船舶技校去了,市人武部总不能把一个没有档案的学生应征入伍吧,不过,市人武部可能因时间紧也存在着工作不细的问题”
    柯校长分析的意见有条有理,不能不信。
    父母送走了柯校长和老师及同学们,回头问我将怎么办?
     我说: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又既不是政审的问题,肯定要去武装部问清楚,何况喜报都送到家门口了,这样打回去可见人武部工作做得太粗,也有改进的余地,这样,我的应征的机会就可能又一次争取到吗”。
    父母和几位姐姐同意了我的分析,只是感到时间太紧张,因为按通知新兵大集中的时间最多也就只有一个礼拜了,于是,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父亲带了几个姐姐和我来到了市人武部办公室。张政委和马部长接待了我们,张政委是一位长征老干部,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他见我家来了好几个人,心里也明白了好几分。他先吩咐通讯员小刘给我家人看座倒茶,还不等我们问话,张政委就发话了:
    “你们来了这么多人是不是要解释那天送喜报的事情”,
    我情绪有些激动,说:“正是,喜报都送到家门口啦,这样打回去,给路人的影响还以为我家是地、富、反、坏、右呢”,
    张政委说:“这倒不涉及政治问题,我们在对你政审时,已经调查过你的情况,在正准备把政审材料进档案时,才发现你已经考取了一个兵工技校,而这个技校又是免服兵役的单位,这时,通知书已送到了路上,为了考虑你念技校对国防建设更有贡献,所以我们撤销你的入伍通知书,就这么简单”,
    张政委接着说:
    “由于时间紧,我们工作没衔接好,你们不来,我们也准备在征兵结束后去你家做解释”
    我没好气的说:“等到征兵结束后再做解释,黄花菜就凉了,我不就当不成兵了?你们要是不让我当兵,我扒火车都要去”。我的几个姐姐也都批评人武部工作做得不细,三姐说:“像你们这样做征兵工作,要人就搂在怀里,不要人就丢在崖里”。
    马部长看着我们情绪都有些激动,深怕发生误会,急忙对我说:
    “你倒底是要当兵还是要读书?你们千万别误会啊”
     我就把我没条件继续读书和升学考试时由于同学的“撺掇”报考了九江船舶技校的事一点一滴说给两位领导听。
    马部长说:只要你坚决要求入伍,这也好办,你写一个放弃读技校、坚决要求入伍的报告,并让你的父亲签上意见,这件事我们抓紧办,争取在集中时间前给你办好,用实际行动改正我们工作做得不细的缺点,你们看如何?
    我听马部长这么一说,破涕为笑,父亲和姐姐们也都亮起了笑脸,我们照着马部长说的让我写了报告,父亲也签上了意见。把报告交给了部里领导,我和父亲及几位姐姐轻松愉快地离开了人武部,回家坐等好消息。
    果然三天后,人武部、接兵部队和居委会的领导带着入伍通知书和军衣背包及军属牌等赶到我家,一再向我们致歉,我终于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bbs.jj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赣ICP备090149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